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试题

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T-3 C-12 N-14 O-16 Ca-40 S-32 C1-35.5 Cu-64 Sn-11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 分,共40 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其中的“火树银花”涉及到焰色反应B.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物理变化2、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的原理相似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C.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D.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尘,是因为烟生在空气中形成胶体且胶体具有电泳现象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0gT2O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B.7.2g过氧化钙(C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C.6.2LNO2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4LNO 和2.4LO2混合充分反应后,原子总数是4N A4、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A.含1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符号: 1735ClB.氢氧根的电子式:C.HCO 3- 的电离方程式为:HCO3-+ H2O CO32-+H3O+D.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 H-Cl-O5、X、R、Y、Z、M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R 的原子序数大于Z。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 的氧化物只含有离子键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Y<M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Y< ZD.Z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6、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炭被氧化成CO2B 将稀盐酸滴人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 Cl>SiC SO2通人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先产生BaSO4沉淀,后转化为BaSO4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7、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涉及H2O、ClO、CN-、HCO3-、N2、Cl-六种微粒。

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还原剂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不只有N2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3-C.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D.若生成2.24L (标准状况) N2,则转移电子1mol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方案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灼烧海带成海带灰证明铁粉能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蒸干NH4Cl溶液制备NH4Cl晶体9、已知2SO2(g)+O2(g) 2SO3(g)△H =-198kJ·mol-1。

400℃,1.01×105Pa,向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O2,n(SO3)和n(O2)等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v 正(SO2) >v 逆(SO3)B.B点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D点n(SO2)大于C点D.其它条件不变,升温至500℃并达平衡时,n(SO3)比图中D 点的值大10、常温下将HA 和HB 两种一元酸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时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释前,c(HA)=10c(HB)B.在M点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a的0.1 mol·L-1HB 溶液与pH=b 0.01 mol·L-1HB 溶液相比,a+1<bD.加水稀释HB 溶液,HB 的电离度增大,c(H+)/c(HB)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11、(12 分) A、B、C、D 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B、E均为空气的成分。

F 的焰色反应是黄色。

在G 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列出):(1)A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E 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 与G 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与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把硫单质氧化到最高价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2、(12 分)某含砷(As )的有毒工业废水经如下图流程转化为粗Aa2O3。

已知:亚砷酸钙微溶于水,砷酸钙难溶于水。

(1)加乳试剂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 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 Ca2+(aq) + 2OH-(aq) ΔH<0B.5Ca2++ OH-+ 3AsO 43-Ca5(AsO4)3OH ΔH>0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3)“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通过对H3AsO3溶液进行_____(填操作名称),再过滤可制得粗As2O3。

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下图所示。

为控制滤液2 中As2O3的浓度不高于6×10-5 mol·L-1 ,则“结晶”过程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举一例回答)(5)从绿色化学和综合利用的角度考虑,对滤液2 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 分)锡为第IVA族具有可变价的金属元素,其单质佛点为2260℃。

四氯化锡(SnCl4)是无色液体,熔点-33℃,沸点114℃,极易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烟。

实验室中可用氯气与过量金属锡通过下图装置制备SnCl4 (夹持装置已略去)。

(1)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乙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2)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氯气与锡的反应类似与铁的反应,但该实验中对装置丁要持续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 你认为该实验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列方法和步骤测定所用金属锡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①将2.000g锡完全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并用所得溶液去还原过量的FeCl3稀溶液,最后得100.00mL 溶液。

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①所得溶液amL用0.100 mol·L-1 的K2Cr2O7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6FeCl2+ K2Cr2O7+ 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K2Cr2O7溶液应注入到____式(填"酸或喊”)滴定管中。

到达滴定终点时用去bmL。

则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a、b 的最简代数式表示)。

14、(12 分) 13.“碳化学”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I: CO 2(g)+ 3H2(g) CH3OH(g)+ H2O(g) △H 1<O;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5molCO2,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l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二氧化碳的转化率a(CO2)=60%,则v(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若要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甲醇的产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a.升高温度b.缩小容器体积 C.分离出甲醇 d.增加CO2的浓度(2) 已知: CO2(g)+ 2H2(g)C(s)+ 2H2O(g) △H =-90.0kJ/mol ;H2O(1)=H2O(g) △H =+44.0kJ/mol;C(s)的燃烧热为394.0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kJ/mol。

(3) 在某条件下,将4molH2和1molCO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II :CO2(g)+4H(g) CH4(g)+2H2O(g) △H2反应II: CO2(g)+H2(g) CO(g)+H2O(g) △H3CO2转化率、CH4和CO 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所示(选择性: 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 的百分比)。

①反应II的△H2________(填“>”、“<“或“=")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50℃时,反应II 的平衡常数K=_______。

为减少CO 在产物中的比率,可采取______的措施有______(例举一例回答)。

15、(12分) 已知25℃时,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①②③④酸HF CH3COOH H2SeO4H2CO3K a1 6.4×10-41.8×10-5完全电离 4.4×10-7K a2 1.0×10-24.7×10-1 1(1) 25℃时,pH=3 的盐酸V1mL与pH= 12 的氢氧化钠溶液V2mL混合后恰好成中性,则V1:V2=____:___。

(2)25℃时,0.1mol·L-1 HF 溶液的c(H+)约为______mol·L-1 。

将PH均3 的①、②、③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 倍,溶液的PH 大小关系:_____ (填序号)。

(3) 在T℃时调节2.0×10-3mol·L-1 的氢氟酸水溶液的pH(忽略调节时体积变化),测得平衡体系中c(F-)、c(HF)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