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雕塑之美》课堂教学实录(三篇)

《雕塑之美》课堂教学实录(三篇)

《雕塑之美》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雕塑艺术形式,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材料等有个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认识、发现、感受雕塑的美感及对人类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雕塑作品,掌握分析、鉴赏雕塑作品的方法,运用语言评述作品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情感目标:感受雕塑的美,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增强学生对身边艺术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雕塑实物、数码相机2、学生准备:小雕塑作品、照片【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1、欣赏引入[课件雕塑]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什么?师:对,这是一件雕塑作品。

它跟我们的绘画作品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课件出示:是呀,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黏土、胶泥等)、可刻的(如木、石等)材料,制作出的各种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雕塑?2、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雕塑的世界,感受《雕塑之美》。

[出示课题]二、情景引入欣赏1、了解雕塑及圆雕、浮雕的不同师:看,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解雕塑及圆雕、浮雕的不同。

圆雕是可供四面欣赏的雕塑。

浮雕则只能从一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板为依托。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雕塑属于圆雕,还是浮雕呢?让老师再考考你们,看你们能否区分下面几幅是圆雕还是浮雕?2、初步感知雕塑作品师:是呀,我们世界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来,继续领略古今中外雕塑的风采吧。

[课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

]看了这些雕塑,你想说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幅?为什么?(学生谈感受。

)同学们对雕塑作品的外在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要更客观、全面地欣赏认识一件雕塑作品,除了看外形,你觉得还应该了解什么?(作者、时代、意义……)3、给雕塑分类师:老师还带来了很多雕塑作品,请你们对雕塑作品分分类,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么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回答归纳板书:材质、地域、年代、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并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分析。

如1、按材质分:按材料分是个不错的主意。

那么,你知道的雕塑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呢?(冰、沙、玉……)是呀!雕塑家常常利用材质不同的特性来雕塑不同的作品,使雕塑作品更加美丽,更加吸引人。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用不同材质雕的作品,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并猜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当然用其他材质制作的雕塑作品还有很多,你们看。

[出示不同材质的作品]2、按年代分:你是怎么判断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查资料知道的,古代比较陈旧,现代新……)古代的雕塑用的是什么材料?现代的有是什么?(古代石、泥等为主比较单一,现代有大理石、不锈钢、铜等比较丰富。

)你们知道古代这些雕塑是为谁雕的吗?古代的雕塑是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的,那么现代的雕塑呢?现代的雕塑大多摆放在公园、广场等地,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

考试:老师这里也有几幅作品,我想考考你们,你认为哪些是古代的作品?哪些是现代的?3、按表现内容分:按雕塑的内容来分也是挺好的想法。

那为什么有的雕塑家雕塑了人物,而有的雕的是其他的物体呢?猜猜他为什么要雕个美丽的少女和鸽子呢?(为了表现和平)原来作者是为了表现和平的幸福生活,才选了最能表现和平的鸽子和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少女。

看来雕塑作品的内容都是经过雕塑家深思熟虑,往往与意义结合,体现了雕塑的意蕴美。

4、按表现手法分:[课件出示三个头像]A、这样的容貌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像这样与生活中的人一样的,非常逼真的形象,我们称为写实。

B、这个形象与前面写实的形象相比,有什么不同?很概括,作了变形处理。

使形象有一种抽象美。

C、这种样子的人,生活中你看到过吗?生活中,好象有这样的人,但又与生活中的不一样。

与前面写实的人像相比,他的眼睛更长了,眉毛更弯更长,耳垂更大了,脸很圆润。

这样的形象让我们看起来感觉很亲切,很和善。

在中国的佛教雕塑中,有很多都是这样的形象,雕塑师们是想以这样的形象来刻画佛的慈善、亲切,传达出佛像的神韵。

像这样以形写神的雕塑手法,我们称为意象。

[板书]雕塑家利用夸张、写实、意象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了许多激动人心的作品。

看。

[课件出示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

]5、按地域分的:你是怎么知道哪些是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中国雕塑上的人是中国人,外国的是外国人……)你是根据他雕塑的内容来判断分类的。

三、引导认识雕塑家和欣赏作品师:同学们分析得真不错,世界闻名的雕塑艺术大师拿出了他们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来,一起欣赏吧。

1、[课件出示《摩西》]认识这件作品吗?知道他是谁雕塑的吗?你对米开朗基罗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米开朗基罗肖像]简介: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人,是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工程师和诗人。

和同时代的达芬奇、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的“三杰。

”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中,哪幅是他的作品?[课件出示《摩西》]这是米开朗基罗用写实的手法雕塑的圆雕大理石人物坐像——摩西。

师:知道摩西是个怎样的人吗?简介摩西:师:摩西是第一个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寻求建立自己国家的“先知”。

在出走途中,有人因恶人引诱而成了叛徒,摩西听说后,怒斥叛徒,一气之下摔了法服。

这个雕像表现的正是当摩西得知这一事变时,霎那间的神态反映。

谁能说说他的神态是怎样的?(坐在椅上,头部左转怒视远方,身体的动感表明他正要站起,给人以嫉恶如仇和大义凛然的正气感。

)我们一起来做做他的动作。

你的手脚有什么感觉?(非常紧张)你们看雕塑中人物的肌肉都是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的,你们也要表现出这样的状态。

同学们,米开朗基罗为什么要雕塑这样的人物呢?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人物,是希望有一个像摩西这样得英雄惹来拯救自己的祖国。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而这寄托着深厚情感的雕塑作品,就显得更美了。

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有很多这样的优秀艺术品,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课件出示《着衣母婴卧像》局部]师:这是什么?(山)[课件]现在看是什么?(人体)为什么把母亲的身体雕塑的像山一样?(母亲像山一样高大、安全,呵护着孩子。

)你觉得这幅雕塑作品的风格与刚才的一样吗?(不一样,刚才是写实的,现在的是变形,抽象的)与书中哪幅作品风格一样?(女人像)对,它们都是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亨利摩尔以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新精神,给雕塑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掀开了雕塑艺术史上新的一页。

3、欣赏现代雕塑作品师:想欣赏现代雕塑作品吗?[课件出示师:]4、欣赏真人雕塑。

师:你们觉得这幅雕塑作品怎样?(很逼真)其实它就是真的人在模仿雕塑作品,。

老师这里很好几张雕塑作品,让我们也用自己的身体来摆摆这几个造型,体会一下雕塑的动作美。

看看哪个同学的模仿最强,动作摆得最好。

[出示图片]学生摆造型。

教师抽摆得好的同学上前表演。

现在,请你们自己动脑筋,想一个主题,然后摆一个雕塑的造型,并为自己的这种真人雕塑取个名。

四、评价作品,完成表格师:喜欢雕塑吗?老师也爱上了雕塑,看,咱们教室的四周都贴满了美妙的雕塑作品,选择你喜欢的一件来说一说吧。

姓名:爱上作品,(雕塑形式:圆雕、浮雕)(作品名称)它是雕塑家采用的雕塑手法,(国家)(画家姓名)用创作而成的。

(材质)九、总结下课。

雕塑是世界艺术花园里的一块奇葩,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我们纯净的心灵感受美。

【教学反思】:《雕塑之美》一课是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本课通过对雕塑的“造型”、“材料”、“表现手法”、“内涵”四个方面展开欣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雕塑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由衷地热爱美术的学习,让学生乐在其中。

《雕塑之美》课堂教学实录(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雕塑作品、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雕塑:1、师:老师放短片:石刻和泥塑的制作过程,请学生仔细观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用的是什么材料?2、通过教材第32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师生共同看书生: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雕塑。

3、出示课题二、了解雕塑:1、分类:1)师:出示两件关于“马”的雕塑作品,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观察它们的视觉效果有何不同?生:比较、观察、感受、发表感想2)师总结圆雕与浮雕区别。

3)分析学生自带的和书中的雕塑属于哪种雕塑。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空间,让学生在看、比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分析,了解雕塑的形式并从中感受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材料:1)通过触摸真实的雕塑感受材料的材质特点。

2)课件出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雕塑,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来。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雕塑入手,结合课件,使学生在触摸、比较中了解雕塑作品的材料的多样性。

3、作用1)学生观看生活照片。

2)课件出示家乡的雕塑,师生共同欣赏师适当解说【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熟悉的雕塑展开,让学生了解雕塑在人们生活及生存的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雕塑,了解欣赏的方法1、课件出示:《卢舍那佛》《人首翼牛》《和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让学生猜一猜:哪些雕塑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学生说,师总结【设计意图】区分古代和现代作品,以便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雕塑作品)2、赏析《人首翼牛》1)学生初步观察作品2)教师简介《人首翼牛》3)师生共同总结欣赏的方法。

3、赏析《卢舍那佛》1)组内根据同学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交流。

时间2分钟2)汇报3)拓展古代雕塑。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课件补充)【设计意图】通过中西古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4、课件出示:《和平少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1)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对比古代与现代雕塑作品,在造型、材质、放置的地点有何不同?2)打开教材分组欣赏、讨论(每组都有一个欣赏提示,由组长带领同学进行分析)3)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古代与现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雕塑的艺术风格)四、体味雕塑:1、课件: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表演,巧妙地让真人装扮成雕塑的样子,让我们联想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碰撞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