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

浅析后进生的转化————————————————————————————————作者:————————————————————————————————日期:浅析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俗名“差生”。

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

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如此总总,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

但是后进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

教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

那么,如何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尽善尽美地转化差生呢?一.尊重差生,善于鼓励后进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

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

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

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

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

于是,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

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

那么,怎样才算尊重差生呢?1,寻找闪光点。

找出差生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2,不要每次都公布差生的成绩。

既然跟“差”“后进”沾边,他们的成绩一般都很烂。

所以,适当给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

3,师生注意说话的分寸。

教师要注意克制,哪怕后进生做出再惹人厌惹人烦的举动,教师也一定要用较有修养的语言,鼓励学生有错就改,而不是威吓体罚,以势压人,那样只会加深学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

就曾有这样一个教师,她的学生考了65分,其实已经进步很多了,以前一次都没及格过。

可遗憾的是,这个学生的成绩是全班最后一名,离平均分92分相差了将近30分,这个老师就与第一名失之交臂,只要他多考10分,或者他那天生病没来,一切都好。

可是事实是老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进步,而是恶狠狠地骂他:“害群之马,拖了班级后腿,不想读书去死算了。

”多么无情又恶毒的批评啊。

委屈的学生边哭边往回走,走到小溪边时,想起老师说的话,还真的要跳进水里,好在一个洗衣服的妇人拉住了他,事情才没有进一步恶化。

所以,一个老师的语言修养是多么重要,拿捏好分寸又是多么地关键。

二.分别对待,因材施教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有很多原因,大致可以这么归类。

1,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生。

2,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

对于前者,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

对于后者,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

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

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

也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写写心里话,这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班队会的时候说出来,老师也可视情况做做调整。

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三.创造机会,植入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自卑或者自负的学生,要想在学业上有所造树,相对较难。

因为求学路漫漫,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态度,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就会多走一些弯路。

在课堂上,差生不能回答较难的问题,可以把朗读的机会留给他们,适当正音,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用简笔画来表现,并让绘画较好的差生到黑板上画,无形当中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表现欲。

再如,在作文课上,留一个讨论的时间给学生,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在小组指导完某个差生后,等会儿汇报时让他们来说一说,谈一谈,教师与学生心知肚明,可是落个皆大欢喜,学生会认为老师很重视自己,会对这个老师的课多一分兴趣,何乐而不为呢?还有,像可以演成话剧的《西门豹》《我的父亲李大钊》《教你学一招》等课文或者实践园地,都可以让学生来亲自演一演,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让众多的学生参与,大家都乐在其中,还有谁会觉得课堂无趣,还有哪个差生会厌学呢?四.补缺补漏,不离不弃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

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无药可救”。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

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

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好捉弄女生,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

我没有放弃他,一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

一开始,家长很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

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

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他们照办不误,也不再袒护自己的孩子了。

我还总是顺便帮他们的孩子检查当天的功课,并明确说无偿的,反正我有时间。

一来二往,他们一家都很欢迎我去做客,因为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不再偷东西了,对父母也开始有礼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甩掉了4年不及格的包袱,一直在80多分徘徊。

后来再去,家长都要反问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实告诉我们,我们一定配合。

总之,转化后进生既艰巨又光荣,需要广大教师长期地共同地努力。

浅议转化后进生的措施及意义[摘要]后进生的转化既是老课题又是新问题,后进生的转化也是班级管理的重头戏,但经常令我们头痛不已的是后进生学习的严重落后、行为习惯的偏差等。

可以说,转化后进生是班级管理“永恒的主题”。

后进生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而后进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却是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不良心理特征进行教育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从家庭、社会、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非认知特性和心理健康等几个角度出发,研究促进后进生学习进步的有效措施,以便为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后进生班主任转化[目录]一、后进生的界定二、后进生的成因。

三、后进生的转化措施四、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正文]教书是一门学问,教好书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常遇到难题,其中最难解决的是怎样正确对待后进生问题,这也是整个教学界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后进生就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方面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

说它普通是因为其中学习困难学生不是个别班级、个别学校、个别地区、甚至个别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教育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相信中小学教师们都是心中有数的。

说它严重,因为这不仅是学习困难学生本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沉重问题。

有些家庭省吃俭用地供给孩子上学,而一些学生却因学业不良而无法读下去;社会或国家节约其它方面的开支,千方百计地普及教育,而一些孩子竟不能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这都是令人痛心的现象。

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吗?这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重视,激发了许多对此问题寻求解决措施的研究。

虽然也出了许多研究的成果,但问题仍然存在。

这是为什么呢?本文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后进生的界定从以往的教育研究来看“后进生”就是“差生”,“后与差”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概念,相对于“先与好”而存在,其内涵是依照特定参照系来说有欠缺,相对于某个既定标准来说显得档次不够,方面不全。

因此,它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显得不同。

国内外教育界对其含义阐释很不统一,一般来说,它包涵了下述几层意义:其一,从总体上看,是指按照教育方针所确定的标准来衡量表现不足;其二,从局部看,相对于特定学校、班级、环境来说,表现出欠缺;其三,从动态角度看,学生个体在其人生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与规定标准比较,存在不足。

另外,从实践中看,又往往表现为特定受教育对策的实际状况(学习,品德等)与教育者主观愿望(好恶、期望值等)之间的差距和欠缺。

本文讨论的问题就是关于后进生的学习困难行为。

根据学习困难的程度,可分为学习求精困难、学习轻度困难和学习严重困难:求精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较好,但在继续拔高和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一足难度;轻度困难的学生经过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各科成绩能够勉强及格,或仅有部分课程不及格,在行为和情绪方面问题较少;严重困难的学生虽经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但仍然全部或大部分课程不及格,同时伴有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较多问题。

虽然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占的比例小,但影响甚大。

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者方法用得不得当,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后进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所以,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意义重大,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后进生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后进生的成因1、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父母的不良言行。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的家长没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对子女要求不来,引导督促不力。

有的家长以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对立面。

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的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

2、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冷眼相待,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后进生便滋生自暴的心理。

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优秀生呵护有加,对后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后进生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3、后进形成的社会原因──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三、后进生的转化措施在学生的所有问题中最严峻的是学习上的落后生问题,因为其它问题多数是直接或间接由此派生出来的。

作为班级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无权选择学生,只有正视现实,招进来了好弄都是自己的学生,班主任都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合格人才。

为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策略,为落后生启开知识的大门,点燃理想的火炬。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正确认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