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 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

【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 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

【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
一、比例
1.把一个长8m,宽6m的长方形画在作业本上,选择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 1:10
B. 1:100
C. 1:10000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8m=800cm,
A、800×=80(cm),不合适;
B、800×=8(cm),合适;
C、800×=0.08(cm),不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实际的长度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长度乘比例尺,求出图上长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即可。

2.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A. ∶
B. ∶
C. ∶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1.5;
A、=,不能组成比例;
B、,不能组成比例;
C、,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相等的比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每个比的比值并选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比例即可。

3.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最小的质数是2,2的倒数是,所以另一个内项是。

故答案为:。

【分析】在一个比例中,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

据此作答即可。

4.12的因数有________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6;1:2=6:12
【解析】【解答】因为1×12=12,2×6=12,3×4=12,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共6个;
因为1:2=0.5,6:12=0.5,所以1:2=6:12.
故答案为:6;1:2=6:12.
【分析】一个数×另一个数=积,这两个数都是积的因数;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________,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答案】;6
【解析】【解答】400000厘米=4千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4千米,
线段比例尺为:, 24÷4=6(厘米).
故答案为:;6.
【分析】先把400000厘米化为4千米,比例尺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4千米;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解答.
6.在一张地图上画有一条线段比例尺千米,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的形式是________,在这张图上量得宁波到上海的距离为12厘米,宁波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答案】 1:3000000;360
【解析】【解答】解:30千米=3000000,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3000000;实际距离:12×30=360(千米)。

故答案为:1:3000000;360。

【分析】把30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可写成数值比例尺;用30乘12即可求出实际距离。

7.一个长方形的图纸按3:1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________倍.
【答案】 9
【解析】【解答】解:3×3=9,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9倍。

故答案为:9。

【分析】按3:1放大,是放大图形的长和宽,也就是长和宽分别是原来长和宽的3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可知,面积扩大的倍数是长和宽扩大的倍数的乘积。

8.把①号三角形按________:________的比放大得到②号三角形,①、②号三角形面积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4;1
【解析】【解答】把①号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得到②号三角形,①、②号三角形面积的比是4:1。

故答案为:2;1;4;1.
【分析】比例尺可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其中,放大比例尺的后项是1,用于设计图纸;缩小比例尺的前项是1,用于地图,观察图可知,①号三角形到②号三角形是放大了,分别数出两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占的格数,然后用大三角形的对应直角边:小三角形的对应直角边=比例尺,据此求出比例尺,然后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它们的面积比。

9.一辆汽车去县城以每分钟2.5km的速度,行了半小时,返回时以每小时130km的速度行驶,汽车返回时用了多少分钟?(用比例解)
【答案】解:每小时130km的速度行驶转化成每分钟130÷60= km的速度行驶,半小时=30分钟;
设汽车返时用了x分钟,
x=2.5×30
x=75
x=
答:汽车返时用了分钟。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每小时130km的速度行驶转化成每分钟行驶多少千米,然后用返回的速度×时间=去时的速度×时间,据此列反比例解答。

10.如图是小明坐出租车去展览馆的路线图.已知出租车在3km以内(含3km)按起步价6元计算,以后每增加1km车费就增加1.4元.请你按图中提供的信息算一算,小明去参观一共要花多少元出租车费?
【答案】解:(4+8)÷
=12×250000
=3000000(厘米)
3000000厘米=30千米
6+(30﹣3)×1.4
=6+37.8
=43.8(元)
答:小明去参观一共要花43.8元出租车费。

【解析】【分析】用两地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再换算成千米。

用实际距离减去3千米求出超出3千米的路程,用这部分路程乘1.4求出超出3千米的车费,再加上起步价即可求出出租车总费用。

11.在比例尺是1:20000的图纸上量得北京天安门广场南北长为4.4厘米,东西宽为2.5厘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4.4÷=88000(厘米)=880(米);
2.5÷=50000(厘米)=500(米);
880×500=440000(平方米)
答: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实际面积是440000平方米。

【解析】【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分别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用实际的长乘宽求出实际面积。

注意统一单位。

12.张叔叔坐出租车从家去博物馆,途经文化馆后还要向正东行驶4千米。

出租车行程在2千米以内(含2千米)按起步价7元计费,以后每行1千米车费增加1.8元。

(1)在下图中表示出博物馆的位置。

(2)张叔叔这次坐出租车应付车费多少元?
【答案】(1)4千米=400000厘米,400000×=2(厘米),画图如下:
(2)1÷ =200000(厘米)=2(千米)
2+4=6(千米)
7+(6-2)×1.8=14.2(元)
答:张叔叔这次坐出租车应付车费14.2元。

【解析】【分析】(1)先把4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博物馆的位置;
(2)测量出张叔叔家到文化馆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然后加上文化馆到博物馆的实际距离就是乘车的总路程。

用总路程减去2求出超出2千米的路程,这部分路程乘1.8就是超出2千米的费用,再加上7元就是总费用。

1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

两列火车同时
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13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答案】解: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4000000=80000000(厘米)=800(千米)
800÷(87+113)=4(小时)
答:4小时后两车相适。

【解析】【分析】先计算A、B两地的距离,即A、B两地的实际距离=A、B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故两车相遇需要的时间=A、B两地的实际距离÷(甲车每小时行的距离+乙车每小时行的距离),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4.在比例尺的1:5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正方体草坪的边长是4厘米,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4÷ =20000(厘米)
20000厘米=200米
200×200=40000(平方米)
答: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是400平方米。

【解析】【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正方形草坪的实际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可求出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

15.某部队行军演习,4小时走了22.4km,照这样的速度又走了6小时,一共走了多少km?(用比例知识来解)
【答案】解:设6小时走了x千米,由题意得
x:6=22.4:4
4x=134.4
x=33.6
33.6+22.4=56(千米)
答:一共走了56千米。

【解析】【分析】照这样的速度的意思就是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先设6小时走了x千米,根据速度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6小时走的路程,再加上原来走的路程即可求出一共走的路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