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高度进步, 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开发出来并且被广泛使用。

与此同时, 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屡见不鲜, 成为最近人们众说纷纭、持续关注的话题。

现在以苯甲酸钠为例,对苯甲酸钠的定义、使用的相关要求以及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1、苯甲酸钠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1.1苯甲酸钠的定义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又名安息香酸钠,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易溶于水,为一种酸性防腐剂,是苯甲酸的钠盐。

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

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1.2苯甲酸钠的性质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

在使用中多选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

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

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 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2、苯甲酸钠的防腐机理和作用苯甲酸类防腐剂是以其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的,未离解的苯甲酸亲油性强,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内的苯甲酸分子,酸化细胞内的储碱,抑制微生物细胞内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苯甲酸是一种广谱抗微生物试剂,对酵母菌、霉菌、部分细菌作用效果很好,在允许最大使用范围内,在pH值4.5以下,对各种菌都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主要如下:(一)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也用于制药物、染料等。

(二)用于医药工业和植物遗传研究,也用作染料中间体、杀菌剂和防腐剂。

(三)抗微生物剂。

(四)苯甲酸钠也是重要的酸型食品防腐剂。

使用时转化为有效形式苯甲酸。

此外,也可作为饲料的防腐剂。

(五)该品用作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医药工业的杀菌剂、染料工业的媒染剂、塑料工业的增塑剂,也用作香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六)用作血清胆红素试验的助溶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医药工业的杀菌剂、染料工业的媒染剂、塑料工业的增塑剂,也用作香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3、苯甲酸钠的具体应用苯甲酸钠是我国用量最大的食品防腐剂。

主要用于酱油、醋、酱菜、碳酸饮料等产品的防腐防霉。

我国人口众多, 调味品及酱菜类的消费量很大。

3.1 医药工业中的应用3.1.1在药品制剂中作防腐剂防腐剂在药品中的作用是防止或抑制病源性微生物的发育生长, 在各种半固体制剂和溶液制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尼泊金酷类及山梨酸等。

苯甲酸钠一般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制剂中使用, 其用量一般不高于0.3 % , 在国内生产的合剂、中草药糖浆剂类的液体制剂中使用较多。

苯甲酸钠也可与尼泊金醋混合使用作药品制剂的防腐剂。

3.1.2 在合成药品中作原料在三乙胺存在下, 苯甲酸钠与节基氯作用, 生成苯甲醋节醋。

苯甲酸节醋是复方己酸孕酮和避蚊油的原料, 在香精中作定香剂, 还可用作合成赓香的溶剂及生产杀蜡药, 提味剂等。

每生产1 吨苯甲酸节醋需消耗1.1吨苯甲酸钠, 国内苯甲酸节醋的年生产能力在以刃吨/ 年左右。

其他还可用于制备苯甲酸钠咖啡因、环己甲酸等。

医药工业也是苯甲酸钠主要消费部门之一, 按医药工业对苯甲酸钠需求以4 % 一5 % 速度增长。

3.2染料工业需求近几年受内需不足影响, 染料产量自19 97 年达到高峰以来连续出现下降, 对苯甲酸钠需求量相应减少, 预计2000 年需苯甲酸钠约130吨左右。

3.3 其他行业3.3.1 蚊香中作防霉剂蚊香是我国传统的驱蚊产品, 苯甲酸钠在蚊香中用作防霉剂, 一般用量为1%。

我国蚊香生产厂较多, 大部分生产厂规模小, 生产技术落后。

较大规模的生产厂仅十多家, 年产量在6 万一8 万吨, 其他众多小型生产厂及民间用棒香类产品难以统计, 年消耗苯甲酸钠不下数百吨。

3.3.2 牙膏中作防腐剂苯甲酸钠在牙膏中用作防腐剂, 一般添加量在0.3 % ~ 0.5%, 由于牙膏膏体的声值大多在7 一8范围, 限制了苯甲酸钠的应用, 仅在一些带疗效的声值较低的牙膏中应用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3.3.3汽车防冻液中作缓蚀剂汽车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水溶液, 苯甲酸钠在防冻液中作缓蚀剂, 添加量一般为1.5%。

4、苯甲酸钠的合成与提纯苯甲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和食品添加剂.经了解我省目前仅有工业级的苯甲酸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选择了苯甲酸与十水合碳酸钠一步反应合成苯甲酸钠, 然后利用重结晶进行提纯的制取方法, 产率为8 9 %.(1)合成方法如下:称取十水合碳酸钠置玻璃反应器内, 加30Oml 水, 开启搅拌并加热至接近沸腾, 然后缓慢地滴加苯甲酸, 待苯甲酸全部加完后, 溶液呈中性(PH 试纸测定). 继续反应0.5 小时, 反应完成.趁热过滤, 滤液置于水浴上, 加热蒸发至干, 即得到粗苯甲酸钠.(2)提纯称取粗苯甲酸钠加入到沸腾的300 ml 的1 5 : 85 的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 溶解后趁热过滤, 将滤液冷至室温, 出现白色结晶、然后经过滤, 洗涤、干燥, 即得纯的苯甲酸钠.5、苯甲酸钠的测定方法名称:苯甲酸钠—苯甲酸钠的测定—中和滴定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

方法原理:供试品置分液漏斗中,加水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时停止滴定,读出盐酸滴定液使用量,计算苯甲酸钠含量。

试剂:1. 水、乙醚、盐酸滴定液(0.5mol/L)、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 使溶解,即得。

试样制备: 1. 盐酸滴定液(0.5mol/L)配制:取盐酸45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270~300ºC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75g,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操作步骤: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

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NaO2。

6、苯甲酸钠的毒性与安全性6.1国外使用问题关于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讨论在欧洲和澳大利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是可以出现于肉制品中的,但并不推荐儿童消费。

在加拿大,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可以用于带包装的鱼肉和肉制品中。

在印度,苯甲酸钠被认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接近天然添加剂,可以在肉制品中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

但在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未被允许在肉制品中使用。

在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而且在进口食品也有些限制。

根据美国 FAO 规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可以用于速冻鱼条、鱼块、鱼馅制品,但并没有把肉制品列入使用范围。

此外,在以上所列允许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国家中,这两种添加剂也不作为肉制品推荐使用的防腐剂。

6.2国内使用问题在国内,一些关于肉制品科学和加工工艺的文献中,也提到可以采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

2004年在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一次交流大会上,有企业提出“关于修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建议”,建议受到与会者的重视。

因为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最终会形成苯甲酸,于是国内有些企业对甲酸和苯甲酸钠禁止在肉制品中使用也提出了质疑,引起了争论。

那么究竟有没有必要修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扩大其使用范围呢?首先,从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防腐作用机理知道,苯甲酸类防腐剂是以其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的,而食品的pH值对苯甲酸在食品中未离解的百分比含量影响很大,即食品的pH值对苯甲酸类防腐效果影响很大。

在相同的酸性下,不同添加剂作用不同,pH值为 5 时,苯甲酸未解离分子是山梨酸的 1/3,即在 pH 值为 5 的食品中,山梨酸的抑菌效果是苯甲酸的3倍。

但在 pH 值为 4 以下时,效果相差并不大,因此苯甲酸类防腐剂一般用于软饮料、果酱、泡菜等酸性食品中。

而肉制品pH 值一般为 5.3-6.5,即使是发酵肉制品,如意大利色拉米肠和德式色拉米肠,pH值也只在4.7-5.3之间,苯甲酸的防腐效果也受到限制。

因此,除了在发酵肉制品中有部分效果,苯甲酸在一般肉制品中很难起防腐作用。

7、市场趋势苯甲酸钠最主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作防腐剂, 苯甲酸类产品由于受传统工艺及价格较低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仍是用量最大的防腐剂。

随着各种新型、高效、低毒防腐剂的开发和应用推广, 特别是山梨酸类产品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许多领域里大有取代苯甲酸钠的趋势。

苯甲酸钠在防腐剂领域中的霸主地位将受到性能优异的新产品的有力挑战。

在短期内, 价格较便宜的苯甲酸钠在量大, 低值的需添加防腐剂的产品中仍是首选的防腐剂品种,从发展趋势看, 由于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性能优异的新产品的大量应用是必然趋势, 因此在防腐剂领域里, 苯甲酸钠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

除医药工业需求相对增长较快外, 其他应用领域需求增长缓慢, 国内苯甲酸钠市场继续呈供大于求的局面。

但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 苯甲酸钠出口形势将趋好。

[参考文献]「1 ]谢一平, 梁晨曦. 浅谈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 J]. 中国食品工业, 2009, 7B531「2 ]宁正祥等. 食品防腐剂研究进展述评,食品与发酵工业[ J] , 19 5 , N o l : 7 2 一7 5「3 ]王振文. 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思路.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学术交流论文集, 2 0 2 , 巧6 一16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S ] . 1996B1「5 ]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廖小军.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39-61「6 ]万素英,李琳,王慧君.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38-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