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市奎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潍坊市奎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潍坊市奎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线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痛( 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B . 谰语( 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g)C . 碾着(zhǎn)辘辘(lù) 丰饶(ráo)D . 田垄(lǒng) 污秽(suì) 蚱蜢(zhà)2. (2分) (2018八上·白城月考)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决不能________。

②国内各大报纸争相________了各地喜迎国庆的盛况。

③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

A . 失言报到脱胎换骨B . 食言报道脱胎换骨C . 失言报道改头换面D . 食言报到改头换面3. (2分) (2018八上·天河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

B .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 .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班级实施和计划了阅读提升工程。

D . 之前,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4. (2分) (2017八上·靖江期中)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母亲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说“打得好”。

B . 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C . 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D . 《始终眷恋着祖国》节选自《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1989年8月28日《光明日报》)5. (2分)下列赏析《饮酒》有误的一项是()。

A . (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 . “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 . 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6分) (2020八上·越城期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①要控制饮食。

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

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②要增强运动。

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

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

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材料三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肥胖也属营养不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

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2)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7. (14分) (2017九上·呼和浩特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拾馒头的父亲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

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

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

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

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

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

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

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

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亲头上。

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

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

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

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

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我的泪就落了下来。

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

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

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

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

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

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

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

”一下子掌声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

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

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

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

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1)文章第七段,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我” 的烦恼是什么?(2)按示例填写,“我”在开家长会时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眼泪落下(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具体含义。

①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

②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4)下面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5)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馒头,你认为还拾起什么呢?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