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地理信息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130912)

GIS地理信息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130912)

GIS地理信息系统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一、简述题1、什么是GI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

在地GIS信息数据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图数据,即图形数据。

第二类是属性信息,即属性数据(也可称为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

通过GIS 系统这两类信息的特有管理方式,在它们之间建立双向对应关系,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查互用。

2、GIS与CAD系统的区别:首先,GIS 是图形和属性的结合体,而CAD 是单纯的图形,很难和大数据量的属性信息关联;其次,GIS 中的图形有拓扑信息,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空间分析,而CAD 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没有空间的概念;再次,GIS 可以做多种基于图形或属性的查询统计,也能制作各种表现形式的专题图,而CAD 一般不能;最后,GIS 能理大数据量,甚至是高达数十G 的海量数据,也能读写存储于数据库中的空间图形,而CAD 不能。

二、名词解释3.地理参考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信息包含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经度和纬度坐标,或者是国家网格坐标。

4.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方法。

地图投影是解决地球椭球面上地物绘制到平面图纸上的问题。

5.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

常见的有拓扑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格分析和地形分析等。

6.1954 年北京坐标系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l9541954 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1942 年坐标系的延伸。

7.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Huang hai Vertical Datum l956以青岛验潮站根据1950 年一1956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8.1985 国家高程基准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1987 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 年一1979 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9.WGS-84 坐标系WGS-84 Coordinate System: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称为1984 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10.城市地理信息Urban Geographic lnformation:城市地理信息是城市中一切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各种地理要素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及其相互间空间关系信息的总称。

1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Urban FundamentaI Geographic lnformation: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是指城市最基本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界址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的载体。

它具有统一性、精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12.等高线contour: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13. 地图比例尺map scale: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14.地图符号map symbols:地图上各种图形、记号和文字的总称。

地图符号由形状、尺寸、色彩、定位点、文字等因素构成。

15.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16. 高程elevation: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17. 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 Krueger Projection: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正交。

18.航空遥感aerial remote sensing:以空中的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19.航天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等航天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20.红外遥感infrared remote sensing:遥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

21.抽象类(abstract class):对子类的一种规定,在对象模型图中可以经常看到,是对象模型图中三种类型的“类”之一。

抽象类在类库中没有定义,也不能实例化。

22.插件(add-in):一种可以执行自定义任务的开发环境扩展。

ESRI提供各种开发插件作为ArcGIS开发工具包的组成部分。

23.ADF(ADF):“应用开发框架”即application develop framework的缩写。

用于简历与GIS服务器进行通信的Web应用程序的自定义Web控件和模板集。

ArcGIS Server 和ArcIMS包括.Net和Java两种ADF。

24.运行时(runtime):应用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组件。

25.API(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是开发人员用于简历或制定程序民的一系列程序、协议和工具的集合。

APIs提供了一套预先创建好的接口而不是直接对设备或软件进行编程,从而使程序开发更加容易。

APIs还确保了所有适用公共API的程序民具有相似的接口。

诸如C、C#、COM和Java等编程语言都可以建立APIs。

26.类(calss):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一类对象的模板。

在AO中类可以认为是共享公用结构和行为的对象的集合。

27.组件对象类(coclass):在AO中可以在内存中实例化的对象的模板。

28.默认接口(default inerface)在创建COM对象时,在没有制定其他接口的情况下返回的接口。

大多数ArcObjects类制定Iunkown作为其默认接口。

29.部署(deployment):安装组件或应用程序到目标机器的过程。

30.开发环境(deployment enviroment)用于编写、编译和调试组件或应用程序的一种软件产品。

31. GUID:“全局唯一标识符”的缩写。

用于唯一识别接口、类、类库或组件目录的一个字符串。

32.实现(implement):与接口有关,指的是为某个接口的所有成员提供代码的过程(接口是单独定义的)。

33. 查询接口(query interface):也称QI,通过IUnKnown接口的QueryInterface方法,客户端可以请求某个对象上另一个接口的引用。

34. 数字地图:数字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信息量远大于普通地图。

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纸质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

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是普通地图不可能达到的表现效果。

35.宗地:被界址点和界址线所封闭的、由土地使用者使用的一块地,被视为宗地。

36.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als):数字高程模型,是地面特性为高程和海拔高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

37.TI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采用不规则三角形拟合地表,主要用来描述数字高程表面。

38.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39.投影坐标系:由地图投影方式、投影参数、坐标单位和地理坐标系组成。

40.坐标变换:包括数字化仪和扫描影像的坐标与大地坐标的变换,以及两个不同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

41.工作空间(Workspace):工作空间用于保存用户工作环境,包括:当前打开的数据源(位置、别名、打开方式)、地图、布局、符号库、线型库等。

42.数据源(Dastasource):由各种类型的数据集(如点、线、面类型数据、TIN、Grid、NetWork)组成的复合数据集。

一个数据源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各种类型的数据集;也可以同时存储矢量数据集和栅格数据集。

43.数据集(Dataset):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在SuperMap Deskpro中有十五种类型的数据集,如:点数据集,线数据集,多边形数据集、TIN数据集、GRID数据集、复合数据集、NetWork数据集、文本数据集等。

44.地图(Map):一个或多个数据集显示在一个地图窗口中,成为地图,该窗口成为地图窗口。

45.图或图层(Layer):添加到地图中的数据集被赋予了显示属性,如:显示风格、专题地图等,称为图层。

一个地图由一个或者多个图层组成。

一般而言,一个图层对应着一个数据集;同一个数据集可以被多次添加到同一个地图,此时,多个图层对应着同一个数据集。

46.布局(Layout):布置和注释一个或多个窗口的内容以供打印的窗口。

47.空间数据(Spatial Data):描述地形地物空间位置和空间拓扑关系的数据,如组成河流的坐标点数据,与这条河流相连地其它地物等。

48.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描述地形地物属性信息的数据,如河流的长度、宽度等。

49.空间数据库(Spatial Database):用来存放地形地物空间数据的数据库。

50.矢量(Vector):GIS中两种基本的数据之一,也可以说是刻画和描述空间对象的两种基本方式之一它的特点是通过记录对象的边界来表达空间对象,如一条线由一系列相邻的坐标串表达。

51.栅格(Raster):与矢量数据相对应,它是GIS中另一种基本数据类型。

它以原子空间填充的方式来表达空间对象,如一个多边形可以用其内部的正则多边形原子铺盖充填的方式来表达。

52.简单数据集:由同种类型数据组成的数据集。

53.复合数据集:由不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集。

与简单数据集相对应。

54、引用(reference):指向内存中分配的对象、接口或其他数据项的一个指针。

COM对象通过IUnKnown接口的AddRef和Release方法为其本身保持一个引用运行总量。

55、着色(render):绘制一个显示。

将对象的几何图形、颜色、纹理、明暗和其他特征转换到显示图像中的过程。

可伸缩系统(scalable):当其大小或复杂性增加时不会出线负面效应的一种系统。

56、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的缩写。

由Microsoft/Lotus/IBM联合开发、用于在分散的、分布式环境在伙伴程序民之间交换信息的一种基于XML的协议。

SOAP 允许在不同计算机上、不同操作系统或平台中的程序民通过万维网协会的HTTP 和XML作为信息交换的基础进行通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