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一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一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一【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17分)苏廷评行状①(宋)苏轼①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

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

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则日:“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

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白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②李顺反,攻围眉州。

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

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

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③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③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

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④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

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

公未尝问。

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注】①苏廷评:即苏序,苏轼之祖父。

行状:古文体名,一般叙述一个人的生平轶事。

②输发府藏:袒露胸襟。

府藏:通“腑脏”③施施:形容语调平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2)会.皇考病没()(3)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4)吾儿当忧其.不学耶()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卿相以为美观耳.. B.此好事C.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 D.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18.把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20.用自己的话概括苏序的性格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卖(2)恰逢(3)因为(4)自己17、B18、衣食稍微有积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送给他人,立即用完。

因此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

19、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20、(1)乐善好施;(2)豁达开朗(旷达乐观,不拘礼法,大度能容、从容沉着)(3)富有远见;(4)正直磊落【崇明县】(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17分)①庄烈帝初在位,锐意图治,数.召见群臣论事。

然语不合,辄诃谴。

而王永光长吏部,尤乐沮之。

②澄城人韩一良者,元年授户科给事中,言:‚陛下平台召对,有‘文官不爱钱’语,而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

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

今言者俱咎守令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俸薪几何,上司督取,过客有书仪,考满、朝觐之费,无虑数千金。

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臣两月来,辞却书帕①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

伏乞陛下大为惩创,逮治其尤者。

‛③帝大喜,召见廷臣,即令一良宣读。

读已,以疏遍视阁臣曰:‚一良忠鲠,可佥都御史。

‛永光请令指实。

一良唯唯,如不欲告讦人者,则令密奏。

五日不奏,而举周应秋、阎鸣泰②一二旧事为言,语颇侵永光。

④帝乃再召见一良、永光及廷臣,手前疏循环颂,音琅然,而曰‚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则掩卷而叹。

问一良:‚五百金谁之馈也?‛一良卒无所指。

固.问,则对如前。

帝欲一良指实,将有所惩创,一良卒以风闻谢.,大不怿。

谓大学士刘鸿训曰:‚都御史可轻授耶!‛叱一良前后矛盾,褫其官。

注释:①书帕:明代官样礼品,后逐渐成为一种贿赂手段。

②周应秋、阎鸣泰:明天启年间依附阉党的贪腐分子,已经被判罚充军。

(节选自《明史》)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数.召见群臣议事()(2)向.以钱进()(3)固.问()(4)一良卒以风闻谢.()17.下列与“安.得不以钱偿”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闲敝邑B.盛以.锦囊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舟遥遥以.轻飏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韩一良“前后矛盾”之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简要分析韩一良如何看待壮烈帝“文官不爱钱”的倡议。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屡次先前坚持推辞17、B18、拿官员来说,县官是行贿人中的首位,给事是收受贿赂中最突出的。

现在谏议官都责备太守县令不清廉,然而太守县令又怎么能清廉?19、韩一良希望陛下惩治贪污受贿突出者而又无确切证据指出具体人物;韩指出向自己赠五百金的事件,却又不愿指出具体行贿者。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20、他认为皇帝的话语不切实际,(1分)因为官员靠钱进身做官,但是为官后俸禄过少,(1分)加之上司索取,过客礼金,考核朝见之费,官员不得不爱钱。

(1分)【奉贤区】(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8分)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性宽仁恭爱。

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茂性不好争如此。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

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

‛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茂曰:‚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

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③初,茂到县,有所废臵,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

河南郡为臵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

数年,教乃大行,道不拾遗。

是时王莽秉.政,臵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节选自《后汉书〃卓茂传》)17.写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4分)(1)初辟.丞相府史()(2)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3)是时王莽秉.政()(4)劝课.农桑()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嘿解与之,挽而.去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B.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C.此乃人道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相亲所以D.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19.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2)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20.简析第②段中卓茂“辟左右问之”的原因。

(3分)21.卓茂离任,为何“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对此加以概括。

(3分)17.(4分)(1)征召(2)只、只是(3)掌管、主持(4)督促18.(2分)A19(6分)(1)过些天,马主人在别处找到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

(他日,亡,诣,谢。

3分)(2)亭长平素就是个好官,过年时送些米肉,这是礼节啊。

(善,岁,遗,2个判断句,3分)20.(3分)(1)他办案严谨,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利于保护双方。

(2)他为人宽仁良善,不愿一开始就用刑律的方式处理这件事。

(写出1点2分,2点3分)21.(3分)(1)在处理亭长受礼一事中,他教育乡民正确看待“律法”与“人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