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的基本特征:
1.项目实施的一次性和非重复性。
2.项目目标的明确性。
3.项目组织的整体性。
4.项目的多目标性。
5.项目的不确定性。
6.项目资源的有限性。
7.项目的临时性。
8.项目的开放性。
二.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
—风险的存在取决于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的存在。
2.突发性。
—风险的产生往往给人以一种突发的感觉。
3.多变性。
—风险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风险性质、破坏程度等方面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
4.相对性。
5.无形性。
—风险不像一般的物质实体,能够非常准确地被描绘出来。
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1.经济性原则。
——风险管理也要考虑成本。
2.“二战”原则。
——战略上蔑视但战术上重视的原则。
3.满意原则。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投入多少资源,项目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而确定性是相对的。
4.社会性原则。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和措施必须考虑周围地区及一切与项目有关并受其影响的单位、个人等对该项目风险影响的要求;同时风险管理还应充分注意有关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使项目风险管理的每一步骤都具有合法性。
四.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1.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决策的风险水平。
2.项目风险管理能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
3.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保障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4.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二)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1.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组合,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
3.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4.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创造出一个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五.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1.方法。
——确定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数据资源,这些内容可随项目阶段及风险评估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2.人员。
——明确风险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支持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任务分工及其各自的责任、能力要求。
3.时间周期。
——界定项目生命周期中风险管理过程的各运行阶段及过程评价、控制和变更的周期或频率。
4.类型级别及说明。
——定义并说明风险评估和风险量化的类型级别。
5.基准。
——明确定义由谁以何种方式采取风险应对行动。
6.汇报形式。
——规定风险管理各过程中应汇报或沟通的内容、范围、渠道及方式。
7.跟踪。
——规定如何以文档的方式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文档可有效用于对当前项目的管理、监控、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日后项目的指导等。
六.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
1.全员性。
——项目风险的识别不只是项目经理或项目组个别人的工作,而是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与并共同完成的任务。
2.系统性。
——项目寿命期过程中的风险都属于风险识别的范围。
3.动态性。
——风险识别并不是一次性的,在项目计划、实施甚至收尾阶段都要进行风险识别。
4.信息性。
——风险识别需要做许多基础性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收集相关的项目信息。
5.综合性。
——风险识别是一项综合种性较强,除了在人员参与、信息收集和范围等方面具有综合性特点外,风险识别过程中还要综合利用各种风险识别的技术和工具。
七.计算题:——80~88页。
八.复习思考题:1.99页——第7题。
2.109页——决策树法的应用分析。
3.125页——第7题.
九.风险监控工具: 1.直方图。
2.因果分析图。
3.帕累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