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

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孙过庭《书谱》:“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

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里提及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他或在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

东汉书法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

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他从“为”字得到“鼠”形的暗示,因而积极地观察鼠的生动形象,吸取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为”字更有生气、更有意味、内容更丰富。

这字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但宋朝大批评家董遖在《广川画跋》里说得好:“且观天地生物,特一气运化尔,其功用秘移,与物有宜,莫知为之者,故能成于自然。

”所以千笔万笔,统于一笔正是这一笔的运化。

正如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古人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石涛《画语录》也说,“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正是因为这奇特的一笔一画,人们塑造了万千的艺术形象。

中国书去从一笔入手,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

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弩(直竖)、趯(钧)、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这些笔画,悬腕中锋,可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

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欹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

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

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

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

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

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家张旭内心有触动时就会写草书表达,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全部寓之于书,其书法的目的是借自然界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

B.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基本元素,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相。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体现了中国书法具有的壮美倾向。

D.点画的空白处在书法中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大书法家邓石如认为,空白处造就了汉字的妙境,在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文章第一段采用引证法,用《书谱》中评价王羲之的话来引出了论题“中国书法艺术为何有较强的审美属性”。

B.文章从中国书法取法自然的审美主张、书写工具的特殊性以及书法的空间美等角度论述了中国书法艺术性的来源。

C.文章中举蔡邕、赵子昂的例子证明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而创制的。

D.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层次清晰;运用了引用论证并穿插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便文章更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也能证明中国书法拥有可以抒写出人的内心情感的特点。

B.蔡邕认为书法字体必须“象其一物”,目的是要通过认真摹写物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而元代书法家赵子昂写“为”字前先习画鼠形的做法深得此理。

C.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相是通过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的。

正是中国书法用笔的一笔一画,人们塑造了万千的艺术形象。

D.无论是点还是横,在书写时都要讲究“势”,集中全身之力于笔端,使笔迹体现出书法之美和生命的力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珠宝莫泊桑妻子的去世让郎丹先生悲痛不已,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

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现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

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

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找了很久,因为她一直到临死前几天还不断地买回来,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带一样新东西回来。

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顺着一条条大街,朝部里走去,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

他走进和平街口的另一家首饰店。

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嗳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值多少钱?”“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

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这一次,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

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商人打开帐薄,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的住址的。

”他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有一点儿主意。

——当然没有。

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

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

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他请人送他回家,随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

他伤心地哭到天黑,最后他又疲乏,又伤心,支持不住,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睡着了。

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慢腾腾地起来,他想到了应该再到首饰店去一次,想到这儿,臊得满脸通红。

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笑脸迎人的城市。

开始在首饰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

一万八千法郎!一连有二十次,他都差点儿走进去,可是每次都被羞耻心拦住了。

然而,他肚子饿,饿得很厉害,而且又没有一个子儿。

他突然下了决心,为了不让自己有考虑的时间,一口气奔过大街,冲进了首饰店。

首饰商人从抽屉里取出十八张大钞票,点了一遍递给朗丹。

他用一只颤巍巍的手把钱放在衣袋里。

正打算出去,又转过身来,垂下眼睛,对一直在微笑的商人说:“我……我还有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

您都愿意收买吗?”商人鞠了个躬,说:“当然愿意,先生。

”一个钟头以后,他回到首饰店,到这时候他还没有吃早饭。

他们开始一件件地研究,一件件地估价。

几乎全部都是这家店里卖出的。

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帐薄给他看;随着金额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

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一件用祖母绿和蓝宝石镶成的首饰一万四千法郎;一条当项链用的金链连同吊着的独粒钻石四万法郎;总数共达十九万六千法郎。

商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这些东西的主人把所有的积蓄都存在珠宝上了。

”朗丹一本正经地说:“这也是一种存钱的方法,并不特殊。

”他又和买主约好第二天还要约请行家复查,然后走了出来。

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

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布洛涅树林去兜风。

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叫:“我也有钱。

我有二十万法郎!”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

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先生,我是来的生活打算告诉他们;然后到英国咖啡馆去吃晚饭。

他正好坐在一位看上去好像很有身份的绅士旁边,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炫耀一下,于是告诉这位先生,他刚刚得到了一笔四十万法郎的遗产。

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

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丹先生的薪水在妻子的手里时,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可见妻子死前在郎丹心中是一位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太太。

B.“假项链“竟然是真的,这一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已在前面暗示,这一点与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朗丹先生第一次离开首饰店一再走错路,是他觉得对不起妻子,不该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变卖她生前所喜爱的项链,从而造成他内心的歉意。

D.通过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莫泊桑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金钱万能、金钱万恶的黑暗现实,以及小市民在金钱面前贪慕虚荣的嘴脸。

5.小说中郎丹先生的心理活动十分丰富,请筒要概括他的心路历程。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发人群,又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

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

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让老人们信任保健品商家胜过信任其他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