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优秀课件
例如:微观认为宏观量P
是大量粒子碰壁的平均作用力
先看一个 碰一次
fi
dIi dt
再看 fi
集体 P
i
A
统计方法: 一个粒子的多次行为 结果相同 多个粒子的一次行为
如:掷硬币 看正反面出现的比例 比例接近1/2
统计规律性: •大量随机事件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性 量必须很大 •统计规律性具有涨落性质(伽耳顿板演示)
则 A与B热平衡 意义: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必然存在一个相同的
特征--- 它们的温度相同
第零定律 不仅给出了温度的概念 而且指 出了判别温度是否相同的方法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M RT μ
M -- 质量
-- mol 质量
V -- 理气活动空间 R--普适气体恒量
R 8.31 J/K.mol
常用形式 系统内有 N个分子 每个分子质量 m
1. 宏观描述方法---热力学方法 ·由实验确定的基本规律,研究热现象的宏观特性和规律。 ·对系统进行整体描述。
2. 微观描述方法---统计物理方法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用统计平均的方法,研究热 现象及规律的微观本质。
三、 气体分子系统的统计分布
1. 统计物理的基本思想----- 宏观上的一些物理量 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分子进行无规运动的一些微观 量的统计平均值
飞镖
分布曲线
伽耳顿板演示
小球落入其中一 格是一个偶然事件
大量小球在空间的 分布服从统计规律
.......................................................................................................................................
小球数按空间 位置 x 分布曲线
x Δx
什么叫统计规律? 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 大量偶然事件在整体上 表现出确定的规律 统计规律必然伴随着涨落 什么叫涨落? 对统计规律的偏离现象 涨落有时大 有时小 有时正 有时负 例如:伽耳顿板实验中 某坐标x附近Δx区间 内分子数为ΔN 涨落的幅度: Δ N
涨落的百分比: Δ N ΔN
宏观定义: 严格遵守玻意耳定律
实际气体理想化:
P 不太高 T 不太低
若高压 低温?
1) 在理想气体理论基础上加以修正 2) 经验
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 格遵循气体玻意耳定律PV/T=R的气体。
从微观上考虑,理想气体有两点不同于实际气体:
(1)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可以忽略; (2)在任何情况下,理想气体的分子之间不具有相互作用。
热力学系统由大量粒子组成
1) 标况 T 273K P 1 atm
n P kT
1.013105 Pa
1.013105 1.381023 273
2.691025 / m3 十亿亿亿
2) 高真空 P1013mmHg T27K3
n P kT
1013 1.013105 7601.381023 273
理想气体是一个科学的抽象概念,客观上并不存在理想 气体,它只能看作是实际气体在压力很低时的一种极限 情况。
2.状态 平衡态 定义: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对一个孤立 系统,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达到一个宏 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宏观上的寂静状态
微观上系统并不是静止的-----动态平衡
第1章结束
用一组宏观量描述某时的状态 P T
P1 T1
P2 T2
非平衡态
3.过程 准静态过程
l每一时刻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l实际过程的理想化---无限缓慢(准) l“无限缓慢”:系统变化的过程时间>>驰豫时间 例1 气体的准静态压缩
过程时间 ~ 1 秒
驰豫 时间
< 103 s
实际过程太迅速了 怎么办? 1)修正原理论 2)更普遍的理论或经验
六、本课介绍 1.气体分子动理论 平衡态下 理想气体的状态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2. 热力学基础 实验的总结---必定涉及过程 结论是普适的(对象 过程不限) 但 具体的理论计算 必是理气、准静态过程
第 1 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几个基本概念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处于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的宏观性质 2.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实验表明:若 A与C热平衡 B与C热平衡
3.54109 / m3 十亿
大量、无规则
统计方法
数学基础---概率论
讨论 1.理气状态方程 PV M RT PV RT NkT
P nkT
2.不漏气系统 各状态的关系
PV C T
3. P-V 图
P
P.V.T P.V.T
V
P V 图上一个点代表一个平衡态 一条线代表一个准静态过程
通常还画 P - T、P - V T - V 、T – E 图
(1) 宏观量---表征系统整体性质的物理量
可以实际测量的物理量 如 P T E 等
(2) 微观量—描写单个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 理量
无法直接测量的量
组成系统的粒子(分子、原子、或其它) 的质 量、动量、能量等等
2. 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从单个粒子的行为出发
统计的方法
•大量粒子的行为--- 统计规律
如 ΔN106
涨落幅度 1000
涨落百分比
1 1000
什么概念呢? 某次测量落在这个区间的分子数是:
9990010001000
四、热力学基础
从实验归纳总结
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 ---过程方向性 基础定律
地位: 相当于力学中的牛顿定律
五、 本课程中研究对象的理想特征
1.对象 理想气体
MNm
NAm
NA 6.0231023 / mol
PV
M
μ
RT
PV N R T NA
PV NkT
P nkT
常用形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nkT
PV
M
μ
RT
R 8.31J/K.mol
NA 6.0231023 / mol
k 1.381023J/K
n N V
k R NA
分子数密度 玻耳兹曼常数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目录
概述 第1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2章 分子动理论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4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概述
一、热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1. 对象:热力学系统 ·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 ·系统外的物体称外界
2. 内容:与热现象有关的性质和规律 热现象:物质中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二、热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