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项目裁判工作
任务
在田赛裁判长领导下,根据规则的有关规定,负责实施推铅球、掷铁饼、掷链球、掷标枪比赛的裁判工作。
工作方法
(1)学习文件,明确职责与分工。
研究裁判方法,检查场地器材,进行现场实习。
(2)大型田径赛全体裁判员提前一小时到达比赛场地,各组裁判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检查比赛场地布置情况。
(3)按照田赛检录时间,由管理裁判和记录员到赛前控制中心进行检录,并将运动员带进场。
(4)全组裁判员在主裁判的带领下,按运动员入场时间提前整队入场,各就位做好比赛的准备。
(5)将运动员带人比赛场地交主裁判。
主裁判核实检录情况后,向运动员提出比赛要求,并组织运动员每人练习试掷1—2次。
退出投掷区,时限员开始启动计时器,运动员进入投掷区开始试掷。
(8)运动员试掷结束,内场裁判员立即走进投掷区,面向外场,将旗直臂上举,以示试掷是否有效。
器械落地后,落点裁判员判定是否有效,有效不举旗。
外场裁判员面向内场,插好测距反射镜或拉钢尺进行成绩丈量。
落点无效,上举红旗以示落点试掷失败。
试掷成功,激光测距员操作测距仪测定试掷成绩,经检查无误后,举手可以撤掉反射镜,并立即将成绩送至记录员,记录员填人成绩记
录表,检查记录员核实无误后,在成绩公告牌上显示试掷成绩,终端操作员录入成绩。
如试掷失败,也要录入失败的表示符号。
当成绩公告牌旋转回原位后,消去试掷成绩,再显示下一试掷运动员的号码,比赛继续进行。
(9)前三轮试掷结束后,记录员按成绩录取前8名(包括与第8名成绩相翟贿),继续进行后三轮的比赛,试掷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管理裁判员将淘汰的运动员带领到赛后控制中心。
(10)比赛结束后,记录员按6次试掷成绩排出名次并在记录单上签名,再经主裁判、技术官员、田赛裁判长审核签字。
然后终端操作员将成绩记录表打印1份(无终端,记录员应复写3份,交赛后控制中心、宣告、留存各1份)。
管理裁判员带领运动员到赛后控制中心,并将成绩记录表交赛后控制中心主裁判。
记录员将原始成绩记录表交编排记录公告组。
(11)投掷裁判的旗示:内场裁判员红旗平举,表示禁止试掷。
撤掉红旗,表示准许试掷,时限开始。
上举白旗,表示试掷成功。
红旗表示试掷失败。
外场落点裁判员使用一面红旗。
试掷有效不举旗,试掷失败举红旗。
器械出界,上举红旗,然后指向出界方向。
内外场旗示的配合:内场试掷犯规,由内场裁判员举红旗,外场落点裁判员不举旗。
外场落点无效或器械出界,由外场落点裁判员举红旗,内场裁判员不举旗。
如遇内外场试掷都犯规,内外场裁判员都举红旗。
轮次:
田赛远度项目以运动员每人试跳(掷)一次为一个轮次
免跳:
运动员可以在任何轮次申请免跳,一经申请免跳,不得恢复该轮次的试跳。
兼项:
如运动员有兼项,该运动员提出申请,有关裁判长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次比赛中或在跳高每轮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某运动员后来又决定不参加试跳(掷),或轮到其试跳(掷)时不在场,一旦该次跳(掷)时限已过,应视其试跳(掷)失败。
远度项目的名次判定:
预赛时,每人可先试跳(掷)3轮,有效试跳(掷)成绩最好的前8名进入决赛;决赛的运动员再试跳(掷)3轮,总共跳或投掷6轮。
决赛的运动员试跳(投)的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后的排名相反,即预赛成绩最差的运动员第一个跳或投,成绩最好的运动员最好一个跳或投。
6轮跳或投中,谁的成绩最好,谁是冠军。
如成绩相等,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也相等,则以第3较优成绩判定名次,,,依此类推,直到分出冠军。
破纪录:
远度项目:同一轮次中多名运动员的成绩超原纪录,均可承认为破纪录,其中最好成绩视为新纪录。
在其后轮次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须超过当时的新纪录,方可承认为破纪录。
推铅球比赛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运动员超过8人,应
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
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
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
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
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
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
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
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
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不允许使用手套。
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
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
为有效。
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
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
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其他投掷项目比赛,除场地、器械和投掷方法与铅球有差异外,比赛规则与铅球基本相同。
怎样判定推铅球成绩有效?
凡不违反下列之一者,应判成功:
1、运动员须从静止姿势开始,将铅球从圈内推出。
2、铅球从肩以上部位用单手推出。
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进行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下颌,在推掷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铅球亦不得置于中轴线后方。
3、身体任何部分触及圈外地面或抵趾板上面。
4、在一次试掷所规定的时限。
5、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
6、铅球落地后,运动员方可离开投掷圈。
7、运动员从投掷圈的后半场进入,亦从后半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