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标大纲

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标大纲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
平面镜
光的反射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公式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3

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实验: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
7
质量
1.了解质量的概念.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能估测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了解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4
光的
色彩
光的
传播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量长度。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实验: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
2
机械
运动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任何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10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4.会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建议 讨论测量火车(汽车)速度的各种方案.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6
透镜
光的折射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
4.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例8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
应该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估测能力。
知道质量的单位
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会使用游码。
实验: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8
密度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2.记住水的密度。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11
二力
平衡
运动
和力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4.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知道惯性定律。知道惯性现象。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作力的图示;知道重力;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苏科版初中物理学习要求课标大纲比较
苏科版初中物理·学习要求·课标大纲·比较
序号
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中
的科学内容
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
1
长度
和时
间的
测量
1.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会用量筒测体积。
实验: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9
其它
物理属性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理解合力的概念。
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2
压强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关注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尝试与同学交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的见解.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能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