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经济学考试知识重点

安全经济学考试知识重点

安全经济学考试知识重点
第二章
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应选择的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安全投资:安全活动是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前提的。

对安全活动所作出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总和,我们称作安全投资。

安全收益:安全收益具有广泛意义,它等同于安全的产出。

安全经济学:安全经济学是研究安全的经济(利益、投资、效益)形式和条件,通过对人类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

安全经济学的任务:1、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科学和一般经济学的科学方法、理论,对人类公共安全,即职业、生活、生存活动中的安全经济规律进行考擦研究;2、结合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建设的具体的实践,阐明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经济规律在安全活动领域的表现形式;3、探讨实现经济的安全生产(劳动)、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途径、方法和措施;4、为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制定安全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从而极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身心安全、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繁荣和昌盛。

第三章
安全效益的分类:
1、从表现形式看: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简介经济效益。

2、从层次上:分为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

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即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进而会达到运行投产后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

安全的两大经济效益:
第一,安全能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减少对人、社会、企业和自然造成的损害,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消耗和损失的功能。

简称“减损功能”。

第二,安全能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其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安全经济投入最优化准则:
共有两种:一是安全的经济消耗最低,二是安全经济效益大。

安全涉及两种经济消耗:事故损失和安全成本,两者之和标明了人类的安全经济负担总量,我们用安全负担函数B(S)表示:B(S)=L(S)+C(S)
第四章
安全定量的两个重要元素:
一是事故概率,即事故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而是事故严重度,即事故的指标。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
事故预防指标:
三个方面: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指标、安全管理发展指标、安全文化发展指标等。

安全生产指数的数学模型:
一、Y-指数(同比指数)其数学模型:Ky=(R1/R0)×100
式中 R一一行业安全生产特性指标或综合指标;
R1——当年指标;
Ro一—参考(比较)指标[前一年指标、基年指标或者近n年平均(滑动指标)]。

二、X—指数(综合指数) 其数学模型:Kx=R1/R0×(W0/W1)×100
式中 R1一被比较企业、地区或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指标;
Ro——比较企业、地区或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指标;
W1——被比较企业的行业危险性权重系数,
Wo一比较企业的行业危险性权重系数.
三、综合指数的第二种模型是n行业、地区或国家之间的综合比较,其数学模型是:
Kx=(Ro×Wo)/(∑WiRi/n)×100
Wi——第i个地区的危险性权重系数,其余同上。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
1、安全经济的绝对指标包括:①投入方面:主动投入——安措费、劳保用品费、保健费、安全
奖等;被动投入——职业病诊治费、赔偿费、事故处理费、维修费等。

②、后果及效果方面:负效果——经济损失量、工日损失量、环境勿让量、伤亡数等;正效果——生产增值、利税增值、损失(含经济和工日等)、减少量、污染减少量、伤亡减少量。

2、安全经济相对指标安全经济的相对指标是相对于某种背景来考察安全经济绝对指标的特征
量,往往更具实用可比性和客观性。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用相对指标来分析和说明问题。

3、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安全经济指标有:国民(生产)产值安全投资指数;安全
投资怎张率;人均安措费;人均安全成本;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经济损失达标率;危险源现存率;事故损失直间比;经济损失严重度;工日损失严重度;经济损失重要度等等。

第五章
安全价值工程:
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措施进行安全功能的分析,力图用最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V=F/C)的途径:
①F提高,C下降;
②C不变,F提高;
③C略有提高,F有更大的提高;
④F不变,C降低;
⑤F略有下降,C大幅度下降。

第六章
中国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投资的来源:
①在工程项目中的预算安排。

(包括安全设备、设施等预算)
②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各行业或部门的需要,给企业按项目管理的办法下拨安全技术专项措施费。

③企业按年度提取的安全措施经费。

④作为企业生产性费用的投入,支付从事安全或劳动保护活动的需要。

⑤企业从利润留成或福利费中提取的保健、职业工商保险费用。

安全投资合理比例的基本原则: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实现。

安全投资五个主要方向:
即安全技术措施投资、工业卫生措施投资、安全教育投资、劳动保护用品投资和日常安全管理投资。

安全的经济激励概念
它是一种提高安全水平的策略,由内部化损失的一系列政策组成,结果是企业承担大部分损失。

第七章
GB672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中规定的事故经济损失统计范围:
一、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2、善后处理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吹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同时影响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因素
第八章
生命价值比较有影响评估的方法(*)
人力资本法、工资—风险法、消费市场法、条件价值法。

工效损失价值
在其工作效率达到正常值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损失即为工效损失价值。

商誉:
是指某企业由于各种有利条件,或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从事本行业的经验,或产品质量优异、生产安全,或组织得当、服务周到,以及生产经营效率较高等综合性因素,使企业在同行中处于较为优越的地位,因而在客户中享有良好的信誉,从而具有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

第十章
安全经济效益:
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安全效益特性
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等特性。

安全效益的实现过程
1、制定安全目标
2、拟定安全措施方案
3、提高安全水平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合理进行安全投入,并使安全的消耗得到最低
4、开展安全经济评价
5、制定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

6、加大奖惩力度
提高安全效益的途径
1、合理分配安全投入
2、在保证应有安全水平下降低安全活劳动消耗
3、降低安全生产的物化劳动消耗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专项经费
是为安全活动中某一特定的作业过程、作业环境及劳工者提供安全保障所使用的费用。

安全经济管理分类
一、安全经济的法律管理
二、安全经济的财务管理
三、安全经济的行政管理
四、安全经济的全员管理
中国安全监察管理体制
“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
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的手段
1、法律手段
2、行政手段
3、经济手段
第十二章
风险决策
也称概率决策,这是一种在估计出措施利益的基础上,考虑到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利益期望值的预测,以此预测值作为决策的依据。

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
是基于加权评分的理论,根据影响评价和决策的因素重要性,以及反映其综合评价指标的模型,设计出对各项参数的定分规则,然后依照给定的评价模型和程序对实际问题进行评分,最后给出决策结论。

第十三章
风险与危险
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危险只是意味着一种坏兆头的存在,而风险则不仅意味着这种坏兆头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有发生这个坏兆头的渠道和可能性,因此有时虽然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

人类的风险研究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好安生产工作,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效用的度量
认为效用也像其他物质一样可以计算出大小值来,哪怕其计量单位是相对的和抽象的。

事故风险管理的方法
三种:损失规避、损失控制和损失融资。

第十四章
工伤保险的三大职能
补偿、预防、康复
推行工伤保险的作用
工伤保险制度首先具有对受害人的经济补偿和救助的功能;第二是为受伤害人员提供的意料与康复保障,为再就业创造条件;同时,工伤保险制度还承担促进事故预防和发挥职业病的防范的功能和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