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郭天祥的学ARM和学单片机一样简单视频教程1.08G

郭天祥的学ARM和学单片机一样简单视频教程1.08G

郭天祥的学ARM和学单片机一样简单视频教程1.08G第一章嵌入式开发系统概况(70分钟)(第一讲)一、开发平台硬件资源二、开发平台软件资源及文档三、开发平台硬件安装四、开发平台软件安装1、VMARE虚拟机的安装2、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3、交叉环境GCC的安装编译第二章测试程序讲解一、整板测试(33分钟)(第二讲)1、在u-boot下用串口下载测试程序2、对各个实验进行演示操作,测试相应模块的功能3、在u-boot下用网口下载测试程序二、ADS1.2 开发环境使用及启动代码分析(第二讲)1、ADS1.2 开发环境使用(22分钟)(1)、工程的建立(2)、工程的编译分析(3)、硬件的仿真调试2、启动代码分析(80分钟)(1)、代码启动流程分析(2)、相关寄存器配置分析(3)、44binit.s讲解(4)、option.s讲解(5)、memcfg.s讲解(6)、main.c讲解(7)、相应头文件讲解三、S3C444B0X I/O口与中断的分析(第三讲)1、S3C444B0X I/O口(37分钟)(1)、I/O口寄存器配置(2)、I/O口控制LED代码分析(3)、UART寄存器配置及代码简要分析2、中断(46分钟)(1)、中断模式(2)、中断寄存器配置(3)、仿真调试按键外部中断的程序流程四、AD温度采集显示、音频接口、NAND flash 读写(第四讲)1、AD温度采集显示(30分钟)(1)、AD工作原理(2)、AD寄存器配置(3)、LM35温度传感器介绍(4)、代码分析(5)、仿真演示实验2、音频(32分钟)(1)、WAV格式及结构分析(2)、IIS相关寄存器配置及代码分析(3)、硬件结构分析(4)、仿真演示实验3、 NAND Flash (41分钟)(1)、NAND Flash与NOR Flash区别(2)、芯片参数分析(3)、硬件结构分系(4)、对应芯片手册的读写时序分析代码(5)、仿真演示实验五、USB D12从设备(108分钟)(第五讲)1、USB协议介绍2、下位机代码简要分析3、DRIVER STUDIO软件的安装4、上位机驱动sys、inf文件生成概述5、上位机应用程序的实现(1)、工程的建立(2)、代码编写及分析(3)、对应应用程序编写下位机程序实现USB通信第三章 ucos讲解(145分钟)(第六讲)一、uC/OS-II的简单应用1、uC/OS-II简介(1)、MAIN函数的结构(2)、任务的结构(3)、重要uC/OS-II API函数介绍(4)、多任务的机制2、代码分析(1)、启动代码分析(2)、相关函数和结构体的介绍(3)、任务的创建(4)、S3C44B0X定时器介绍3、邮箱的实现(1)、邮箱的建立(2)、程序流程分析(3)、仿真演示实验4、事件的实现(1)、事件的建立(2)、程序流程分析(3)、仿真演示实验5、uC/OS-II实现AD对LM35温度采集(1)、uC/OS-II文件目录介绍(2)、程序讲解(3)、超级终端显示温度(4)、编写程序更改超级终端上显示字体和背景的颜色6、uCOSII_uCGUI实现彩色液晶显示第四章嵌入式uclinux讲解一、u-boot移植和分析(90分钟)(第七讲)1、u-boot介绍2、u-boot移植介绍3、u-boot代码烧写进FALSH4、代码编译分析(1)、config.mk讲解(2)、start.S讲解(3)、memsetup.S讲解(4)、board.c讲解(5)、TX44B0.c讲解(6)、u-boot.lds讲解(7)、相应头文件讲解二、uclinux讲解1、准备工作(5分钟)(第八讲)(1)、uclinux复制(2)、uclinux移动(3)、uclinux解压2、uclinux文件目录介绍(10分钟)(第八讲)3、启动代码分析(107分钟)(1)、irq.c讲解(2)、time.c讲解(3)、head.s讲解(4)、misc.c讲解(5)、head-armv.s讲解(6)、main.c讲解(7)、version.s讲解(8)、s3c44b0-rtc.c讲解(9)、对应头文件讲解(10)、u-boot用网口烧写uclinux内核并且固化到FLASH中运行的流程分析4、字符驱动程序(15分钟)(第八讲)(1)、字符驱动简介(2)、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介绍5、GPIO字符驱动程序(130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快照的使用(3)、内核配置(4)、内核编译(5)、演示实验6、中断字符驱动程序(52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内核配置(3)、内核编译(4)、演示实验7、AD字符驱动程序(10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内核配置(3)、内核编译(4)、演示实验8、RTC字符驱动程序(13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内核配置(3)、内核编译(4)、演示实验9、网络驱动编程(186分钟)(第九讲)(1)、网络协议简介(2)、网络驱动框架简介(3)、结构体、变量、函数介绍(4)、Source Insight 软件的安装和使用(5)、8390.h、8390.c、Ne.c、Netdevice.h程序讲解(6)、网络文件系统NFS的建立与配置(7)、LINUX内核的配置、编译(8)、演示开发板与PC机通过NFS实现文件共享10、块设备-USB主设备CH375驱动编程(122分钟)(第十讲)(1)、USB驱动框架简介(2)、CH375-hw.h、Ch375-hcd.c程序讲解(3)、LINUX内核的配置(4)、设备号的创建(5)、LINUX内核的编译(6)、终端环境插入scsi-disk模块、usb核、usb-storage 、ch375-hcd模块(7)、插入U盘演示实验,显示目录、创建文件夹第四章嵌入式uclinux讲解一、u-boot移植和分析(90分钟)(第七讲)1、u-boot介绍2、u-boot移植介绍3、u-boot代码烧写进FALSH4、代码编译分析(1)、config.mk讲解(2)、start.S讲解(3)、memsetup.S讲解(4)、board.c讲解(5)、TX44B0.c讲解(6)、u-boot.lds讲解二、uclinux讲解1、准备工作(5分钟)(第八讲)(1)、uclinux复制(2)、uclinux移动(3)、uclinux解压2、uclinux文件目录介绍(10分钟)(第八讲)3、启动代码分析(107分钟)(1)、irq.c讲解(2)、time.c讲解(3)、head.s讲解(4)、misc.c讲解(5)、head-armv.s讲解(6)、main.c讲解(7)、version.s讲解(8)、s3c44b0-rtc.c讲解(9)、对应头文件讲解(10)、u-boot用网口烧写uclinux内核并且固化到FLASH中运行的流程分析4、字符驱动程序(15分钟)(第八讲)(1)、字符驱动简介(2)、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介绍5、GPIO字符驱动程序(130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快照的使用(3)、内核配置(4)、内核编译(5)、演示实验6、中断字符驱动程序(52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内核配置(3)、内核编译(4)、演示实验7、AD字符驱动程序(10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内核配置(3)、内核编译(4)、演示实验8、RTC字符驱动程序(13分钟)(第八讲)(1)、驱动程序编写(2)、内核配置(3)、内核编译(4)、演示实验9、网络驱动编程(186分钟)(第九讲)(1)、网络协议简介(3)、结构体、变量、函数介绍(4)、Source Insight 软件的安装和使用(5)、8390.h、8390.c、Ne.c、Netdevice.h程序讲解(6)、网络文件系统NFS的建立与配置(7)、LINUX内核的配置、编译(8)、演示开发板与PC机通过NFS实现文件共享10、块设备-USB主设备CH375驱动编程(122分钟)(第十讲)(1)、USB驱动框架简介(2)、CH375-hw.h、Ch375-hcd.c程序讲解(3)、LINUX内核的配置(4)、设备号的创建(5)、LINUX内核的编译(6)、终端环境插入scsi-disk模块、usb核、usb-storage 、ch375-hcd模块(7)、插入U盘演示实验,显示目录、创建文件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