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自然辩证法教师:张德昭姓名:唐欢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3 年 2 月至2013 年 6 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唐欢1(1.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摘要:土木工程是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土木工程师作为土木工程的实施者,担负着实施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一系列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了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的热点课题。
本文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师社会责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对自然界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最后运用自然辩证法简要探讨了土木工程师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土木工程师;社会责任;工程伦理;自然辩证法前言土木工程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作为最古老、曾长期处于前沿位置的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对社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支撑。
土木工程为人类社会不断地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但同时一些工程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功能质量差、有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究其根源,经济、政治、法制的缺陷固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但我们也不能排除人的自律性因素,也就是一些土木工程师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现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正成为科技哲学界和伦理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也一直被公众所关注。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中有许多土木工程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由于土木工程师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所导致的,例如忽视保护环境、设计不合规范、偷工减料等,这些往往会引起自然界生态失衡、工程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是工程事故,对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1]。
因此本文将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现代社会中土木工程师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利用自然辩证法探讨作为一个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1 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内涵顾名思义,工程师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和评估能力的人员,遵照既定规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土木工程师是工程师的一类,包括技术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研究工程师等。
土木工程师全权负责土木工程各项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及工程施工现场监造与管理等,承担工程成败的责任,是工程建造过程中的灵魂。
现实和形式的需要都向我们提出了把工程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的要求,要求对已有的工程进行理性的反思,要求对工程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土木工程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即个人或组织有责任扩大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减少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并承担有害于社会的后果。
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自然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和对社会负责是统一的,所以社会责任也包括对自然的责任,人类有责任保护自然。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因此,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对自然界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实践主体之所以要对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有了社会,人才会有实践、交流的场所,才会找到发现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的途径。
人在享受自己对社会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推动社会健康发展[2]。
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强调的是土木工程师作为责任的主体对社会的责任,即土木工程师从事土木工程活动时,应当使其从事的工程活动有利于社会和承担因工程活动有害于社会的后果,它要求土木工程师在应用土木工程技术时充分预见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不能对自然、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用对人类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推进土木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
2 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土木工程师是受过高等教育与训练的精英份子,其工作对人类社会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身为有幸的少数人,自然应对谋求社会大众福祉、塑造良性大环境多尽一分责任。
从之前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对自然界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其中对自然界的责任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社会的责任是保障公众安全、增进民众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2.1 对自然界的责任长久以来,人类通过土木工程技术将天然资源转换成各种建筑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土木工程活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进行土木工程活动时必须从道德的角度重新审视土木工程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工程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既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要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土木工程师作为土木工程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实施者和监督者,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当勇于承担起对自然界的责任,也就是生态责任。
土木工程师承担的生态责任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工程师要承担生态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师又必须要承担生态伦理责任,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土木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责任。
首先,生态伦理责任是一种非国家强制性的责任,它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工程师内心信念良心来维系,是工程师道德上的自律。
生态伦理责任作为一种非国家强制性的责任,必然要求土木工程师真心诚意地接受它,并且转化为工程师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换言之,要求工程师形成生态良心,自觉服从生态伦理责任的规范。
其次,生态伦理责任是一种近距离和远距离相结合的伦理责任。
所谓近距离的伦理责任,是指土木工程师对当代人的生态责任,更确切地说,是同一种族、同一文化圈内土木工程师对当代人的生态伦理责任。
土木工程师也有对未来人类所居住环境的尊重、责任与义务,即工程师远距离的生态伦理责任。
最后,生态伦理责任是土木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全过程的责任。
在工程活动进行之前,土木工程师应该对工程活动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选择最好的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合理的工程方案;在工程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分析并采取行动以减少工程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尽量采用生态生产技术,使不断进步的生态生产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
同时实行清洁施工,使整个建造过程保持高度的生态效率和环境的低污染。
作为一种全过程的责任,生态伦理责任要求土木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始终关注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随时做出调整,向有利于协调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的方向发展[3]。
生态责任就是一种反思性伦理,它要求土木工程师在从事土木工程活动时,遵循自然规律,正视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 对社会的责任土木工程的发展使人类适应自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土木工程的发展也给伦理学带来了消极影响,当今社会工程事故不断发生,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
1907年8月28日,正在施工的加拿大魁北克桥倒塌,造成82名建筑工人死亡。
1981年7月17日,美国堪萨斯城的黑亚特摄政饭店的大厅里正在举行一场舞蹈比赛,第四层的空中行人桥发生断裂并立刻坍塌下来,造成114人死亡、185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由结构倒塌造成死伤人数最多的恶性工程事故。
1999年1月4日,中国重庆綦江县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倒塌,造成40人死亡。
2004年5月12日,中国安阳特大塌架事故夺去21条生命。
这些事故或多或少都与土木工程师不注重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缺失有关。
对土木工程师而言,其工程伦理的重心在于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土木工程活动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以及土木工程师在土木工程活动中应当怎样承担社会责任问题。
土木工程伦理有四项道德规范:一是责任规范,包括决策者的责任、设计人员的责任、工程承包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有的责任;二是公平规范,即利益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三是安全规范,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和生态安全;四是风险规范,即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带来的种种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工程伦理是土木工程师的生命,甚至比工程专业知识还要重要。
土木工程师不仅要精通技术业务,而且还要善于沟通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
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土木工程师要具备道德选择能力,对社会公众负责。
对社会公众负责要求土木工程师不仅要为自己所从事的结构的设计负责,同时要将公众的幸福和利益放在首位,关心所建造的结构是否会威胁到公众的健康。
土木工程师要使自己关心公众福利,要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类的福利,要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是对雇主或公司的忠诚也必须以对公众的整体福利负责为限。
同时土木工程师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发扬谦虚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掌握过硬的工作本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分析和研究工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实践,改革创新,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4]。
3 土木工程师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土木工程师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
作为一个土木工程师,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行为素质,从事土木工程建设时应该遵循相关的工程伦理准则,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1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土木工程首先以人为中心进行,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人类生存的目的主要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则要求土木工程把自然界生态平衡和人类等同对待,把人类的善、尊重和公正等基本伦理原则扩大到自然界,主张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的位置。
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环境发生冲突时,土木工程师必须坚持适度和谐原则:在保证人类生存的前提下,土木工程师必须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对遭受破坏的生态平衡进行及时的保护。
3.2 重视人道主义。
土木工程首先是为人类谋福利的,维护人类的利益是评价和选择土木工程活动的准则。
这里的利益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利益,而是全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重视人道主义则要求土木工程要尊重、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至少不危及和损害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安全。
当维护人类利益与人道主义发生冲突时,土木工程师的选择是坚持不伤害原则:对明显的危及人道主义的土木工程活动不参与,对隐含的工程伦理问题提出警示[5]。
3.3 要有长远眼光。
现在许多土木工程师是现实主义者,认为土木工程活动应该以人类目前的现状出发,首先是解决现实问题,把人类目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