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勘测工试卷(三级)

水文勘测工试卷(三级)

水文勘测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试卷(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三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说明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成黑方块,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三部分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应于题干中“{.XZ}”所处的位置)1、水文职工有下列行为的,一定属于有违水文勘测工职业纪律的是{.XZ}。

(A )遗失水文资料 (B )改正水文资料 (C )私传水文资料 (D )漏缺水文资料2、天然河流一般是弯曲的,在河流上取两横断面,其沿河流中泓线的长度与该两横断面中泓点之间的直线长度的比值为该河段的{.XZ}。

(A )折线度 (B )曲率 (C )弯曲率 (D )等深线 3、在均方差计算公式nx i 2)(μσ-∑=中,μ为均值;n 为样本容量;x i 为{.XZ}。

(A )可靠值 (B )正确值 (C )真值 (D )重复观测系列值4、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对水资源依法实行{.XZ}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A )无偿使用 (B )综合管理 (C )无偿调度 (D )取水许可5、{.XZ}是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过程中产生电位场,人进入电位场后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造成伤害。

(A )接触电压 (B )旁侧闪击 (C )雷击 (D ) 跨步电压 6、0.078为{.XZ}有效数字,0.78为{.XZ}有效数字。

(A )三位…两位 (B )四位…三位 (C )五位…四位 (D )两位…两位 7、水文预报预见期为数小时至数天的称{.XZ}。

(A )短期预报 (B )长期预报 (C )中期预报 (D )特征值预报8、翻斗式雨量计精度率定方法是,从翻斗集水口注入一定的水量。

模拟4 mm/{.XZ}雨强时,其注入清水量应不少于相当于30 mm 的雨量。

(A )s (B )min (C )h (D )d9、采用悬移质输沙率测验水样进行颗粒分析,采用选点法并使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悬移质输沙率测验水样可{.XZ}颗粒分析。

(A )不作 (B )兼作 (C )看做 (D )间作10、选择A 、B 两点,设置水准尺,其间距L 最好为l0 m 的整倍数,用钢卷尺量出A 、B 的中间点Ⅰ,于AB 的延长线上量出Ⅱ点,使它与A 点的距离为L /l0。

先后安平仪器于Ⅰ、Ⅱ点处,用中丝在A 、B 水准尺上读数,设分别为a 1、b 1与a 2、b 2,则仪器视准轴倾斜的读数误差h ∆(mm )由{.XZ}(A )()()2211b a a b h ---=∆ (B )()()2211b a a b h -++=∆ (C )()()2211b a a b h ++-=∆ (D )()()2211a b a b h ---=∆ 11、{.XZ}可以表示地物的类别、形状、大小及其在图上的位置。

(A )地物符号 (B )地貌符号 (C )地物注记 (D )比例符号12、卵石推移质输沙率测验,一类站,采用水力因素法进行测验资料整编的,每年不应少于{.XZ}次。

(A )10 (B )15 (C )20 (D )3013、安装E-601型蒸发器时,其口缘应高出地面{.XZ} cm ,并保持水平。

(A )100 (B )60 (C )50 (D )3014、水位涨落使{.XZ}水位计的浮筒升降带动水位轮正反旋转感应水位的升降。

(A )雷达 (B )超声波 (C )水压式 (D )浮子式 15、冰情统计表中终冰日期是填写{.XZ}出现冰情的日期。

(A )上半年第一次 (B )下半年第一次 (C )上半年最后一次 (D )下半年最后一次16、某测站使用冻结基面,6月5日日平均水位值为11.51 m 。

已知该站冻结基面的高程为-0.131 m(1985高程基准基面以上米数),则该水位用绝对基面表示的值为{.XZ}m 。

(A )-11.64 (B )11.64 (C )-11.38 (D )11.3817、对于河床稳定,控制良好,水位(或其他有关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是稳定的单一线,可按水位变幅均匀布置流量测次的测站,若洪水及枯水超出历年实测流量的水位,或发现关系曲线有变化时,应{.XZ}。

(A )改变测流方法 (B )更换测验人员 (C )停止测验 (D )机动加测18、重大水污染事件遵循“谁获悉、谁报告”的原则。

各级地方{.XZ}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发生在辖区内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应立即逐级上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A)水行政主管(B)水务(C)水质监测(D)水利19、受冲淤、洪水涨落或水生植物等影响的测站,在{.XZ},一般根据水情变化或水生植物生长情况每3~5 d测流一次。

(A)干旱期(B)涨水期(C)落水期(D)平水期20、结冰河流稳定封冻期测流次数可较流冰期{.XZ}。

(A)适当增加(B)适当减少(C)适当增加或减少(D)保持稳定21、水文缆道的钢丝绳局部损伤,如断股或扭坏不能解开时,可将扭坏损伤部分截去,采用{.XZ}方法进行维修。

(A)焊接(B)粘接(C)打十字结(D)插股编结22、测流过程中水位变化引起水道断面面积的变化,当平均水深小于1m时过水面积变幅不超过{.XZ},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

(A)5% (B)8% (C)10% (D)12%23、当发现测次布置不能满足资料整编定线要求时,应及时{.XZ},或调整下一测次的测验时机。

(A)修改本测次(B)舍弃本测次(C)增加测次(D)减少测次24、对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中的突出点的检查分析,一般包括这样三个步骤:①从测验及特殊水情方面着手分析;②检查突出点是否点绘错误;③复核原始记录,检查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这三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XZ}。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25、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应随时间加长而增大,长时段的降水强度一般{.XZ}短时段的降水强度。

(A)不等于(B)等于(C)大于(D)小于26、自记雨量计短时间发生故障,经邻站对照分析插补修正的资料{.XZ}参加“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统计。

(A)最好(B)最好不(C)可(D)不可27、作“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2)”统计,按{.XZ}段观测或摘录的,统计2 h、6 h、12 h、24 h的最大降水量。

(A)4 (B)8 (C)12 (D)2428、垂线采用混合法测验含沙量,应用积时式仪器按取样历时比例取样混合时,相对水深位置0.2、0.6、0.8三点法各点取样历时分别为垂线总取样历时t的1/3、1/3、1/{.XZ}。

(A)1 (B)2 (C)3 (D)429、在泥沙密度计算公式s w s s w wsW W W W ρρ=+-中,s ρ为泥沙密度, g/cm 3;w ρ为纯水密度,g/cm 3;s W 为{.XZ}质量,g ;ws W 为瓶加浑水质量,g ;w W 为同温度下瓶加清水质量,g 。

(A )清水 (B )浑水 (C )泥沙 (D )温水 30、在吸管法级配计算公式100⨯--=aW a W P xgz xgi xgi 中,a 为{.XZ}内的分散剂剂量,单位是克(g )。

(A )吸样体积 (B )总吸样体积 (C )全部试样体积 (D )吸样后剩余体积 31、选用深色的玻璃贮样容器,能降低{.XZ}作用对水样的影响。

(A )吸附 (B )挥发 (C )沉淀 (D )光敏32、水位数据采集(遥测)终端时间应记至{.XZ}min ,计时误差每月小于{.XZ}min 。

(A )1...2 (B )2...1 (C )1...1 (D )2 (2)33、自记水位计比测时,一般水位站比测结果应符合,置信水平95%的综合不确定度为{.XZ}cm ,系统误差为±1 cm ,方可正式使用。

(A )1 (B )2 (C )3 (D )534、灌溉定额法,即单井开采量= 灌溉定额×{.XZ}面积。

(A )旱地 (B )规划 (C )保浇 (D )未浇35、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用水定额调查统计法)原始记载表中,“农田灌溉地下水开采量”根据“{.XZ}”、“灌溉定额”、“灌溉次数”三者的连乘积填写。

(A )灌溉用水 (B )灌溉质量 (C )灌溉体积 (D )灌溉面积36、进行水文测站水文预报作业,要熟悉{.XZ},了解预报方案的编制方法,掌握预报方案和有关图表使用要求的资料及具体作业方法。

(A )测洪方案 (B )预报方案 (C )报汛方案 (D )应急预案37、在采用流速仪法测流时,当高流速超出仪器测速范围{.XZ}时,应在使用后将仪器封存,重新检定。

(A )10% (B )20% (C )30% (D )40%38、水情信息编码校核时,要确认标识符,{.XZ},核对数据数值单位及有效数字。

(A )注意字节 (B )注意空格 (C )编码字节 (D )编码地点39、小浮标法测流,宜用于水深小于{.XZ}时的流量测验。

当小水深仅发生在测流断面内的部分区域时,可采用小浮标法和流速仪法联合测流。

(A )0.10 m (B )0.16 m (C )0.20 m (D )0.26 m40、从理论上讲,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XZ}应等于路线上终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 d 与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 u 之间的高差H d -H u 。

(A )算术和 (B )绝对值之和 (C )代数和 (D )向量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所有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插补缺测日的降水量,可根据地形、气候条件和邻近站降水量分布情况采用{.XZ}等方法进行插补。

(A)邻站平均值法(B)比例法(C)等值线法(D)随机数法(E)尺量法2、逐日平均水位表中,年最高水位挑选正确的是{.XZ}。

(A)在全年日平均水位记录中挑选最高水位(B)在全年瞬时水位记录中挑选最高水位(C)在全年各月最高水位中挑选最高值(D)在全年各日最高水位中挑选最高值(E)借用历年日最高水位值3、在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做延长时,如果{.XZ},则需要至少用两种延长方法作比较,并在有关成果表中,对延长的根据作出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