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柱预测学之阴阳五行

四柱预测学之阴阳五行

第二章阴阳五行在我国信息科学领域里,凡采用技术方法进行信息预测,如八卦、四柱、奇门、星象、阴阳风水等,都是以阴阳变化为原理、五行生克制化为法则。

因此,用四柱来预测人的吉凶信息,同样要懂得阴阳五行变化、生克的原理方法及相互关系。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把宇宙的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

它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与对立统一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阴阳学说,不仅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里,而且成为我国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世界的理论基础。

一、阴阳学说的起源阴阳学说的产生,早在夏朝就已开成,这可以从《易经》中八卦阴阳受的出现而得证实。

八卦中阴受,一和阳受出现在我国夏朝的古书《连山》中,故(山海经)中有云:“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日《连山);皇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蹄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日《周易)》。

”这就是说,在夏朝就有《连山)这样的八卦书,而八卦又是阴和阳这两个最基本的受组成的。

所以阴阳学说,起源于夏朝是可信的。

在此要顺便说明的是:目前学术界对阴阳五行学说卦的关系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仍有不同见解。

历史学家朴先生在《阴阳五行探源一文)(载北京大学出版社06年版(中国古代文化史论》)中提出:五行观念起源于高民族的龟卜,阴阳观念起源于南方吴越民族枚卜(即《楚辞》中所谓“簿”),八卦则起源于周民族的筮占,可能古籍所记载的“六鉴”(即“六”,后发展为“六受”)此朴先生根据古籍中的蛛丝马迹而推测,认为我国古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主要是商、周和越楚等民族)的文化合,是到战国时期由儒家的孔子、稷下学派的邹衍等将三文化互相渗透,而到汉朝的董仲舒才集大成面完成了阴阳行学说与周易八卦术数全面结合的伟大工程。

庞朴先生的文章论证严密,诚为有独到见解之佳作。

不过,目前考古界史学界对夏文化以及对《连山)、《归藏》等传说中的古代化实际情况之研究都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实物资料也足,因此,本书仍依传统的讲法将阴阳学说的起源时期定夏时期。

如果将来发现证据足以推翻传统的讲法,将阴阳学说起源时代推后,本书作者当然也应服从真理而修正本书的论点。

二、阴阳对立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的万物万象,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上方面。

如八卦是由阴与阳两种对立的符号组成的,也是由四组对立的符号组成八卦,再由三十二组对立的符号组成六十四卦。

故《周易乾凿度》指出;“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乾卦纯阳,坤卦纯阴,所以说,阴阳两种对立的矛盾,是切事物的根本矛盾。

然而乾坤虽是两种对立的矛盾,但又是互相统一的。

唯有这种统一,然后才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故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始终。

三、阴阳属性阴阳不但统摄了万物万象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具有两种相反的不同属性。

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即不能任意指定,也不能颠倒,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归类的。

那么用什么标准来划分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呢?《系辞)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为父、坤为母,生震、艮、坎、巽、离、兑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生万物,万物无不分为两性。

《系辞》还有“天尊地卑”,“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和阳卦奇,阴卦偶”。

凡是类似男、高和奇的性质的属于阳的范畴,凡是类似女、低和柔的性质都属于阴的范畴。

四、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联系。

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

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月之使也。

”因此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

五、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

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开式进行的。

由于阴阳两个对立的矛盾,始终处在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常发展变化。

《系辞》有云:“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面明生焉。

寒往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

”所谓往来就是阴阳消长,白天变黑夜,黑夜变白天,天气由热变冷,由冷变热。

用日月寒暑的变化的规律,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如果这种变化出现了反常,也就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应。

六、阴阳转化阴阳转化,就是阴阻变化,它事物或现象的阴与阳两种不同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

《系辞)说阴阳合德,则刚柔有体”。

阴与阳是对立的,但又互相的,只有阴阳统一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样阴阳才能长期共存。

阴与阳具有两种不同的属性,但又可以互相转化。

“生之谓易”、“道有变动,故曰爻”,易,即阴阳相易,也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所以就阴变阳、阳变阴,乾初九的阳在下,坤初六的阴始凝,说明乾坤两卦代表着阴阳矛盾的统一体。

两卦初受是阴阳结合、阴阳转化的开始。

就是说阴阳互相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事物只要顺着阴阳变化的规律发展下去,最终就能达到事物互相转化的目的。

第二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也是我国人民独创的。

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大重大的促进作用。

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土、火、金、水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种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发现,找出了宇宙间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原因。

所以,五行学说,同样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五行学说在科学领域是用途极广的。

一、五行学说的起源五行学说的产生,在学术界中仍然是一个尚未搞清的间题,三种意见对立极为明显,易学界认为五行学说的产生很可能与阴阳学说是同步的。

但史学界有人认为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是孟子。

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讲:“孟子是五行学说的创始者,孟子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余岁……等近乎五行推运的说法。

比孟子稍后的邹衍,扩大五行学说,成为阴阳五行家。

“说五行学说是孟子发明并没有确切证据,这点,范文澜自己又否认了自己的说法。

他在同一书同一篇中又讲:“墨子不信五行,驳斥占卜术用五色青龙定吉凶,足见东周时五行说早已通行了,至邹衍特别发挥。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而东周时就有五行说了,显然不是孟子发明了五行。

有的史书上讲,阴阳五行学说是汉朝的董舒创立的,那就更不对了。

哲学界,如巫白悲慧、王镰则认为:“五行的明文见于《尚书洪范》(相传为西周初年文字,据近人考证可能是战国时代所作)。

五行,一日木,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值,金曰从革,士爱稼稿,”见《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影响》)。

可见五行的学说起源问题,仍是一疑案。

二、五行的特性条件的特性;“火”具有火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水具有寒冷。

向下的特性。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基础上,分别归属干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五行规律解释或说明事物现象的联系及变化。

三、五行生克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串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因此生克说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恶。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的关系中,都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

生我者为父母,我生者为子孙,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比肩者为兄弟:如生日是庚金。

土生金,土为金之父母;火克金,火是金的官鬼;金克木,木是金的妻财;金生水,水是金的子孙;金与金相同,故为比肩为兄弟,妻财对男人说,既代表钱财,又代表妻子,官鬼对女人来说,既是官星,又是丈夫。

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调。

所以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

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事物正常生长、发展与变化。

四、五行生克及反克在五行生克中,我们只知道生顺克而不知反生反克的道理,就不能更好的运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指导人体信息的预测。

在五行生克中,棕大升的《元理赋》有:“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这里和“金旺得火,方成器皿”,是讲四柱中的日元以日干为主。

日干为金,必须有克金之火锻炼方为成器之金。

日干旺得时得地,才能胜任官或杀来克我。

日旺能胜克,也必须四柱组合得当,流年大运相适宜才能为吉象。

如果日弱杀重,四柱偏枯,流年大运又反错,那自然是凶多吉少。

反生为克:“金赖土生,土多金埋。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塞。

木赖水土,水多木漂。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土是生金的,但土太多反而把金埋没了使金失去应的作用。

比如一个人身体本来很健壮,又吃人参补品,结果不但没有起补身的作用,反而由于补得太过致病(例如流鼻血等),此为反生为克。

土生金,土为印,印多必须用财制之,如果柱中无财,就要想法补救,不致埋没,如在名字中加与财有关的某字来补救。

如土过多地土金,土为印,木为财,木克土,但柱中无木,就在名字中加带点木字偏旁的杨、林等字,不然终生不顺,甚至半路天折。

泄多为克:“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木盛水缩。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土多炎晦。

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金生火为我所生,我生者为伤官食神。

如生得太过、为了旺母衰,则是身体泄气太过反而身弱受克。

此为泄多为克。

如遇“水多金沉”,用神与岁运以取比劫帮身为好,若取土制水,则有失金水秀气之美。

“木盛水缩"木多可取金制木而兼生水。

”“火多木焚”,火多用水制,兼水生木,若用比肩之木,即是木生火面助其火势,火更旺。

“土多火晦”,土多取木制土还兼生火,或取金泄土为用,但不能用火,因火生土,土更旺。

“金多土虚”金多取土为比肩帮身为佳,或用火制金以生土。

反克:五行生克中并不只存在顺克,“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旺克衰,强克弱;也有原克:如“金能克木,木坚金缺。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

土能克水,水多土荡。

水能克火,火旺水乾。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反克好比身弱财多而不胜财,结果是因为或女人而致祸生灾。

四柱若遇此情况,最好比劫帮身为用而救之。

五、五行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为日干旺逢比劫重又叠。

凡事物亢极则乘,强而欺弱,这叫做乘。

事物亢极太过往往易折,如玉硬碎,钢太刚易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