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妊娠结局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278例子痫前期重度病例,根据孕周将其分为早发组(孕周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1]。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定量、心电图、B超、脐动脉血流、胎心监护、眼底等检查。
根据病情以期待治疗为原则,如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并对症治疗并发症,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胎儿宫内情况,若病情加重及时终止妊娠。
1.4 期待治疗期间的监测项目
(1)患者的血压、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2)孕妇的生产方式,治疗时间,并发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院时血压比较
早发组与晚发组的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1。
2.2 两组期待治疗时间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早发组期待治疗时间为(23±10)d,晚发组期待治疗时间为(13±7)d,两组比较t值为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中胎盘早剥、胸腹水、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早发组引产率明显高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剖宫产率
及顺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3 围产儿并发症比较
发现早发组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早发组由于病情较重引产5例,而晚发组仅有一例因胎儿生长受限,不排除畸形而引产的。
见表4。
3 讨论
3.1 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临床分界
到目前为止,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尚无统一界定范围。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将起病在孕32周前的子痫前期重度列为早发型,也有学者将起病于孕34周前的子痫前期重度称为早发型,但研究显示孕32~34周之间的子痫前期与超过34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小于32周则与两者相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提示以32周划分早发型具有一定的围生儿预后判断价值,更能反映出发病时间与临床结局的关系[2-3]。
3.2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妊娠结局的影响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与常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其特殊性:(1)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出现时间较早,有的于孕24周左右就已经出现;(2)蛋白尿出现早,且24 h尿蛋白定量较高。
并且由于大量尿蛋白的丢失,引起严重低蛋白血症,导致胸腹水的发生;(3)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组资料显示,早发组中有11例出现胸腹水,占16.4%,与晚发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同时,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进一步说明,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更容易出现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并且以胸腹水发生率最高。
由于母体发生并发症,继续妊娠会导致更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发型引产率明显增高。
并且由于孕周较小,胎儿生长受限以及低出生体重,导致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3.3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期待治疗
有研究认为,子痫前期重度如果发生在孕24周之前不宜期待治疗,应终止妊娠,孕24周以上且病情稳定者可采取期待治疗。
Sibai等分析了孕24周前发病的早发型子痫前期,经期待治疗后,围产儿存活率仅为8.7%,而母体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40%[4]。
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既往的处理是不考虑孕龄大小均提倡立即终止妊娠,结果导致了因胎儿不成熟所致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大大增加。
但伴随着产科重症监护技术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主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处理进行灵活的个体化处理方案,如果尚无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应尽量期待治疗,尽量延长孕周。
对已出现严重母婴并发症的应尽快终止妊娠。
笔者所在医院孕24周前发病的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共1例,行了引产术,孕24周~30周还有1例死胎病例也行了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另有11例引产
病例的原因分别是大量胸腹水11例,HELLP综合征7例,胎儿生长受限5例,心功能衰竭1例,其中胸腹水和HELLP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母体并发症。
而其他43例均不同程度的期待治疗,延长孕周约(23±6)d,使围产儿并发症尽量降低。
3.4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终止妊娠方式
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终止妊娠方式是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选择阴道分娩,由于孕周较小,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成功率低,产程时间长,对孕妇的威胁加重,因此多需剖宫产终止妊娠。
但本资料显示,早发组的剖宫产率62.7%,而晚发组剖宫产率为87.7%,低于晚发组,考虑其原因是早发组引产率较高所致。
3.5 加强对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护理和监测
3.5.1 心理护理有研究显示,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子痫前期重度患者的母婴预后[5]。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其发病原因、症状、发展及转归,告诉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应及时反映,以便给予及时诊治,防止母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5.2 饮食管理给予高蛋白饮食,富含维生素、铁剂、钙剂,全身水肿的应限制食盐。
3.5.3 一般治疗左侧卧位,每日吸氧3次,适时促胎肺成熟,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3.5.4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睡眠情况、以及自觉症状;监测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监测胎动、脐动脉血流、胎心监护、B超等;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3.5.5 适时终止妊娠对于尚未发生母婴并发症的病例,应尽量期待治疗,以延长孕周,增加围产儿存活率。
对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因尽快终止妊娠,以防止更加严重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而终止妊娠应选择对孕妇及胎儿影响最小的方式。
总之,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并发症较多,围产儿风险较大,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期待治疗应实施个体化原则,严格选择病例,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以期最大限度的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00.
[2]肖冰,熊庆.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病因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6(4):803-804.
[3]赵文秋,刘朝晖,赵扬玉,等.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意义
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5):56-58.
[4]Hall D R,Grove D,Carstens E.Early pre-eclampsis:what proportion of women qualify for expectant management and if not,why not[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6,128(2):169-174.
[5]杨孜,李蓉,石凌懿,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5):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