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届德国IF设计大奖

历届德国IF设计大奖

历届德国IF设计大奖获奖作品的特点评析目录一、德国if设计1、什么是设计2、德国IF设计的历史背景3、德国if设计4、历届德国if设计获奖情况二、获奖作品的特点评析1、产品设计2、部分优秀作品3、概念奖三、总结1、近几年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2、怎样的设计能拿if奖3、德国if设计对中国设计的影响参考文献小组分工一、德国if设计(1)什么是设计关于设计众说纷纭,例如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刘东利(香港)。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武藏野(日本)。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

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亚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

(2)德国IF设计的历史背景1953年春天,“Hannover Fair”汉诺威工业贸易大展中附加推出(优良设计的工业产品特展),汉诺威展览公司集合德国的工业代表,以彰显当代设计的杰出范例。

这个由产业、展览中心与设计的特殊结合,形成汉诺威展览中心设计展的发展特性,这项”special exposition”的名字在最初几年被保留着,1959年时这项活动被重新命名为“Good Industrial Design”,在六十年代”Good Industrial Design”协会成立,负责这项(If产品设计竞赛)与相关的if展览,随着在80年代的国际化,该协会于1990年更名为“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 Hannover”。

(3)什么是德国if 设计由德国IF(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汉诺威国际论坛设计有限公司主办,诞生于1953年,至今已有50余年的悠久历史了。

它以振兴工业设计为目的,提倡设计创新理念,每年都会召开国际性竞争大赛,被公认为全球设计大赛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在国际工业设计领域更素有“设计奥斯卡”的美誉。

虽然是设计大奖,但IF大奖更关注产品的实用性,而非天马行空难以实现的漂亮设计,永远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

德国IF奖评价标准:设计品质、工艺、材料选择、创新程度、环保性、人体工学、功能性、安全性、品牌价值和品牌塑造、通用设计、操作方式视觉化。

获奖作品分为五大类:包括产品设计、传达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和室内建筑设计,另外还有被授予if标签的专业概念。

if设计奖,奖项的价值不仅只是书架上的另一件装饰品,if产品设计奖获奖者将可获得if 标志:这是一个全球所认可的广告与宣传利器。

与德国IF设计齐名的设计if设计奖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最著名和最权威的设计奖项之一,是高品质设计的象征,与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奖号称全球三大顶级设计奖。

美国IDEA奖,即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

IDEA由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担任评审的工业设计竞赛。

该奖项的设立于1979年,主要是颁发给已经发售的产品。

虽然只有25年的历史,却有着不亚于if的影响力。

作为美国主持的唯一一项世界性工业设计大奖,自由创新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突出。

德国红点奖1955年,欧洲最富声望的著名设计协会(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 en)在德国城市埃森(Essen)设立的红点奖,以"促进环境和人类和谐的设计"为理念的红点奖,致力于将获奖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商品,为获奖创意和商业化合作搭桥牵线。

不同于同属德国系统的红点设计奖(Red Dot)是以设计师协会为主体,if把焦点回归到厂商的身上,希望促进工业界与设计之间的对话,使两者之价值能互动交融。

延续德国工业设计包浩斯学院的形式追寻于功能传统,if奖项的评定着重于产品整体品质与价值感的均衡表现,除了功能性、便利性、创新度、生产品质与造型美感都需有一定水准,if设计奖更重视某一产品的设计能否为工业界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4)历届德国if设计获奖情况从收集的资料上可以查看出参评总数是逐年增加,2006的参评数1952件到2010年2486件最终2015年达到4783件,获奖总数同样也是逐年增加的2006年689件,2010年778件,2013年1407件,2015年1629件。

而中国是在2001年开始逐渐重视这项奖项。

2011年中国获奖总数32件,2012年36件,2013年77件,其参与的大多是产品设计奖,产品在金奖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金奖一共有75件,产品占50件,传达设计占20件,包装及建筑设计占5件。

二、获奖作品的特点评析1、产品设计2005年获奖华硕笔记本W2。

宽大的屏幕以及极低的重量使得这款笔记本产品成为了追求多媒体系统性能用户的最爱。

首先对于音频视频的惊人表现让它无可争议的成为了移动娱乐中心,并且轻盈的体态保证了在任何环境下的顺利使用,例如办公室、SOHO等。

并且宽大的平面使得用户可以同时开启多个窗口,将多个任务并行处理。

2005年金奖华硕W1首家荣获if设计金奖。

全球首次笔记本获奖“Comfort、Mobility、Power”是W1设计的主要元素亦为W1N的中心价值。

细部分析上,用简约的设计去除繁琐线条,华硕笔记本分岛式键盘通过更加精准的几何布局,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外观组织,紧凑按键防尘功能、极舒适的手感,可减少误定规律和隔震结构所带来的视觉混乱,对每个键的大小和图形的布局进行了优化,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打字姿态,能够减少拼写错误实现快捷、准确的输入。

2013年获奖MFC-8510DN打印机。

是一款单色多功能A4专用雷射事务机。

本机具备传真、影印、扫描与打印等功能,打印速度可达每分钟36 / 38页(A4 / Letter纸张),同时具备自动进纸与自动双面打印功能。

前端开口方便操作,纸张输出区域以不同的颜色标示,让人清楚区分设备的功能。

创造出轻量的感觉,不论从任何角度看,还给人一种精炼的感觉。

2006年获金奖川田OpozRP5080打印机。

证明中国企业从以前的简单仿制他人产品走上了自主设计研发的道路。

if金奖在其他地区国家来说只能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成功,但对于今天的中国大陆企业来说却意义非凡,它标志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已经在缩小,中国企业的明天将更辉煌。

特点上与国际接轨的理念;欧美审美(外观线条);严谨的结构设计;外观的原创性特殊加工工艺和技术到产品制作和生产当中。

2014年获奖西门子LC45SK953W抽油烟机。

这个抽油烟机主要有两个结构——顶部的盖和控制的挡风玻璃面板,下面的不锈钢腔。

明显的使用了现代的建筑设计风格,使得整体的外观看上去更加的现代和面条,同时触摸面板对于用户来说也更加的实用。

它在工作的时候可以照亮整个炉灶,而且非常的节能。

腔内的部件全是无缝连接,非常容易清洗。

2013年获金奖火星人无烟灶。

火星人无烟灶以卓越的产品给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带去完美的厨房体验,也使火星人无烟灶收获非同凡响的市场美誉度。

彻底打破欧式机逆着地心引力上行排风的致命缺陷,避免了油烟随吸力上行过程中飘散,污染伤害烹饪者的面部以及呼吸系统。

“火星人无烟灶以科技创新力量为中国家庭摆脱了油烟对于皮肤、肺部健康等多方面的威胁,以高品质的产品为中国家庭缔造了健康清洁的厨房环境”。

众所周知,厨房油烟危害侵害我们的皮肤、油污我们的厨房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

为每个家庭提供健康洁净的厨房环境是火星人无烟灶的梦想。

特点1、彻底打破传统顶吸式油烟机的吸油烟率偏低,无法彻底消灭厨房油烟。

2、厨电产品的外观设计跟上整体家装风格的步伐。

2015年获奖(LED蜡烛灯泡)荷兰飞利浦。

提供白炽灯般闪耀的灯光效果,专为高性能和高视觉质量打造。

独特、抢眼的蜡烛灯内部镜头设计成火焰形与经典、修长的外观完美地契合成现代的LED 蜡烛灯。

灯泡可调光驱动进一步提高效率,同时帮助创建所需的气氛,提供大量节约能源,减少维修费用。

可安装在吊灯、壁灯或者现代灯具,适合E14和B15插座,灯泡发出美丽的波光粼粼的暖光。

2015年获金奖OVISO Pendelleuchte(传感吊灯)。

德国设计公司RIBAG 推出的这款传感吊灯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OLED 技术的传感吊灯。

这款吊灯不光在技术上领先一步,并且在设计上精巧美妙,灯面厚度仅为7 毫米,设计简洁大方。

人在灯下,可以通过手掌的感应控制灯光的开关和亮度。

随着开关的消失,灯具的设计也将进入新的世界。

2015年亿思达takee1全息手机获德国IF设计大奖。

takee1手机凭借一块5.5寸的全息显示屏,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立体显示效果。

在外观设计与选材两方面,takee1都考究。

下方面板设有一个摄像头,协助空中触动功能实现,边框上的间断条利于提高手机收发信号的能力,一体化的音量大小控制键,听筒镶在金属边框当中,采用长条形网状设计。

底部设有Micro USB接口与主麦克风。

Takee1 的机身设计富有科技感,流线型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配色方面有极光白与星空黑两种颜色可供消费者选择,前者显得简洁大方,有着年轻气息。

而本次参与评测是为星空黑的后者,给人成熟大气的感觉,符合商务人士的审美观。

2015获金奖Apple Watch。

Apple Watch并没有采用看起来更酷的3D 螺旋式界面,而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扁平主界面+数码表冠(Digital Crown)的操控方式。

圆形图标的主界面被人吐槽为“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噩梦”。

从侧面说明苹果充分意识到旋钮表冠作为传统手表的操作方式,是最自然、最没有学习成本的。

而世面上大多数智能手表,都没有采用传统表冠的设计,也没有赋予其如此重要的功能。

这一功能定位再正确,都未必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原因很简单,一款智能手表的命门,在于外观,而非功能。

只有科技宅才关心功能,绝大多数人考虑到要把一个设备穿戴到自己身上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外观是否美观、安全、舒适。

苹果此次一口气为Apple Watch 推出了34种款型,创下苹果单一产品最多花色的历史之最。

以花色繁多著称的iPod 家族都望尘莫及。

总结起来,一共是:3大系列(基本、运动、奢华),6种表壳材质,18款表带,2种表盘尺寸,11种时钟界面。

对比说明拿Apple Watch 和安卓智能手表阵营的当家花旦MOTO 360 作比较。

最显著的区别莫过于MOTO 360 采用了智能手表中较为少见,但更接近传统手表的圆形表盘,而Apple Watch 则保守地选择了长方形。

机身按键也没有MOTO 360 单纯简洁,采用了双按键设计。

Apple Watch 数码表冠造型是典型的复古风,表冠边缘一圈精细打磨的凹槽,既增加拨动时指尖的阻尼,也可说是向瑞士名表致敬的“魔鬼细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