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崇圣寺三塔导游词姓名黄福爱学号*********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班级11级旅管师范班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课程名称现场导游任课教师杨玉莉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线路图重点:崇圣寺概况;千寻塔及两小塔;建塔方法;雨铜观音殿。
难点:塔的特点、艺术价值;“永镇山川”照壁的由来及含义;建塔方法;雨铜观音殿。
讲授方法:虚实结合法大理崇圣寺三塔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期待已久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很开心。
我代表康辉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这一旅程的小伙伴,导游黄福爱,大家可以叫我小黄,都说旅程有小黄,一路没困难。
朋友们,旅途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是我在力所能及的合理要求范围之内,我都将竭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请大家尽情游览。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崇圣寺位于大理,大理位于云南西部,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土,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驿站。
因独有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和穿越唐宋元明清的厚重历史和独特文化,被视为现代人追寻的人间仙境。
迄今屹立在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的崇圣寺三塔便是这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位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东麓,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蜚声海外矗立千年的崇圣寺三塔,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塔承载了独有的南诏、大理国文化,成为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同去体验这其神秘与奥妙吧!崇圣寺与三塔中的主塔同建于南诏时期,两座小塔建于大理国时期。
各位游客请想一下,该寺为什么要叫崇圣寺?看着各位游客期待答案的眼神,我来告诉大家吧,这与大理人民的观音崇拜有关,所以就取观音法号为寺名。
当代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在《天龙八部》“释名”中写道:“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教。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天龙八部”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以“天众”和“龙众”为首;这恰好是大理国画工张胜温所绘的著名画卷《大理国梵像卷》中的重要内容。
而小说中描述的“天龙寺”就是辉煌的崇圣寺。
大理被誉为“佛国”,崇圣寺被誉为“佛都”,大理曾有九位皇帝禅位后在此修行。
它具有三楼七阁九殿百厦之规模,气势宏浑。
在众多游客的心目中,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到了大理如果不游三塔,就不算游了大理。
大理三塔位在苍山之麓,洱海之畔。
湖光山色把三塔打扮的分外妖娆,而三塔对持,金碧交辉,又把苍山洱海点缀得更加秀美。
大理三塔就象美丽而多情的白族少女,以其独特的卓越风姿,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
据记载,大理三塔原来是崇圣寺的一部分。
如今,寺院已在历代的战乱和灾害中毁坏。
而三塔却历经千余年沧桑而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缘分。
大家都知道,中国原来是没有塔的,中国的塔是从印度随佛教传入的,后来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塔。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理三塔也是用砖筑成的,重点是塔砖的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了佛教宗密的各种各样的汉文梵文的经咒,为研究大理三塔建造史、佛教史、南诏大理佛教与中原佛教之关系的实物资料。
大家看,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崇圣寺三塔。
大塔在前,两小塔在后,成“品”字形分布。
大家注意观察大塔的外形,它与中原的塔有什么不同呢?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俊秀。
下面请大家仔细数一下塔的层数。
哦,我听到有朋友说了,大塔有十六层,小塔有十层,大家不用怀疑,你们数的是对的。
为什么中原的塔是奇数层,而三塔会是偶数层呢?这是因为随着佛教的传入,观音作为佛教中的一位正神,在当时多苦难时期,大理的地是观音给的,王是观音授权的,民也是观音保的,所以观音常以大慈大悲的女性形象存在人们心中,大理人民就选择了观音作为崇拜的对象。
在建造塔时,就取了象征阴的偶数层。
这里的主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
是16层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十五级以上为实心。
千寻塔从上到下分为塔刹、塔身、塔基。
刹高7.8米,为铜铸葫芦形宝瓶,原置有金鹏鸟。
塔身为环筑厚壁式结构,塔内安装有木楼梯,塔各层高度逐渐递减。
塔基有两层,下层四周有石栏,上层东面正中有石照壁。
整座塔的造型与陕西西安的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密檐式塔。
说到这里,我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以前所见过的一些形态各异的塔。
大家知道塔按形式可以分为几种吗?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一般来说可分为4种:楼阁式,如西安大雁塔;密檐式,如西安小雁塔;覆钵式,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听到这里,有人禁不住会问:西安的小雁塔,杭州的雷锋塔和大理千寻塔都是密檐式塔,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千寻塔高69.13米,而西安小雁塔仅高46米,如果把小雁塔比做苗条端庄的少女,那么在千寻塔面前也会黯然失色。
杭州的雷峰塔建于宋代,只有5层,而大理千寻塔建于唐代,高16层,历史的久远和建造技法的高超无一不显示出大理三塔独特的魅力。
尤其是明朝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但“旬日复合”;民国十四年(1925年)强地震,大理城十室九塌,而千寻塔仅塔刹震落、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大家仔细看,一定发现了塔前照壁上刻有“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耐人寻味。
为什么千寻塔底座会有“永镇山川”四字呢?因为在历史上,大理是一个多水患的地方,“永镇山川”反映了当时修建三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镇伏水患。
同时,这四个字也体现了大理三塔的重要历史地位。
顺便提一下,古往今来,塔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崇扬佛教,镇灾降邪,观赏三种。
而千寻塔兼具三种功能于一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前面的千寻塔还在令我们叹为观止,而分立在大塔之后的南北两小塔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两小塔分立于大塔西南,西北两面,均距主塔70米,与主塔成等腰三角形。
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建造的,两小塔形制一样,为锥形,均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塔身涂白灰皮,从第三层开始,各层高度逐渐递减。
玲珑俊秀。
三塔各据一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从远处看,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白族民族风格。
千百年来,大理三塔历经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仍巍然屹立。
成为研究大理国历史及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当时,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财富的结晶。
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从中脱颖而出,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
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
1978年,国家对三塔进行大规模维修时,在千寻塔内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还有一尊金质观音像,极为珍贵。
这些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神秘面纱。
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
当时大理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
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大理三塔参观完了,请各位朋友再随我的步伐到“钟震佛都”的钟楼和雨铜观音殿去看一看。
此钟是三塔崇圣寺的镇寺之宝,筑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可惜已毁于清朝咸丰年间。
现在这口巨大铜钟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吨多。
钟楼高19.97米,取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之意。
钟楼北侧是聚影池。
聚影池形如洱海,聚四周苍松翠柏及三塔倒影于一池之内,这里是摄影留念的理想景点。
大家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拍照留念。
现在,我们来看钟楼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雨铜观音殿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里面供奉着云南最大最高的室内观音像--雨铜观音。
雨铜观音像原铸于南诏建极十三年,可惜文革时期被毁,重铸造的雨铜观音像依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高8.6米,加上莲花座和须弥座总高12.6米。
莲花座与观音像为铜像贴金,共耗铜11吨。
造型庄严秀美、细腰跣足、造型精妙,慈祥、善良的女性的脸,结实挺拔的男性身材,是典型南诏中、晚期大理地区男性观音向女性观音过渡期的造像。
相传当年在铸造这座观音像的过程中,铸到肩部铜已用完,这时天降铜雨,人们便收集起这些铜珠才铸完了观音像,故名“雨铜观音”,也称“雨珠观音”。
在雨铜观音左手边的两座汉白玉须弥座上,靠东铸有坐着的水月观音是仿造千寻塔出土文物中一尊玉质的水月观音所铸。
在菩萨像中造型比较特别,坐姿优美,随意,体现出一种女性的柔美,而少了宗教的神秘感,南诏、大理不仅佛教密宗盛行,也有佛教禅宗的传播;靠西铸有站着的啊嵯耶观音也是仿造千寻塔出土文物中一尊高24厘米高的金质啊嵯耶观音像所铸,大理地区盛行的是大乘佛教中密宗的阿吒力较,对观音的崇拜胜过对佛的崇拜,啊嵯耶观音是大理地区最被崇拜的一尊观音,是大理的主尊观音。
在雨铜观音殿二楼有两组画卷彩图。
一组是唐宋时期为南诏、大理国宫藏珍品,人称中华传世珍宝的《南诏国史传》之电脑摹本,另一组是被认为可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并与其一起被美誉为“”的《张胜温画梵像卷》之电脑摹本。
大家如果对这两幅画卷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仔细看看画卷和画卷解读部分的内容。
各位朋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崇圣寺是2005年于原址恢复重建,结束了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形成了塔寺交相辉映的胜景。
重建的崇圣寺,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进行规划建设,整个建筑群落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
主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啊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
中轴线两旁的次抽线上建有财神殿、法物流通处、药师殿、客堂、斋堂、罗汉堂、千佛殿、祖师殿、高僧殿、方丈院、佛教研究院等。
整个布局规模宏大,端庄秀丽,而又不失民族特色。
各位朋友,我们一同感受了历史上“妙香佛国”大理皇家寺院的辉煌。
崇圣寺三塔景区的游程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在此次导游服务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我深表歉意,另祝大家在大理玩的开心,尽情欣赏这里的风花雪月!崇圣寺三塔风景区欢迎您的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