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77省道延伸线龙湾至洞头疏港公路工程第3监理合同段监理办二O一二年五月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安全生产总体评价 (4)4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评价 (6)5 施工现场安全评价 (13)5.1 桥梁工程 (13)5.2隧道工程 (29)5.3路基工程 (35)5.4路面工程 (39)5.5 临时设施 (41)6附表 (47)1 总则1.0.1 为了科学地评价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情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检查评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结合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事故规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编制。
1.0.3本标准适用于77省道延伸线龙湾至洞头疏港公路第三监理办所辖工程区域的施工安全检查评价;监理办按照本标准要求定期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保存检查原始记录。
施工企业应按照本标准制定更具体、更详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本标准。
1.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价应符合本标准规定,本标准未尽事宜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2术语2.0.1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1)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2)滑坡和高边坡处理;3)桩基础、挡墙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4)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等;5)隧道工程;6)爆破工程;7)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及拆除,桥梁加固及拆除;8)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0.2危险源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0.3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0.4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和运营阶段,通过使用各种量测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变化情况及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信息的工作。
2.0.5“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0.6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3安全生产总体评价3. 1安全生产检查体系3.1.1检查体系分为:分项检查、单项检查、分部检查。
具体划分见附表4。
3.1.2 分部检查分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检查两个方面。
3.1.2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检查分为安全生产条件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设备及设施管理、台帐记录管理五个单项;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分为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临时设施等五个单项。
3.2 检查频率监理单位每月对监理范围的各施工合同段进行一次检查评价,评价结果报建设单位审定。
3. 3评分方法3.3.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分以分项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
在分项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单项、分部、合同段评分值。
3.3.2分项安全检查分为强制性项目和一般检查项目两类。
强制性项目不满足要求时,每项扣除30分。
一般检查项目不满足要求时,按规定进行减分。
分项安全检查得分=100—(强制性项目减分)—(一般检查项目减分)3.3.3单项、分部检查评分附表4所列分部、单项、分项各项目,分别给以权值。
进行分部、单项评分时,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定相应的评分值。
∑分项(单项)得分×相应权值单项(分部)得分= ∑分项(单项)权值3.3.4合同段安全检查评分合同段安全检查评分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得分*3+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得分*7合同段评分=103.4合同段安全检查评价合同段综合评分在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4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评价4.1 强制性项目4.1.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和监控核销制度,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4.1.2 施工单位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负责人(法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取得考核合格证书。
4.1.3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须按照每5000万元施工合同额配备一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5000万元的至少配备一名。
4.1.4 一线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4.1.5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对作业工队、班组、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逐级进行,并履行签字手续。
4.1.6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实施。
对于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单独编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结构验算,必要时,组织成立专家组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评审,论证可信后,方可组织工程实施。
4.1.7 施工单位的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电工、焊工等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1.8 施工单位在工程中使用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滑模爬模、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及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必须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安装后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或验收。
4.1.9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
4.2 一般检查项目4.2.1 安全生产条件管理4.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2.3安全技术管理4.2.4设备及设施管理4.2.5台帐记录管理5施工现场安全评价5.1桥梁工程5.1.0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总体评价表5.1.1基础工程5.1.1.1强制性检查项目1)严格按照批准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2)施工作业安全员必须到场;3)挖孔桩孔内爆破时,必须采取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4)采用筑岛、围堰明挖基础在遇洪水或流冰时不得作业;5)泥浆池、蓄水池周围必须设置安全围挡。
5.1.1.2一般检查项目5.1.1.2.2人工挖孔5.1.2高处作业5.1.2.1强制性检查项目1)高处作业现场必须有安全员在场;2)高处作业必须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3)运送人员和物件的各种升降电梯、吊笼,必须有可靠的安全装置,严禁人员乘坐运送物件的吊蓝;4)高处作业必须设置安全护网,夜间施工必须配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发光警示标志;5)作业高度超过20米时,必须设置避雷设施。
5.1.2.2一般检查项目5.1.3支架5.1.3.1强制性检查项目1)支架必须严格按程序专项设计、安全验算、审批、实施,所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构配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可使用;2)支架必须按批准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须经试验合格;3)作为永久工程的支架须进行预压,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4)非预应力结构的承重支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方可卸落;预应力结构的承重支架必须在张拉、压浆后压浆强度达到要求方可卸落;5)支架周围必须设置防撞围挡;支架及道路交叉时,必须按规定净空设置车(人)行通道、并做好防撞墩,设置发光和反光警示标志,安排专人道路交通管制;6)支架的安拆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5.1.3.2一般检查项目5.1.4脚手架5.1.4.1强制性检查项目1)脚手架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脚手架架体超过24m 时,严禁使用排脚手架;2)脚手架高度在2-10m时,平台外侧须设栏杆及上下扶梯;高度在10m以上时,须加设安全网;高度在10-15m时,须设置一组(4-6根)缆风绳,每增高10m应再加设一组,缆风绳及地面夹角为45º-60º,缆风绳的地锚应设围栏,防止碰撞破坏;3)作业人员严禁徒手攀爬脚手架上下;4)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5)安拆除脚手架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周围应设置护栏或警示标志;拆除必须从上而下地进行。
5.1.4.2一般检查项目5.1.5下部工程5.1.5.1强制性检查项目1)滑模施工必须进行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及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相应的施工荷载、机具设备、作业平台、模板设计的计算,滑模、提升设备必须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液压系统组装后须经验收合格;2)严禁物料吊运吊斗碰撞模板和作业平台及平台上的固定设施;3)滑模施工不得利用结构钢筋作为提升杆;4)滑模空心墩施工内外均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严禁乘坐物料提升设备的上下作业;5)塔、墩台钢筋骨架绑扎安装后,未浇筑混凝土部分超过8m,浇筑完成之前必须设置缆风绳;6)下部工程涉及高处作业、支架、脚手架的必须同时对高处作业、支架和脚手架进行安全评价。
5.1.2.2一般检查项目5.1.5.2.1砌筑墩台5.1.5.2.2滑模施工5.1.6悬臂浇筑5.1.6.1强制性检查项目1)悬臂浇筑上部结构的桥梁和斜拉桥、悬索桥,墩台高度超过40m时必须加设附着式人员升降电梯;跨径超过80m的桥梁,必须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跟踪施工过程监测桥梁状态,包括塔、梁、索应力、应变测试(含自然条件)等,确保施工安全合理;2)悬臂浇筑施工必须进行挂篮的安全验算、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并按照已批准的专项安全方案施工;3)挂篮组拼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挂蓝锚固、水平限位、吊带和限位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并做静载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4)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进度必须对称、平衡,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值;5)风力超过六级(含六级)以上及大雨、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时,不得移动挂篮;6)悬臂浇筑合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施工;7)悬臂浇筑不得用竖向预应力筋作为后锚点;8)涉及高处作业、支架、脚手架的必须同时对高处作业、支架和脚手架进行安全评价。
5.1.6.2一般检查项目5.1.7吊装工程5.1.7.1强制性检查项目1)吊装工程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按批准的方案实施;2)吊装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进行试吊;起重机械不得超负荷使用;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必须设有专人统一指挥;3)轨道运输梁板铺设轨道须平直、圆顺,轨距在允许误差值之内,轨道半径不得小于25m,纵坡不宜大于2%;大型预制构件平板拖车运输,时速宜控制在5km/h以内;简支梁的运输,除在横向加斜撑防倾覆、绑扎牢固外,平板车上运梁的支点处必须设置活动转盘;4)梁板就位后必须及时进行横向连接,未连接的不得布设运梁轨道;梁顶布设运梁轨道须按照已批准的方案执行;5)六级(含六级)以上风力及大雨、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架桥作业;6)涉及高处作业、支架、脚手架的必须同时对高处作业、支架和脚手架进行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