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机管理案例及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及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及讨论阐述
案例: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

但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全国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

去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

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与此同时,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位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家却对捐款作出了一番“惊人”的解释。

地震三天后的5月15日,王石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答网友56)》的博客文章,王石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

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

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

”一石激起千层浪。

王石表态很快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漫骂。

很多人表示,“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

”更有网友指出,万科8.2级的”地震”从此开始。

分析:
一、万科公关危机的原因
1、不合时宜的言论触犯了社会公众的道德
国难在前,公众的民族意识空前强烈,道德的标尺被放在衡量一个企业优不优秀的首要地位。

万科稳坐国内地产业首席的地位,区区200万元的捐款在此时便显得极其吝啬。

2、企业领导人的道德缺失
我们不便评价王石作为一个商人的道德水平,但一个企业却会因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受人唾弃。

王石是万科集团的董事长,身上的责任与负担便与他的名利成正比了。

3、遭受网民的舆论炮火
王石在博客中与网友发生争执而触犯众怒。

王石的个人言论迅速传播放大,扩大成了一个巨大群体的不满,谴责和抵制对万科的企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网民所创造的舆论压力更是可以左右一个企业的生命。

4、与新闻媒介的沟通断裂
新闻媒介的舆论报道对企业形象的渲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开始万科就没有关注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并和新闻媒介保持紧密的联系。

在灾难面前,需要的是每个人良知的觉醒与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万科危机的产生,与媒体沟通断裂是紧密相关的。

5、企业公关理念淡薄,没有危机管理和防范意识
万科在国难面前毫无社会责任感,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置天下之大事而不顾。

万科不仅缺乏新闻发言人制度,而且也没有建立高管人员对外言论的管理机制,企业缺乏危机传播管理的意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关理念。

同时,万科还没有建立危机防范机制,这样就不能有效监控并在危机到来之前成功避免危机的发生,结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万科的危机公关策略
1、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2、诚挚的道歉以求原谅
3、与公众媒体重新建立沟通
4、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
5、保持媒介沟通利用传媒引导公众
6、坦然面对危机重塑品牌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