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质监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在2011年的工作中,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突破年”为着力点,推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努力推动“十二五”发展开好局、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质监局”起好步,全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强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一)食品安全综合整治1、树立“一个中心”,确保整治有序开展。
我局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保障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1)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一是县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我局为成员单位,县常委会2次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并召开了全县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电视电话会议。
二是将食品安全纳入到全县网格化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大网络中,并投入80万元建设食品安全板块,包含了食品安全信息采集与发布、食品安全协调指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企业诚信管理等内容,这也是全国网格化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试点。
三是县政府批转了《xx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请示》,发布了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xx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
(2)加大投入,确保行动顺利进行一是人力投入。
我局打破班子和科室分工,集中全局力量投入到食品安全综合整治中,将所有人分成三个小组,将行动划分四个阶段,按照三个行动计划开展工作,一是集中开展排查,摸清家底,确保全覆盖,二是集中巡查、回访和日常监管,三是集中准备迎接验收,做好小作坊核准工作。
二是经费投入。
我局从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挤出18.61万元,用于食品综合整治工作经费补助;给企业印制六本台账170套、六项制度170块、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公告200份、公开承诺200份;印制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宣传手册200本发放给企业和有关单位;召开动员大会、培训食品获证企业和小作坊4次,共340余人次;制作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宣传影集1本;制作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宣传展板4块。
(3)加强学习和宣传。
我局党组专题研究食品综合整治5次,召开局长办公会和职工大会部署食品综合整治工作12次。
向市局、县政府上报信息19期,其中市食安委采用1篇,市局公众信息网采用15篇,质监要情采用4篇,县政府公众信息网采用18篇。
在市电视台报道2次,忠县电视台报道5次。
2、严查“三个方面”,摸清情况落实责任。
严查食品生产环节潜规则、查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目前,已发现2个有潜规则的行业,如:白酒行业用甜蜜素与食用酒精勾兑;面条行业用工业碱代替食用碱等。
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54人次,执法车辆277台次,走遍了全县28个乡镇。
共有12家使用食品添加剂企业,暂未发现一起非法添加和乱用食品添加现象。
已检查生产单位96家,检查率达100%,其中获证企业47家,小作坊47家,食品相关产品1家、47类非食用物质1家。
3、实施“四个一批”,严处整顿关停教育。
在食品综合整治中,切实落实“四个一批”,务求工作取得实效。
(1)严厉打击一批。
在食品安全综合整治中,发现违法违规食品生产单位15家,其中3家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立案查处12家,结案12家,结案率100%,货值金额6.81万元,共处罚款11.6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倍;对10家生产影响安全健康的缺陷产品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召回产品数量204千克,召回产品货值金额0.2万元,销毁产品数量506.5千克,销毁产品货值金额0.217万元;与公安联合办案5件,通报线索5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潲水油;接到投诉线索2条,其中查实举报投诉线索1条,并已办结1条;其中1条经查客观事实与投诉不相符。
(2)整顿规范一批。
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建档案,查生产、验台账,对7家质量记录不完整,生产环境不卫生的企业责令立即整改,现已整改到位。
(3)关停吊销一批。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10家企业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整顿率100%,并挂牌监督,督促整改过关,未整改到位的,坚决不准生产。
目前,10家企业全部整改到位,已恢复生产,停产销号率100%。
对5家超有效期而未继续申请换证申请的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予以申请注销。
(4)教育提升一批。
为提高食品生产单位思想意识,从综合整治开始,我局通过开会培训、现场宣传,质量安全咨询等方式,对47家食品企业的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检验人员和47家小作坊业主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共开展4场,培训340余人次,培训率达100%。
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自律能力,增强了遵守法律的意识4、明确“五个重点”,加强抽查开展巡查。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和整治,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监督巡查,落实防范处置措施,防止出现行业性、品种性和区域性的质量安全问题。
我县重点产品为:xx;重点区域为:城乡结合部;重点企业为:xx;重点行业为:白酒、豆制品、调味品;重点环节为:生产产品的关键控制点。
加强对五个重点的巡查力度,坚持每月巡查2次,现已巡查16次;加强不定期的抽检力度、加密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现已不定期抽检40个批次,完成市局下达任务95%。
5、统一“制度台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我局统一制作原料进货台账、缺陷(不安全)食品召回台账、产品销售台账、产品生产记录台账、采购物资检验/验证结果台账、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使用记录台账等“六本台账”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消费者投诉受理等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免费发放给全县94家获证企业和小作坊,督促他们认真填写,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我局已对47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47家小作坊和1家食品相关产品——食用酒精建档,并录入金质工程食品监管系统,录入率为100%;47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录入到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信息,录入率100%。
6、开展“五讲教育”,实施好小作坊核准。
我局开展“五讲”教育积极做好小作坊核准工作。
一是讲政治,全局人员齐参与,打破科室格局,维护大局,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定人、定岗、定责、分区推动小作坊核准工作。
二是讲原则,按照既要严格准入,又要便民的原则推动小作坊核准工作良性开展。
三是讲纪律,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各项廉政制度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证小作坊核准工作不出偏差。
四是讲作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抓提前、争主动,做到核准工作扎实开展,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五是讲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食品安全法规水平,业务工作水平,成为精通业务的能手,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难题,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目前,我局争取县委县府领导支持,批转了《xx 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力的推动了小作坊核准工作不断深入,目前,我县已核准了4家小作坊。
(二)特种设备管理一是建立标准体系。
拿出工作经费,与xx市标准化研究院合作,聘请xx市质监局特监处专家,组织制定、宣贯、实施了我市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准则的区县、乡镇、使用单位3个标准体系,确保了特种设备零投诉、零事故、零故障、零死亡。
二是完善信息平台。
投入资金开发一套对锅炉、压力容器、大型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的压力、温度、轻重量等主要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目前,电梯信息平台已正常运行;锅炉和压力容器信息平台在一个使用单位试点运行,待技术成熟后在全县进行推广三是推行安保活动。
组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推行安保活动、实行安全责任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四是探索节能监管。
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特种设备节能工作,推广应用特种设备节能新技术。
五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
CNG标签已封闭运行,新安装的电车100%的安装安全运行监控系统。
六是筹备召开全市特种安全标准化管理现场会。
二、以质取胜,大力实施质量兴县(一)名牌产品工作我局以“四个零”(服务态度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和名牌创建、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具体服务措施,积极实施名牌战略,目前已申报2家企业、3个产品为重庆名牌。
(二)标准化战略1、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围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认真开展“标准助推产业发展”五大行动,有序推进“中国柑橘城橘海人家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准备出台吃、住、行、游、购、娱等7个标准化体系。
(三)积极提升知识保护意识1、xx柑橘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我局以“三图”“四帐”“五进”“六查”“七清”的管理模式成功申报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三图”即绘制示范点分布图、果树分布图、标志使用分布图;“四帐”即建立果树分布台帐、标志使用台帐、农药使用台帐、化肥使用台帐;“五进”即宣传进龙头企业、进乡镇、进村、进社、进农户;“六查”即一查县与各乡镇是否签订果品生产责任书,二查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管理工作是否拿入乡(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范畴。
三查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生产过程、基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档案管理等是否按照标准生产、标准管理,生产的果品是否达到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要求。
四查三峡建设集团公司是否与示范区签订果品收购合同,为农户发放管理卡、收购卡,实行一户一卡,凭卡定点收购。
五查示范区种植户是否严格按照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种植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并接受监督检查指导,凡不按种植规程要求超标使用化肥、农药者,公司一律拒收其产品,保证忠县柑橘“从种子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六查示范区的产品是否保持了该产品的品质。
“七清”即示范区果树数量清、示范区果子个数清、农药和化肥的购进和使用清、标志的使用情况清、示范区的技改和配套建设清、监管情况清、忠县柑橘的品质特征清。
2、“xx”地理标志保护。
我局通过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对保护xx文化历史渊源进行讨论,收集整理“xx”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工艺资源特色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发掘凝练“xx”的文化。
通过申报“xx”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整合全县的豆腐乳产业资源,能进一步地促进农户万元增收计划,更能壮大“xx”的发展底蕴,是加快xxxx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xx”已进入公示期。
(四)服务地方经济1、服务企业。
xx有限公司根据生产工艺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第一期生产线安装了两台18MW的发电锅炉,由于生产工期紧,遗漏了一些安装质量过程监督检验环节,迟迟不能通过xx特检分中心的安装质量监督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