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2-16年全国2卷高考地理试卷考点分布双向细目表
12-16年全国2卷高考地理试卷考点分布双向细目表
图文
ABD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必修二
考试大纲
2016
2015
纲
目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4
4
6
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气温降水图
图文
文
图文
AB
AB
AB
ABD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
4
5
4
4
4
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比较
工业发展方向
文字
文字
文字
AB
AB
AB
6
7
36(4)
4
4
4
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图文
AB
地球的圈层结构,各圈层主要特点。
2.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9
4
河流地貌的演变原因分析
坐标图 文字
AB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7
8
4
4
冻害高发的原因
冻害加剧的原因分析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
2
4
4
农业(庄园经济)发展的条件
农业(庄园经济)生产的特点
文字
文字
AB
AB
2
3
4
4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文字
文字
AB
AB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6
4
山地垂直自然带(雪线)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文字
AB
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
4
全球变暖导致冻害加剧的原因分析
文字
AB
36(3)
6
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文字
文字
AB
AB
4
5
4
4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图
图
AB
AB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0
11
36(1)
4
4
9
水库的修建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水闸的修建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河流的补给,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文字
文字
等高线地形图 文字
AB
AB
ABD
9
10
11
37(2)
2016——2012重庆(全国2卷)高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必修1)
考试大纲
2016
2015
纲
目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8
4
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2
3
4
4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5
4
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
文字
AB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6(2)
6
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图
AC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理必修三
考试大纲
2016
2015
纲
目
题号
分值
文字
AB
AB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6(2)
36(3)
36(4)
5
4
6
河流整治和开发目标
河流整治的措施(成立公司的原因)
河流整治的措施(恢复河道的意义)
表格
文字
文字
AB
AB
AB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
考试大纲
2016
2015
纲
目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1.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42
10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图 文
ABD
我国的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的观赏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4.旅游开发与保护
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5.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涉及旅游活动
彩玉旅游环境保护
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试大纲
2016
2015
纲
图文
图文
文
AB
AB
AB
4
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文字
AB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36(1)
42
6
10
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网特点及作用。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图 文
图 文
AB
ABD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
4
4
4
产业(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的原因
产业(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的条件比较
文字
目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