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万方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2014年2月18日关于建立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一、总论目前我国大力倡导节能降耗节约土地能源,我国墙体材料产品的95%是实心粘土砖,每年墙体材料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近1.5亿吨标煤,约占全年能耗总量的15—18%。
全国煤电企业每年排放3.8亿多吨粉煤灰和灰渣。
不仅大量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
加快墙体材料改革,推进建筑节能的工作已成为全国性刻不容缓的大事。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十一五年纲要》中关于加快墙体材料改革,开发和推广节能、节地、节材的住宅体系的精神,新型墙体材料年产量占墙体材料年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5%提高到15%,寒冷地区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全部按采暖能耗降低5%设计建造。
从政策和法规上推动了新型材料的发展限制了粘土实心砖的生产和使用。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也已有60年的生产应用历史。
正式规模发展生产是从1968年建成北京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厂开始。
目前,我国生产厂家有200家,总生产能力达1250立方米,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成套设备,在此同时,也投入了一定的力量,进行了研究设计工作,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加气混凝土砌快生产技术,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和校核办法。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推广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独立的自承重和非承重建筑体系,并且制定了应用技术规程,加强了设计队伍装备建设,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加气混凝土砌块工业的发展。
总之,加气混凝土块产品已广泛的被设计院,施工单位所采用,尤其在西北寒冷地区更加显示出它的特点——保温隔热,质轻、节能,抗震的效果,享有优越的产业政策,产品发展前景广阔,也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建设项目。
由于加气砖容重轻,保温、隔热、隔音,易加工,且生产原料丰富,特别是使用粉煤灰,又能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耕地,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替代传统实心粘十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家墙改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是一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的产业。
目前国家在城市建设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作为框架结构的填充材料,禁止强度等级-MU10以下的实心砖在5层以上的建筑中使用。
现在许多先进地区已经全面禁止红砖使用。
如山东省胶东地区,政府已明令全部取缔红砖市场,强制使用加气砖。
设计单位在设计楼房的过程中就标明使用加汽砖,如使用红砖,质检部门将不予验收。
所以加气砖的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未来几年内,加气砖的市场前景前景将异常广阔。
国家为鼓励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以替代量大面广的实心粘土砖,推出一系列新政策,按照国务院令第82号、建科1991619号、国发199266号、财税字1994001号、财税字199544号、国发199636号、国发199737号、建科函199868号、国办发199972号、建住1999295号等文件之规定,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1.发展新型材料的基建、扩建、技改项目,实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0%的政策;2.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可列入国家开发银行的基本建设政策性投资项目,可享受政策性贷款;3.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免征进口设备关税和进口产品增值税;4.凡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5.对企业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及其它废渣的建材产品,免征产品增值税;6.进行废渣收费或变相收费,对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的企业,排渣单位应积极给予支持,有条件的可以给予补贴;7.对生产实心粘土砖企业征收土地使用税;8.对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建造的北方节能住宅,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的政策;9.在城市建设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作为框架结构的填充材料,禁止强度等级MUl0以下的实心砖在5层以上的建筑中使用;10.发展节能建筑和新型墙体建筑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保新型墙材建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11.积极推行按使用面积计算房屋售价;12.使用实心粘土砖在价外加收一定费用,建立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墙体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建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13.各地从技术改造资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墙体企业技术改造;14.采暖地区要按期达到国际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施标准》,非采暖地区要结合改善建筑物热环境制定应用新型墙材的具体规划,其人力组织实施,以此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发展,促进节能建筑全面推广;15.大中城市对节能建筑和新型墙材建筑,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减免城市设施配套费用。
我县三到五年内有二千万平方的建筑和大量基建工程。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
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
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m为中低山地形,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境内海拔在700-800m一带,相对高差200-300m,坡度较小,为低山地形。
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地表河网较密。
多数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缓,下游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
分别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流入乌江。
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全县森林植被有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类型,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针叶林、人工针叶林和人工阔叶林等。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麓,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43.76万人。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以原有建制设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内陆对外开放县,1998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蔡氏古法造纸艺术之乡”等美誉。
东距铜仁·凤凰机场135公里,西距省会贵阳324公里,北距重庆秀山火车站100公里,距渝怀铁路孟溪火车站80公里。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核心区域,是贵州省重点打造黔中经济区的重要支点和连接成渝经济圈的桥头堡。
303、304省道穿境而过,是铜仁市西五县的交通枢纽中心,国家级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方便快捷的交通格局已逐步形成。
人杰地灵,民族风情浓厚,世居着土家、苗、汉等民族,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
土家长号亢奋、激越,傩戏古朴、神秘,土家花灯洒脱、俚趣,浓浓的民族风情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书法底蕴丰厚,有“书法之乡”的美誉,以题写“颐和园”匾额而名扬海内外的严寅亮先生就是其杰出代表之一;孕育了国务委员戴秉国、美籍太空博士吴学超等一批仁人志士的。
彰显着千百年来凝聚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博大精深。
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年降雨量1100mm 左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境内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黔金丝猴、穿山甲、大鲵等30余种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
全县矿产资源种类多样,有锰、硅、镁、花岗石、玉带石、煤、硫铁矿、重晶石等50余种,其中花岗石、紫袍玉等产品蜚声全国,炼镁白云岩矿、硅石矿储量超过千万吨。
全县河流总长223公里,年径流量1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万千瓦,已建成甘金桥、坨寨、阳坝等水电站10余座,电力支撑有保障。
有地下热水泉10余处,其中凯望温泉有“中国珍贵矿泉水”之称。
主要经济林木有梵净山绿茶、天麻、杜仲、银杏、黄柏、柑桔等,其中梵净山绿茶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梵净山翠峰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位于县城东部的梵净山,1986被国务院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闻名遐尔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以梵净山佛教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开发潜力巨大。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
以水利、电力、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旅游推介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1。
生产规模投资两条年产30万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线,预计年产加气混凝土砌块60万方。
2。
产品质量与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968-199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的技术要求生产。
1、容量级别:500、600、700Kg/m3(即3.5、5.0、7.5级)2、搞压强度级别:3.5、5.0、7.5Mpa(即3.5、5.0、7.5级)3、干燥收缩值:小于0.8mm/m4、导热系统:0.11-0.22kcal/m.h.摄氏度5、隔音性能:47.45db规格:砌块:长度:600mm宽度:100、125、150、200、250、300mm 高度:150、200、250、300mm注:如需要其它规格,可由双方具体协商。
三、生产条件1、原料资源生产普通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有铝粉、砂、水泥、粉煤灰、生石灰和水6种2、交通运输本厂外购铝粉、砂、水泥、粉煤灰、生石灰全部采用汽车运输,销售加气砌块采用汽车运输,公司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