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透水路面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透水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表逐渐被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使雨水对地下土壤的补充被阻断;扬尘使城市空气中PM2.5颗粒物增多;地表干燥给绿化生长带来困难;降雨造成路面积水使交通受阻等社会问题。
鉴于以上现状,一种绿色环保路面材料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上述现象,面对我们南方地区多为软土层,已采用的砂基和无砂混凝土透水基层强度、刚度、抗折度较低,往往出现路面塌陷、裂缝、砖块移动、高低不平、等缺陷;目前采用的混凝土基路面砖路面虽提高了强度、刚度、抗折度,但仍把雨水与土壤阻断。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砖透水路面施工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砖透水路面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质量可靠,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砖透水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定位清理表土并将素土平整夯实;(2)、在素土层上铺设碎石蓄水层;(3)、安装PVC泄水管,浇筑混凝土基层
安装滤水网片;(4)、铺筑混凝土路面砖安装泄水管;(5)、嵌缝清理养护。
进一步,所述步骤(1)具体为: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面的定位及设置临时水准点和中心线边线控制桩,根据设计要求清理挖掘表面土层或换土,按规范要求分层回填、机械碾压或人工打夯密实。
进一步,所述步骤(2)具体为:碎石宜采用25-60mm,厚度不宜小于120mm;摊铺平整,用人工或机械碾压夯实,压实后的碎石层表面不应有明显凹凸不平,并应铺出路基边缘大于100mm为宜。
进一步,所述步骤(3)具体为:a、根据泄水孔位置,先预埋
Φ50×3.2mm的PVC泄水管,每个泄水管距离500mm,梅花形布置,同时,PVC管顶口面用胶带纸临时密封,防止浇筑时混凝土灌入管内;
b、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基层,等级强度宜≥C15;
c、待混凝土基层等级强度达到1.2MPa时,揭去PVC泄水管口的胶带纸,用150mm×150mm的10目不锈钢滤水网片覆盖PVC泄水管口,用1寸钢钉四角固定。
进一步,所述步骤(4)具体为:
a、找平层,找平层配合比将水泥和砂石以1:6半干混合料,采用人工轧砂石粒径3-10mm,用手攒捏拌合料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从而增大空隙比,铺筑厚度控制30-50mm为宜;
b、面层铺筑,通过混凝土路面砖基准点,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混凝土路面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宜为0°或45°,
混凝土路面砖的铺筑从路面砖基准点开始,并按路面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的方案要求每隔5-10m先铺筑标高和图案要求的样准砖;
c、铺筑,根据基准线用耙平法垫平水泥砂石半干混合料,在第一排砖铺筑完成后,铺筑第二排砖时在每块砖转角缝隙处预埋Φ4mm泄水管,埋入端应切成45°,并高出砖面≥20mm,扫缝时防止砂粒灌入。
进一步,所述步骤(5)具体为: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中采用砂灌满填实,砂宜为干燥的过筛中砂,在路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砖缝用砂,用笤帚或刷子等工具将路面上的砂子扫入砖缝中,填满为止,然后路面上砂子清理干净,嵌缝清理完成后高出砖面的泄水管用墙纸刀切成45°与砖缝高出2㎜,雨水流入时阻止砂粒同时流入管内;砖面喷水养护不少于7d。
本发明与不透水混凝土路面砖路面相比,本法的特点:
一、通过面层基层泄水孔流入碎石蓄水(垫)层渗入土壤可增加行走舒适性,同时减轻集中降雨路面排水系统的负担。
二、增大地表相对湿度,保持土壤天然湿度,补充地下水源,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调整生态平衡。
三、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调节城市气候,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揭示的是一种砖透水路面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定位、清理表土、素土层8A平整夯实:
a、根据设计图纸先进行路面的定位及设定高程。
b、临时水准点和中心线边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应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c、根据设计要求清理挖掘表面土层或换土,按规范要求分层回填、机械碾压或人工打夯密实。
步骤二:铺设碎石蓄水层7A:
a、碎石宜采用25-60mm,厚度不宜小于120mm。
摊铺平整,用人工或机械夯(碾压)实。
b、压实后的碎石层表面不应有明显凹凸不平,并应铺出路基边缘大于100mm为宜。
步骤三:安装PVC泄水管5A、浇筑混凝土基层、安装滤水网片: a、根据泄水孔位置,先预埋Φ50×3.2mm的PVC泄水管,每个泄水管距离500mm,梅花形布置,同时,PVC管顶口面用胶带纸临时密封,防止浇筑时混凝土灌入管内。
b、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基层,等级强度宜≥C15,厚度一般人行道100mm-150mm。
广场停车场150mm-200mm,或设计确定。
c、待混凝土基层6A等级强度达到1.2MPa时,揭去PVC泄水管口的胶带纸,用150mm×150mm的10目不锈钢滤水网片覆盖PVC泄水管口,用一寸钢钉四角固定。
以防止砂粒泥土流失,堵塞管孔。
步骤四:铺筑混凝土路面砖:
a、找平层3A:
找平层起到基层找平,不使散砂流失,水体过滤,荷载缓冲等作用。
找平层配合比1:6(水泥:砂石)半干混合料。
采用人工轧砂石粒径3-10mm (简称绿豆砂)。
拌制湿度掌握方法:用手攒捏拌合料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从而增大空隙比,胶凝材料在常温下凝固,不利于散砂的流失。
促使平整铺筑与透水效果(不得浇浆法和刮浆法铺筑)。
铺筑厚度控制
30-50mm为宜。
b、面层1A铺筑:
1)根据设计要求和拟定方案,合理的块形、色彩、质感的搭配可为铺筑带来迥然不同的美观效果。
2)混凝土路面砖铺筑根据平面设计图,在路缘石边设定路面砖基准点。
3)通过混凝土路面砖基准点,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混凝土路面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宜为0°或45°。
4)根据设计和方案要求排版,混凝土路面砖的铺筑从路面砖基准点开始,并按路面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的方案要求每隔5-10m先铺筑标高和图案要求的样准砖。
如果在排版过程中铺筑到路边产生不大于
20mm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路面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半砖及小于1/3砖必须采用手提切石机切割,不得破损掉角。
5)铺筑,根据基准线用耙平法垫平水泥砂石半干混合料,在第一排砖铺筑完成后,铺筑第二排砖时在每块砖转角缝隙处预埋Φ4mmpvc泄水管,埋入端应切成45°,并高出砖面≥20mm,扫缝时防止砂粒灌入,防止干砂嵌缝灌入。
用橡胶锤敲打压实稳定,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铺筑方式与花岗岩板块相似),但不得采用浇浆法和刮浆法粘贴。
铺筑好的混凝土路面砖随时检查,发现走花(缝)、不稳定(活动)、局部不平等部位立即修整或返工。
混凝土砖路面特殊部位的铺筑
a、检查井、污水井等周围突出部位应清除,并垫平与地面砖顶面平,井圈周边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平筑实;检查井等周围的路面砖,不得使用切断块;小角圆弧零星砖的部位应及时用C20细石混凝土填补好。
b、人行道、广场等无路缘石路面边缘部位的铺筑,应采用混凝土止挡法或路面砖砂浆湿铺粘结法固定路面砖。
c、平面弯曲路面的铺筑可采用调整路面砖接缝宽度进行,一般弯道外周路面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6mm;弯道内周路面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2mm;竖向弯曲路面铺筑将路面基层及找平层采用竖向曲线过度,其接缝宽度宜为2-6mm。
d、一字、人字形铺筑路面,拐角处路面砖可采用端部专用路面砖或切割成型铺筑。
步骤五:嵌缝2A清理养护:
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中采用砂灌满填实,砂宜为干燥的过筛中砂,在路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砖缝用砂,用笤帚或刷子等工具将路面上的砂子扫入砖缝中,填满为止,然后路面上砂子清理干净。
嵌缝清理完成后高出砖面的泄水管用墙纸刀切成45°与砖缝高出2㎜,雨水流入时阻止砂粒同时流入管内;砖面喷水养护不少于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