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试题全解

生态学试题全解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态学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题)A、必答题: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B、选答题: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试题2009北师大环境考研生态学一简答1.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不太记得了)2.密西希比最小因子定律3.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特征4.群落交错带的特征5.简述生物的协同进化二论述1.论述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演替的因素2.简述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态学11、术语解释定型行为适应性低体温有效积温法则population dynamic似昼夜节律及相漂移shelford”s law信息素内禀增长能力(Rm)Community2、简述温带淡水湖泊水温分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营养物质、漂浮植物密度的关系(10分)3、简述淡水硬骨鱼与海洋硬骨鱼渗透压适应性调节特征(10分)4、为什么说种群生态学比个体生态学是更高一层次的研究?研究它的意义?(10分)5、某种腹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分别为A、B、C,如图1,请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特征(5分)6、图2表示了两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请说明从T1到T2阐述了什么问题?(5分)7、以氮循环为例,说明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对人类的意义(10分)8、从种群统计学出发,试讨论如何达到人口零增长(10分)9、试述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10分)中山大学2006年生态学科目代码36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2、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3、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4、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5、碳循环(C cycle)6、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7、物候学(phenology)8、群落排序(community ordination)9、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10、生态系统(ecosystem)二,介绍生物体内测时机制——生物钟的两种形成机制假说(内源说、外源说)的主要内容(25分)三、生物单种种群Logistics”S”型增长曲线5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并说明Logistics方程中两个参数r和K的生物学意义(25分)四、为比较两个植物群落A、B物种多样性大小,对其进行群落学调查后,分别选择物种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三个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测定,得出下表所示的矛盾结果,如何解释?(25分)五、简述生物生殖策略中r选择和K选择的基本定义,如何理解“r—K连续统”的思想?(25分)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态学11、解释名词(16分)(1)盖度(2)林德曼(Lindeman)效率(3)生态工程(4)生态密度及其表示方法2、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10分)3、谈谈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有哪些重要的定律?(10分)4、简述生物的趋同和趋异适应,如何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10分)5、说明积温、积温法则,如何计算生物的积温;在农业生产、害虫预测预报中如何应用积温原理?(10分)6、谈谈你对内禀增长率r m的理解?(10分)7、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及其与生态系统能流的关系?(10分)8、以亚热带地区一片火山爆发造成的裸地开始,直至顶极群落,说明其演替过程,可能会出现的代表性群落及各自的特点(10分)9、试述地球增温对我国的森林、草原、昆虫、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14分)1999年南开大学生态学试题1一、从生态学发展简史入手,谈谈你对该学科的总体认识(15分)二、以植物或者动物为例,阐述下面两个问题(20分)(1)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三、互利共生是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你的观察对互利共生现象做一分析说明(15分)四、举例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0分)五、谈谈地球上植被的地带性规律,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10分)六、试论述温室效应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分)2000年南开大学普通生态学试题1一、区别以下五组概念(20分)1)生态幅与生态位2)最大出生率与实际出生率3)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4)优势种与建群种5)生产量与生物量二、许多旱生植物在潮湿气候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但它们在自然界中都只分布在干旱地区,原因是什么?请从植物对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的适应性出发作出解释。

(10分)三、对下列两组关系,选择之一给出说明(10分)1)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2)光照强度与陆生动物四、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方面阐述生物对低温的适应(10分)五、r对策和K对策在进化过程中各有什么优缺点?(10分)六、扩展下面的话题(10分)1)在生物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生态位的分化2)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2002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试题代码360一、填空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面,大致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主要学派。

2.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逻辑斯蒂模型的两个参数r和K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__________;K表示________。

4.群落空间结构取决于两个要素,即_____和_____。

而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_____和_____。

5.Character displacement 是只竞争产生的_____收缩导致_____性状发生变化。

6.在群落野外调查中,统计abundance时,Cop2 表示_____。

7.在对构件生物的克隆种群进行研究中,ramets是指__________,genet指__________。

8.gene pool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9.Clumped distribution 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影响植物总光能利用绿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遗传漂变强度的指标。

12.constructive species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Monoclimax Hyperthesis 认为,只有___________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

14.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都受到_________的驱动,并都依赖于水循环。

二、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有1---4个不定答案)1.生态学是研究以_____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A 个体B 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acclimation”是指_____诱发的生理补偿机制,通常需要较_____的时间。

A自然环境条件下B试验条件下C短D长3、生物为保持内稳态,最简单最普通的方法是借助于_____的适应。

A形态B生理C行为D驯化4、_____是喜温生物向北引种和扩展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A冷害B霜害C冻害D冰晶伤害5、具密度效应的种群离散增长最简单的模型是_____A BC D6、Genetic drift 是指_____在小种群内随机增减的现象。

A geneB genotypeC gene frequencyD gene pool7、Total neutrality hypothesis 认为遗传变异是_____的结果。

A 突变B 遗传漂变C 染色体变异D 自然选择8、种间竞争的共同特点是_____A 不对称性B 直接干涉C 致死性D 对一种资源的竞争可能影响到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9、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_____几个水平。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10、香农—威纳指数采用下列_____公式计算。

A BC D11、密度制约有以下_____几种形式。

A 过度补偿B 补偿不足C 缺失补偿 D准确补偿12、生活史的关键组分是_____A 个体大小B 生长率C 繁殖D 寿命13、以下_____属于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A 人的晒黑B 风造型的植物C 害虫的抗药性D 莲叶随水位上涨而伸长挺出水面1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含以下_____功能群。

A 生产者B 流通者C分解者D 消费者E调控者15、“standing crop ”一般用来表示_____A 生物量B 收获物C 现存量D 生产力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homeostasis mechanism2、ecological invasion3、co—evolution4、indirect ordination5、greenhouse effect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r对策和K对策者的特征及区别2、简述synusia 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所具有的特征3、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划分时期及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重要意义4、简述促进模型、抑制模型和忍耐模型的共同点和相异处五、论述题(共1题,15分)试论述生物群落的动态(dynamics)及发生机制七、翻译(共2题,每题4分,共8分)1、When a population undergoes an abrupt contaction in nuber,this is accompaniedby a change in gene frequencies and a decline in the total genetic variation。

Genetic drift in the small population during the bottleneck results in the loss of genetic vari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