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课件1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课件1浙科版必修2


P 配子 F1 配子
F1配子 YR yR Yr yr
YY
yy
RR
×
r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Yr Rr
Yy Rr
YY Yy rr rr
Yy Rr
黄色圆粒
yr
Yy Rr
yy Rr
Yy yy
rr
rr
性状表现:9:3:3:1
)过程中,因为
( 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其上的等位基因也 )随之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非等位 )基因在( 减I后期
)过程中,因为
( 同源染色体的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
随之自由组合
小练习
1.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假设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从基因组成看,这种生物产生的配子有多少种类型?
遗传学从个体--
--分子水平研究
Weismann 1890
Boveri
1865
1902----1903
Griffith 1928 1910
1942
Watson Crick 1953 1988
Mendel
Sutton
细胞
Morgan
Mulis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 (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 1877-916)在研究蝗虫精子和卵 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现,孟德 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即基因分 离和组合的行为与减数分裂中 染色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平行 关系。
资料2 萨顿假说:基因可能在染色体上(1902-1903)
Dd
D
d
看得见 染色体
看不见 基因
《摘自Mechanisim of Heredity by T.H. Morgan 》
资料3:1910 年 5 月,摩尔根果蝇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
出现了
,对于这只后来在科学史上非常出名的
昆虫,摩尔根使
而留下了后代。
历史上第一位将基因(白眼基因w) 在一条特定的染色体 (X染色体)上的科学家,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作出了卓越的 贡献。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解释孟德尔定律
P: 紫花(CC)
X 白花 (cc)
配子: F1: 配子:
C Cc(紫花)
Cc
c
X Cc(紫花) 分离定律
Cc
F2:
CC
Cc
Cc
cc
基因型 表现型
CC:Cc:cc = 1:2:1 紫色:白色 = 3:1
请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三:摩尔根将上述测交实验所得的白眼雌蝇和一个 毫无血缘关系的纯种红眼雄蝇杂交。
摩尔根的假说演绎法



相 符 , 表 明 :
的 实 验 结 果 与







Morgan
1. 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确实与性别有关,而且控 制该性状的基因确实位于性染色体上。
2. 又一次证明了Mendel 定律的正确性
萨顿假说---类比推理法
萨顿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the 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 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圆满的解释了孟德尔遗传定律, 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孟德尔定律的重要意义,但是该假说没有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为XX型,雄果蝇
为XY型
P
红眼
×
白眼
XAXA
XaY
配子
X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a
Y
F1
红眼 XAXa
×
XAY 红眼
配子
1/2XA
1/2Y
1/2XA 红眼1/4XAXA 红眼1/4XAY
F2
1/2Xa
红眼1/4XA Xa 白眼1/4XaY
摩尔根(Morgan)回交实验(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
F1中的
和亲代白眼雄绳进行杂交
项目
体细胞中存在形式 配子中数目 杂交过程;形成配子、 受精过程 体细胞中来源
在配子形成时
基因
染色体
摩尔根与果蝇
的假
说没有得到实验证
据的支持,而美国
遗传学家

工作正好填补了这
一空白
实验材料---果蝇
资料1 在20世纪初期 , 生物学家已经在一些昆虫的细胞 里发现了性染色体。
非同源区段


同源区段
I与控制棒状眼的显性基因B精密连锁(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带有I的杂合
体棒状眼果蝇(如图所示)有重要的遗传研究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类型果蝇在杂交实验中可以作为父本或母本 I
B. 该果蝇与正常眼果蝇杂交后代中棒状眼占1/3 B
b
C. 该果蝇的致死突变进来源于亲代的父本
D. 该果蝇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各不相同的配子
♀♂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红眼果蝇
F2
白眼果蝇
红眼(雌 、雄)3:白眼(雄)1
1. 得出结论: 整个实验现象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皆大欢喜?No
2. 仍有质疑?为什么白眼果蝇全部是雄蝇?
白眼果蝇
摩尔根假设:白
眼基因(a)是隐
性基因,位于X染
XAXA
XaY
色体上,而Y染色
体上没有它的等
位基因。雌果蝇
浙科2019版必修2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
1902年,有两位科学家发现细 胞核内染色体的传递方式与 “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有着平 行的关系,于是提出了“遗传 因子”(即基因)位于染色体 的假设,其后,摩尔根 (T.H.Morgan,1866-1945)还 假定基因也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这个假设圆满地解释了果蝇伴 性遗传现象。
YR yR Yr yr 基因型共9种:4种纯合子各1/16, 1种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
基因在染色体上
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 现代分子技术将基因定位在在染色体上
1 2 34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 等位或等对)基因在( 减I后期
A. 4
B. 8
C. 16
D. 32
A
2.某植株进行自花授粉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是Ab:aB:AB:ab=3:3:2:2,那
么该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在A/a、B/b之间交叉互换的原始生殖细胞
的百分比是( B )
A. 20%
B. 40%
C.60%
D. 80%
3. 果蝇X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I,Y染色体上不存在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