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设计说明: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 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 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 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 和利用方式。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 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 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 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 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 方案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 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 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 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 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 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
设计理念: 永宁公园通过对生态基础 设施关键地段的设计,改善和促进自 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让城市 居民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服务。
自我感悟: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与重 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 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 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 地,将功能与观赏相结合发挥到淋漓尽 致。
设计特点: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3.一条红飘带------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 观元素,具有多种功能;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 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 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 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 成为一条指示线。
设计说明:为使在延续自然和人文过程 中让生态服务功能与历史文化的信息继 续随河水流淌永宁公园方案提出了6大 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 和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 然后在此基地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 基地是大量的粗野的,他因为自然过程 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 是最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 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这些战略 包括: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 止河道渠化工程,一个内河湿地,形成 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一 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水 杉方阵,平凡的纪念,景观盒,最少量 的设计,延续城市道路的肌理,最便捷 的输出公园的服务功能。
5.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设计作者:俞孔坚 设计背景:后滩公园的建设是为创 造一个绿色世博,在上海世博会期 间能够容纳大量游客,向游客展示 绿色技术,让上海世博会给游客留 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世博会后,后 滩公园也将作为公共公园而常驻。 材料特点:场地以工业构筑物和原 料的再利用来突显其工业渊源,在 那些被重新注入生命活力的废旧钢 铁板材的身上,依旧可以嗅到场地 往日的工业气息。贯穿整个湿地的 围合钢板框衬出上海的天际线,诉 说着其久远的工业传奇。这些重新 组配的钢板被赋予了各种精巧构想, 有些变为了步行道,有些改作了遮 阴廊。
对于工业改造后滩主要做了一下3点: 设计理念:有效利用其资源优势、区 位优势、文化优势创建该内河湿地的 1.空中花园(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 多种功能。例如: 洗 厂房的改造)。 1.净化黄浦江水质。 2.荻台江风(货运码头改造) 2.建立生态防洪体系。 3.锈色长卷(钢材的再生与再用) 3.创造丰富的溪谷景观。 4.改变生态单一化,使其多样性发展。 设计特点: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 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 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 等。而谈到文化传承,这些不仅具有 代表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一些 废弃物品的回收再利用,不近使得文 化重现,更符合发展要求。
设计理念: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 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使大田稻 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 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的 等功能。中国的“耕读”传统在这 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中国的农业 文化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现;不同于 中国传统园林中矫揉造作的田园意
3.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设计作者:俞孔坚等
设计理念:岐山公园强调两点,一是民主,二 是生态。 设计特点:岐山公园的主要矛盾是地内原有元 素如厂房,机械,树木等,和建设一个公民休 闲娱乐中心的城市公园的新要求的矛盾。俞孔 坚大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这些矛盾有机的结合 成了一个整体。在铺装上,采用自然石材和青 石铺地。铺砖风格形式干净利索,不做过多修 饰,这种风格也符合园区直线形的构图。如果 能够利用原厂房和宿舍的所有红砖、灰砖以作 为铺地,那么整个园区的文化意蕴则更加浓厚, 废弃的砖石也能很好的运用。岐江水位变化非 常之大。为了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景观影响, 建设者创造了一种栈桥式堤岸,并利用不同的 植物,根据其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的特性, 配臵成一个能在不同水位下遮护湖岸的生态群 落。另外,歧江一侧凿穿江岸,一方面满足水 利要求,同时也保留了江堤上的古榕树,形成 江外有江的景观效果。
设计背景:永宁公园位于永宁江的右岸。 总用地面积约为21.3公顷。 永宁江孕 育了黄岩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堪称山水 灵秀,自古以来为道教胜地,有鱼米之 丰饶,
又有蜜桔和为武术大行天下;现代 则有“小狗经济”之源,模具之乡 等美誉,然而,几十年来,人们并 没有善待这条母亲河。由于人为的 干扰,特别是河道硬化和渠化,导 致河流动力过程的改变和恶化,水 质严重恶化,河流形态的改变,两 岸植被和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休闲 价值损毁。所以,永宁江公园对黄 岩的自然、社会和文化有太多的意 味。如何延续其自然和人文过程, 让生态服务功能与历史文化的信息 继续随河水流淌,便成为设计的主 要目标。
细部分析:整个场地分为三个区域,北区以 广阔的草坪为主,大部分关于原造船厂的景 观节点都分布在这片区域,作为公共休闲区 域也是工业遗产区。中区以内湖与保留下来 的工厂构筑物构成,作为公园的服务与后勤 管理的所在地,也建有中山美术馆属休闲娱 乐区。南区其内以保留的大叶榕构成的自然 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是自然生态区。从动 静来看,北区为动区,视野开阔,有大面积 铺装的广场。南区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 自我感悟:岐江公园注释了设计者对“设计” 的理解: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 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或原有设计师的 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历史的积淀, 更是故事的载体。然后对旧有设计进行修饰 和增减,以图能更加艺术和戏剧化的表达旧 设计的精神。最后才是新形式的设计,其目 的是通过诗化的语言,将设计师的强烈场所 体验,传达给造访者,同时,更能满足新的 功能和审美需求。
4.秦皇岛河汤公园
设计作者:俞孔坚 设计背景: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 滨海旅游城市,汤河位于秦皇岛市 区西部,因其上游有汤泉而得名。 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 游河段两岸,北起北环路海阳桥、 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该段长约 1公里左右,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 公顷。汤河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 源短流急,场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 水闸,建于60-70年代,拦蓄上游 来水并向市区水厂供水,高水位时 又能及时宣泄洪水,所以本设计河 段水位标高较为稳定。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 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 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 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 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 识。 设计背景:21世纪是一个需要重新审 视我们田园的时代,在这个举“农转非” 的年代里,13亿的人口中每年有1% 的人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大量的农田被 城市建设和各种形式的园区所侵占,从 1998年到2003年,全国的耕地 面积减少1亿多亩,粮食的播种减少2 亿亩,粮食的总产量减少了1600亿 斤,其中包括各类大学城的侵占,截止 2003年12月的统计,全国已建和 在建大学城有54个,它们小则几平方 公里,大则几十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我 国每年新增人口1000多万,按人均 占粮食400公斤计,每年需要增加粮 食消费量40多亿公斤,土地的挥霍和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 我们看到多少崭新的校舍在原有的高产 农田中拔地而起,鲜花和修剪整齐的草 坪代了稻作和麦苗,宽广的马路和光洁 的广场铺装替代了田埂水渠。
2.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设计作者:俞孔坚 设计特点: (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 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 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不 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 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收获的稻 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 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遵从两点一线的 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 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 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 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 要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应用自相似的 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 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 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 位置。 (4)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旧校园之 间的联系。把旧校园的门柱、石撵、地 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景观之中。
设计目标:基于以上场地分析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发现,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 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 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 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水源 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
设计特点:永宁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 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 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 (1)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公里 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 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 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 用; ( 2)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 的芦苇、菖莆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 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 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面积达到 75%,初步形成了物种丰富多样的生物群 落。 (3)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 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
Hale Waihona Puke 自我感悟: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 尊重,哪怕是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 和利用的;对历史遗迹,哪怕是最寻常的、背 认为是破旧的农业或工业建筑和曾经的水利设 施,都应该作为场地的历史,给以认真地研究 和善待,用它们来丰富场地的故事;在这基础 上,叠加新的设计,那应该是当代人的,反映 当代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在城市和自然之间, 在人和生物之间,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一 种界面,这种界面便体现为一种设计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