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高二生物导学案作业编号: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编者审阅:高二生物组日期:2010-12-9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一认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2.认真观察图片和视频讨论交流当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达成共识。
3.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说明生物多样性含义。
通过讨论实例1、2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课前预习及课前查阅收集资料,经交流讨论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5.通过对古人思想的领悟和当今环境现状分析,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含义。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学习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知识铺垫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区分生物是否为同一个物种的依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稳定性。
微生物:是指除动物、植物外其他所有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病毒。
自我评价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自我评价2.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并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B.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C.物种具有遗传稳定性,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 自我评价3.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 A.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替代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课堂学习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问题探讨:为什么说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其中的“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涵义?资料分析: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风送到2000Km外的北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需要的关注与合作。
通过视频展示全球性生态问题并指出我们的家园面临威胁,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1.这些环境问题影响到你的生活了吗?2 .你平时的行为是否影响到这些环境问题?3. 归纳现在地球上有哪些具体的环境问题。
1. 、2.3.4. 、5.6. 7.例1、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气候变化②粮食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土地荒漠化⑤海洋污染⑥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例2.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A.SO2的排放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C.C02的排放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以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例3.生物多样性是指()A.地球上全部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所拥有的各种性状B.地球上全部生物所拥有的多种多样的遗传基因C.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多样的生态系统D.地球上多样的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全部遗传基因和性状(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实例1 在我国,红树林原广布于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的潮间带,即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
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其面积日益缩小。
讨论1:红树林的消失,将会影响多少生物的生存发展?又将怎样影响周边的其他生态系统?这对人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实例2 大面积种植水稻、玉米或小麦等,给人类带来了粮食的丰收。
但是,栽培品种大多抗病性差,而他们的祖先,野生水稻、玉米或小麦等,在基因组成上与栽培品种有着一定的差别。
讨论2:如果你是一位育种工作者,你将怎样利用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你知道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什么基因吗?讨论3.以红树林为例,生物多样性有哪些方面的价值?例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雄性不育稻和栽培稻杂交,培育出杂交水稻“野败”,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A.间接价值 B.潜在价值 C.直接价值 D.药用价值例5.苍蝇平衡棒原理被用于运载火箭的科研中,这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A.潜在价值B.直接价值C.间接价值D.生态价值例6.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药用价值B.提供工业原料C.作为基因库D.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问题探究: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学生交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例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牺牲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例8.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C.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林木纯林例9下列做法中与可持续发展观不相符合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课堂小结基础检测2-1.图是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C.臭氧空洞D.森林锐减2-2.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3-1. 生物多样性包括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④结构多样性⑤功能多样性⑥效益多样性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3-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哪些层面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①基因②物种③生态系统④群落⑤细胞水平⑥景观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④⑤⑥3-3.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具有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D.科学价值3-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4-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引入新的物种③对濒危的物种采取易地保护④开发野生生物资源⑤改良生物培养新品种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A.①②③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⑥4-2.陕西“周老虎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保护华南虎的关注,华南虎是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保护华南虎最有效的办法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B.捕捉到动物园进行人工喂养C.提取华南虎的DNA保护D.建立华南虎繁育中心5-1.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湖泊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A.禁渔或极少量的捕捞B.清除对人类没有经济价值的生物C.及时适量捕捞成鱼D.大力增加可食用鱼的种群密度5-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能力提升1.我国海关对出入境货物都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禁止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的蔓延。
否则,有害生物一旦流入适宜环境,就可能()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将近似于“J”型曲线增长②造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减弱③造成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减弱④其天敌数量逐渐增多⑤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3.“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分析,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开垦的总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开垦草地1800万亩,开垦荒地约1200万亩),而实际新增的耕地面积仅1500万亩……。
”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度沙梁。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该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是( ) A.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B.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C.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善盐碱化土壤D.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4.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其中最有效的保护手段是。
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等先进手段进行拯救。
4.⑴组成生物的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自然选择的多样性⑵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5.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3)近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自治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