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经济法基础参考资料
2019年经济法基础参考资料
四类
国家
[ 提示]任何一个法律 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 体。因为最少要有两 个主体,才能在它们 之间形成以权利和义 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
2020/4/7
7
2. 法律关系的内 容
概念: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
权利
表现: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
包 括
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 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强制性
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
利导性 规范性
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而普遍适用
2020/4/7
5
二、法律关系
(一)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 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 系。包括以下三类:
民事法 律关系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 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活动。 人身 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
提示:活人的整个身体 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不能作为
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
2020/4/7
11
三、法律事实
注意: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法律事件
法律 事实
法律行为
自然现象(绝对事件) 现象
行政法 律关系
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经济法 律关系
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 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2020/4/7
6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1.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 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
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内
公民(自然人)
容
机构组织
2.主要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区 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
2020/4/7
15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2020/4/7
法的分类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本法和普通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 一般法和特别法 国际法和国内法
公法和私法
19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概念: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 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提示1:法律部门 划分的标准首先 是法律调整的对 象,即法律调整 的社会关系
法律部门 与法律体系
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 基础培训课件
2018-2019
2020/4/7
1
知识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总论
2020/4/7
2
第一章 知识结构和内容
总论
概念、关系、事实 法律基础
形式和分类、体系
仲裁、民事诉讼(平等)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概念 法律责任
种类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不平等)
2020/4/7
3
一、法和法律
法:律法地律位地平位等平、等权、利权与利义与务义的 内务容的对等内或容不对对等等 或 不 对 等
2020/4/7
[提示2] 权利和义务的保
护: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9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具体内容包括:
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 稀缺性,并能为人们实现 物 支配和控制的各种资源。如士地、矿藏、水流、森林;
也可以是人造物,如建筑、机器、等;但 不包括阳光、 空气、自然灾害等
非物 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本身没有实物形态,但通常有物 质财 质载体,包括著作、发现、发明、设计等
富 道德产品:包括荣誉称号、嘉奖表彰、体育比赛的名 次等
2020/4/7
10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 行为 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
依据
分类
是否合法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是否通过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 行为
主体意思表示形式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行为表现形式
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2020/4/7
14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 1.概念: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
社会现象(相对事件)
活动
2020/4/7
12
1.法律事件
特点: ★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
分为以下两种: 绝对事件
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如地震、洪水等
相 对 事 件 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如爆发战争等
2020/4/7
13
2.法律行为
特点:★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法律后果 ★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 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义务 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
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
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
束
2020/4/7
。 8
2.法律关系的内容
义务
积极义务 消极义务
以积极的作为方式去履行义 务,如纳税、服兵役等
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去履行义 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 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
[[提提示示1]1]权权利利和和义义务务的的关关系系:
1、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 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提示:法并非是社会认可即可 2.法的本质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2020/4/7
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 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
3.法的特征
国家意志性 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
特别行政区的法
自治法规
规章—部门规章的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国际条约
2020/4/7
16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 提示] 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书 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
2020/4/7
17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总结:
形式
制定机关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行政法规
国务院
法 规 地方性法规 省级、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自治区法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
特别行政区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规 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较大市人民政府
国20际20/4条/7 约、协定
国家之间
18
(二)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内容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 运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