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教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优质课教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教学设计】_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_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并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的内容。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神态动作的句子,揣摩其心理,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他的名字叫——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 谁来读读。

生:严监生。

师:知道“监生”的意思吗?。

生(读注释):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

师:对,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严监生,何许人也。

出示:
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
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师:读。

什么感受?
师:严监生的确有钱。

一两银子,相当于500 元人民币。

所以他的资产我们班所有学生家加起来也
没有他多,我们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这样腰缠万贯的富翁人在临死前会怎么做?
预设:(我想临死前想着要花很多的钱来办自己的葬礼。

他一定忙着分遗产,好让家人过得幸福。

他要把钱跟着自己,给自己陪葬。

也许他想死,把这笔钱捐出去。


师: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走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板书:临死
前的严监生)。

二、概括主要内容
严监生临死前一直有个很特别的表现那就是伸着(生补充:两个手指头)
这两个手指头,大侄子认为是(生补充),二侄子认为是(生补充)奶妈认为是(生补充)。

最后赵氏猜透了严监生的心思,他指的是两茎灯草。

这么多的人用一个词可以概括,是哪个词?生:诸亲六眷
师:大家明白诸亲六眷的意思了吧。

那谁能根据这些词语,概括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体会病重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看一看这幅图。

(课件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仔细观察这幅图,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用词语概括一下?(预设: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等)
师:从图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围绕脸、额头、眼睛、嘴巴、下巴、胡子简单地描述一下)师:那书中又是怎样描写他病重的呢?默读课文,请找出相关语句。

(生汇报)
课件展示。

从这几个句子中,我们知道严监生的病已经越来越重、病入膏肓
课件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

师:喉咙里堵着一块痰,连喘气都艰难,多么难受啊,多么痛苦啊!简直生不如死啊!如果是常人,此时早就咽下这口气,寻求解脱了。

而严监生呢?
生:“总不断气------ 伸着两个手指”
师:他为什么总不断气?还要伸着两个手指呢?老师发现,大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了质疑,我们一起来看。

四、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一)精彩问题大放送
1、严监生伸着两个手指头想说什么,众人是怎么猜测的?(黄敬恩、苏兴杰、蔡梦雨、郑梦娇)
2、听了诸亲六眷的猜测,严监生心里会怎么想?
(郑晓雪、郑蔚)
3、你觉得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
(黄金燕、郑远文、张宇欣、苏雨彤、张婧、郑瑞雪、高雨晴)
(二)问题我解决
师:下面咱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

我们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解决。

合作要求:
1、小组长分好工,合理合作
2、读: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要富有感染力
3、动:画出或写出相关内容、感受
解释疑问:1、严监生伸着两个手指头想说什么,众人是怎么猜测的?(黄敬恩、苏兴杰、
蔡梦雨、郑梦娇)哪个小组交流解决的这个问题?同
学交流。

1、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2、二侄子: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3、奶妈: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4、赵氏: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师:听了大侄子的话,严监生的表现是?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说。

师:我们配合读一读可以吗?
展示猜测的小组读诸亲六眷的猜测,其他同学配合读表现。

读时继续提出要求,加动作,感受此时严监生的心情。

表现: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
他听了这话,把眼············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登时就没了气。

师:作者对严监生进行了什么描写?
预设:动作、神态。

师: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师:吴敬梓特别了不起,仅仅动作神态的变化就写了好几种。

如:头的变化(生读变化)手的变化(生读)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答。

预设:看出了严监生越来越着急、愤怒、生气等。

师:这么着急、愤怒的严监生,听了他们的猜测,此时可能想些什么呢?
课件展示,质疑:当众人猜测严监生伸两个指头的原因时,严监生心里又会怎么想?
(郑晓雪、郑蔚)生答
(预设:不是亲人、你怎么不懂我、令我失望)师根据严监生的回答接话。

师:同学们猜测到这里,你们知道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了吗?(质疑:你觉得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黄金燕、郑晓雪、郑蔚、苏雪旗、郑远文、张宇欣、苏雨彤、张婧、郑瑞雪、高雨晴)预设生: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守财奴、铁公鸡、爱财胜过生命的人
师引读,生接读:是啊,为了这点不值钱的油,他 --- “把头摇了两三摇”(读他的表现)
平常老百姓都不介意的油,他---“把两眼睁得 ------------- 指得紧了”
就为了这一点点油,他---“把眼闭着---- 指着不动”
省下这一丁点油,“众人看 ---------- 没了气”
五、总结写法,片段练习
师:区区两三百字就把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同学们,我们回到课文,看看作者是着重抓住哪些部位的神态把人物刻画出来的?
生:两根手指眼睛头
师:严监生说话了吗?没有
师:可他的眼睛、头、手指却在和我们交流,通过他的眼睛、头、手指我们明显的知道了他的心里想法。

像这样,抓住人物的一个表情或动作展开的描写,就叫做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可以使我们刻画的人物有血有肉,生动传神。

课件出示:图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师述:这是一位记者在一个偏远山区破烂的教室里拍的,它感动了无数的人,后来它也成了希
望工程的形象代言。

仔细观察这幅图,它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你用细节描写,把它描述出来。

生写。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学完了,通过学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知道了些什么?
(目的在于:回归质疑,总结回顾)
七、拓展延伸。

师:在《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