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市**地方税务局第一部分上半年工作总结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更高水平“三个一流”的开启之年。
任务繁重,责无旁贷。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管理转型和素质提升”这一工作主题,把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两大核心业务作为转变地税事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提升干部内生动力和社会税收遵从度作为转变地税事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推进地税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高平台跨越,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税收收入高位增长在收入基数不断增大、经济增速相对平稳、管理任务日趋繁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收入高速增长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
面对这种情况,我局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原则,积极向政策要税收、向管理要税收、向稽查要税收,税收收入保持了高位增长。
1-6月份,我局共组织各项收入168147.63万元,同比增收59601.31万元,增长54.91%。
其中,区县级税收收入117081.60万元,同比增收50391.33万元,增长75.56%,完成年税收计划的68.14%;省级税收收入4322.05万元,同比增收1453.97万元,增长49.08%。
一般预算收入78649.71万元,同比增收25789.30万元,增长48.79%,完成年计划的60.03%。
非税收入完成46743.98万元,同比增收7756.01万元,增长19.89%。
其中,社保费完成41155.87万元,累计征缴率100.11%。
税收收入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税收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我局税收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列**地区第一名,并进入全省税收增幅前10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各税种呈普遍增长趋势。
12个税种中有8个税种呈两位数增长,个人所得税增幅最快,达到341.85%。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贡献份额大,拉动税收增长66.72%。
三是第三产业税收实现了对第二产业的大幅度超越。
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税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上半年第三产业税收入库76541.76万元,同比增收43008.95万元,增长128.26%,占区县级税收收入的65.37%,高出第二产业30.82个百分点。
组织收入工作中,我局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分析监收。
完善税收分析预测机制,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测、事中监控转移,分层级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进行分析监控,及时掌握税源分布、税源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着重从地方经济运行、税收政策调整、征管措施落实、重点税源变化等情况,分析预测其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安全性。
上半年,我局坚持月分析、月考核,每月税收预测准确率都在稳步提高。
(二)管理增收。
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
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强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
截至5月底汇缴工作顺利结束,汇缴面100%,其中查帐征收559户,核率征收461户,汇缴申报企业所得税9200万元,比去年汇缴补税多出4000万元。
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
强化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管理,把全员全额明细申报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工资相比对,不断提高全员全额申报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认真开展好2010年度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和“三类企业”汇缴工作,合计补缴个人所得税195万元。
组织入库限售股减持个人所得税33739万元,占市级税收的55.87%;共清算入库个人所得税6069万元,成为全省首家限售股清算补缴税款最高的税务机关。
加强营业税管理。
严格货物运输业年审和管理工作。
通过综合评审和集体审议,上半年共有7户自开票纳税人和1户代开票纳税人认定为继续持有,新增2户自开票纳税人。
完成了2010年营业税应税收入纳税申报审核评估和2011年企业应税收入核算方式的认定工作。
通过评审共认定自行申报企业92户,核定征收企业57户。
完成了129户企业的营业税减免核查和73户企业地方税减免核查工作,共减免营业税及地方税6285万元。
加强其他各税管理。
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011年2月,外资企业教育费附加征收率由2%调整为3%。
我局及时召开外资企业政策解读会,做好点对点的政策解读,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上半年共征收城维税和教育费附加11281万元,同比增长37.64%。
(三)评估促收。
征管改革后,各分局成立了检查评估所。
目前,局专门从事检查评估的人员20人,与稽查力量相当,保障了评估工作的开展。
我局按季推送专项评估案源,报送评估综合报告、优秀案例,开展交流评比,整体提升全局纳税评估水平。
上半年共评估288户,有问题户282户,评估补缴税款、滞纳金11842万元。
(四)稽查督收。
充分发挥稽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作用,上半年共选案检查62户,结案25户,查补总额1296.41万元,占市级半年收入任务的1.32%,其中,自查申报税款854.39万元,稽查查补税款442.02万元,稽查查补税款占查补总额的34.10%,入库率100%。
我局在选案上采取轮回检查方法,在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首违免罚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及时告知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督促纳税人限期改正,主动补缴税款以减轻处罚。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纳税人非主观故意造成被重罚现象的发生,赢得了被查企业的理解。
严格执行涉税案件集体审理制度,上半年共集体审理11件,未发生听证、复议与起诉事件。
(五)发票控税。
宣传和普及新修订的《发票管理办法》是今年上半年发票管理工作的重头戏。
我局开展“发票咨询日”活动,利用纳税人之家和纳税人学校平台,对全市查帐征收户进行了16场次1500多人的培训。
做好网开发票和税控装置的推广,上半年完成492户网开发票的推广工作。
继续真假发票的认证和比对工作,认证工作继续走在**地税系统的前列。
(六)政策导税。
我局坚持“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收过头税”的治税理念,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导向作用,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上半年,累计减免税收14254.42万元。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大力推动企业主辅分离,截至6月底,我市已成功剥离主辅分离企业11户,累计实现税款316万元,初步实现了“企业发展、产业优化、财政增收”的“三赢”局面。
支持科技创新。
上半年,全市地税企业所得税管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有9户,加计扣除921.43万元。
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际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237.57万元。
促进民生幸福。
上半年,我局为481人办理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减免税收47.76万元;为56户企业办理了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减免税收483万元;为117户企业办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手续,减免企业所得税59.86万元;认真落实个人转让住房和销售经济适用房免征营业税政策,减免营业税1379.72万元。
二、深化专业化改革,管理转型渐入佳境我局去年底在江苏地税系统率先完成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改革,今年五月份,**市局全面推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我局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与**市局的成功对接。
经过半年多的运转磨合,我局初步建立起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为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架构。
(一)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稳步推进。
我局对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等五个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专项管理办法,纳入专业化管理范畴。
搭建房地产行业税源管理模型。
自2010年起,国家出台了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遏制房价的一路飙升。
上半年,我市商品房预销量下降44.98%。
我局积极探索将房地产开发流程与税务管理要求相结合,搭建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模型。
根据房地产开发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设置预警值。
针对不同的开发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管理。
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入库税收15776.41万元,同比增长13.07% 。
推行建筑业跟踪式管理。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结算时间不固定、工程分包多等实际,主动加强与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招投标以及房屋产权证书办理等涉税信息;对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建设进度、发票开具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定期实地核查;建立发票审验制度,积极对建安企业进行工程结算、清算,把好工程结算关,保证税款按工程进度及时、足额入库。
上半年,建筑业入库税收14715.76万元,同比增长31.04%。
加强交通运输业警戒审核管理。
深入开展货物运输业税收调查,确保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充分运用征管会统软件,对全市货物运输征管现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敦促企业强化内部会计管理核算;针对企业申报运力真实性进行实地调查,并分别与公安车辆管理、交通运管和海事部门进行信息比对,做到申报信息相符。
排查漏征、漏管户,对审计中发现有问题及日常超出规定“警戒线”,对超限企业进行实地检查。
(二)重点企业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
我局对全市61户重点税源企业,实施以管户为主、管事为辅、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构建大企业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制定了重点税源管理办法、信息采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
管理员每月到企业面对面辅导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企业财务负责人税收政策解读会,加强税收风险评估与测试,及时掌握税源潜力和征管薄弱环节。
按户设立税源要素模板,提升重点企业管理的深度和层次。
上半年,在重点税源管理分局的配合下,基本形成重点税源管理精细化管模板,下半年将在全局推广。
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大企业满意度。
大企业一般有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较为谨慎的财务税收策略安排,通常有专业的财务和税收顾问为其筹划税收事项。
针对这一特点,我局坚持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服务促进合作,以合作指导风险防范。
税收管理员主动介入,及时与大企业中高层交流,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着力构建更加透明、相互合作、沟通无障碍的税企关系。
上半年,我局61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实现地方税收5亿元,占全市区县级税收收入的42.7%,比去年同期增长153.5%,精细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一般税源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
设立一般税源管理分局(第三分局、第四分局),除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外的纳税户,按区划属地管理,实施以管事为主的管理模式。
我局充分利用综合数据推送平台,根据各类参数设置标准进行常规性、日常化、普遍性审计,审计差别按风险等级分类处理和反馈。
以征管监控指标为抓手,结合省局监控的105个征管指标,编写《税源征管状况指标监控操作手册》,进行全员培训。
利用数据推送平台,做好指标分析、通报和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