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X15100基础知识 (4)X15110力学、材料、电气、自控、生产工艺等 (4)X15111力学、材料 (4)X15112机械、液压 (4)X15113电气、自控 (5)15120检验检测 (7)X15121检验检测工具、检验数据处理方法 (7)X15122检验机构核准、质量体系、实验认可、计量认证 (8)X15123基本安全知识 (8)X15200专业知识 (10)X15210综合知识 (10)X15211有关条例、法规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10)总则、附则 (10)生产 (10)使用 (11)检验 (12)监督检查 (13)事故 (13)法律责任 (13)《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总局令第13号) (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70号) (16)《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总局令第115号) (16)《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16号) (16)《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责任制规定》 (17)其他 (17)X15212电梯方面基础知识 (17)X15212A电梯生产工艺 (17)X15212B电梯安装维修工艺 (18)X15212C电梯综合 (19)X15213各类电梯专业知识及相应标准 (23)X15213A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23)X15213A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23)总则 (23)机房 (23)井道、导轨、极限开关等 (24)层门(窗)、井道门(窗)、轿厢门(窗)及门锁 (25)轿厢 (26)对重 (27)悬挂、补偿 (27)主机 (28)安全钳、限速器 (29)缓冲 (32)上行超速保护 (33)电气控制(电气安全装置、) (33)标注 (35)其它 (35)X15213A2无机房电梯(暂时无相应标准) (35)X15213B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36)X15213B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 (36)X15213C液压电梯 (38)X15213C1《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240-2007 (38)X15213D杂物电梯 (39)X15213D1《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5194-2010 (39)X15213D2《杂物电梯》JG135-2000 (39)X15213E其他 (39)X15214与电梯有关标准 (40)GB8903-2005电梯用钢丝绳 (40)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 (40)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 (41)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42)GB12974-1991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43)GB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43)GB24804-2009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43)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4)GB/T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44)GB/T7025-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 (44)X15220检验知识 (44)X1522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 (44)正文 (44)检验条件及仪器设备 (47)技术资料 (47)机房(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47)井道、底坑及相关设备 (51)轿厢、轿顶及对重 (55)轿、层门 (58)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60)试验 (61)无机房 (62)X1522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 (64)正文、检验仪器设备、检验报告 (64)驱动和转向站 (65)倾斜角和导向 (66)相邻区域 (67)扶手装置和围裙板 (67)梳齿与梳齿板 (67)安全装置 (67)检修装置 (67)附加制动器 (68)自动启动、停止 (69)公共交通型 (69)标志 (69)运行检查 (69)X15223《液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试行)》 (70)正文、检验仪器设备、检验报告 (70)非液压检验项目 (70)液压有关的检验项目 (71)X15224《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72)正文、检验仪器设备、检验报告 (72)检验项目 (72)X15230监检知识(电梯不需要制造监检) (75)X15300法规知识 (76)X15310电梯相关法规 (76)X15311国质检锅[2003]174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 (76)X15312国质检锅[2003]251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76)X15313国质检锅[2004]31号《特种设备目录》 (76)X1531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质技监局锅发[1999]222号) (76)X15315《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78)X15320电梯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79)X1532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 (79)X1532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T6001-2007) (80)X15323《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81 X1532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TSG Z0005-2007) (81)X15325《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TSG Z0006-2009) (81)X1532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05) (81)X15100基础知识X15110力学、材料、电气、自控、生产工艺等X15111力学、材料Z.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现象称为(B)A.塑性变形B.金属疲劳C.冲击韧性D.屈服变形Z(○)金属材料在负荷作用下,能够改变形状而不破坏,在取消负荷后又能把改变形状保持下来的性能称为塑性。
X15112机械、液压Z.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蜗杆蜗轮啮合部分,应使用(B)润滑。
A.机油B.齿轮油C.黄油D.以上都不对Z.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润滑所用的润滑油,取决于以下哪个性能?(D)A.湿度B.密度C.重量D.粘度N.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头数(D),则传动比越大。
A.都不对B.不变C.增多D.减少N.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D)。
A.增大B.不变C.不确定D.减小Y.带传动是依靠(C)来传递运动的。
A.主轴的动力B.主动轮转速C.带与带轮间的磨擦力D.主动轮的转矩N.电梯曳引机减速箱蜗杆轴向游隙增大,会导致(D)而产生颤动。
A.啮合不良B.串轴过大C.摆动D.冲击Z(×)蜗杆传动减速器有蜗杆上置,蜗杆下置、立式蜗杆三种,其中蜗杆下置式容易漏油,由于不太可靠而不被采用。
Y(×)减速箱具有增大力矩的作用,所以所有的电梯曳引机都有减速箱。
Y(○)电动机是拖动电梯运行的动力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Z(×)为了保护曳引钢丝绳不生锈,维修时应对曳引轮上的钢丝绳抹上黄油或机油。
Z(○)容积泵是利用工作腔容积的变化将电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的压力能。
Z(×)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是:传动平稳,传动比大,效率高,运行噪声低。
X15113电气、自控Y.两个电阻串联,将使总电阻值(B)。
A.变小B.变大C.不变Y.两个电阻并联,将使总电阻值(A)。
A.变小B.变大C.不变Y.整流是把(A)的一种转换方法。
A.交流电变为直流电B.直流电变为交流电Z.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用P表示,P=(A)。
A.U×IB.U2×IC.U2/IY.接地保护线的颜色应选用(C)。
A.红色B.黑色C.黄绿双色Z.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B)。
A.相电压B.线电压C.交流电压Y.导线截面的选择,与(B)有关。
A.电压高低B.电流大小C.使用时间Z.交流双速梯的起动方式是(B)A.变频起动B.串电阻降压起动C.Y-△起动Z.电网输入电压应正常,电压波动应在额定电压值±(A)%的范围内。
A.7B.15C.20D.25Y.我国电梯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是(A)Hz。
A.50B.60C.70Z.在变压器中,匝数多的一端电压(A)。
A.高B.低C.与匝数少一端一样Z.在变压器中,匝数多的一端流经电流(B)。
A.大B.小C.与匝数少一端一样Y.三VF(VVVF)电梯是通过(B)进行调速的。
A.调频B.调频、调压C.调压Z(○)电场内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电压,与零电位的选择无关。
Z(×)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与导体材料及环境温度无关。
Y(○)电流和电压的乘积称为电功率,用P表示,P=UI。
Y(○)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
Y(○)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大小成反比,与电阻两端电压高低成正比。
Z(×)变压器的作用是将某一电压的交直流电转换为同一频率另一电压的交直流电。
N(×)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为IP2X是表示手不能伸人罩壳。
Z(×)四象限运行就是电梯可以有四种运行速度。
Z(○)交流变极调速就是改变电机磁场极数来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
Z(○)能耗制动就是在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形成固定磁场与旋转转子的感应磁场相作用,使转子减速的方法。
Z(○)继电器控制因触点多,接线复杂,故障率高已被明确规定淘汰。
N(○)微机控制的并行信号传输比串行信号传输速度快,但抗干扰能力差。
Z(○)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定子和转子。
Z(○)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是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壳组成。
Z(×)电气设备的柜、屏、箱、槽、管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接地线应当串联起来。
Z(○)电气开关跳闸后,必须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才可合上开关。
Z(○)整流电路的作用是把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
Z(○)采用接零保护系统保护时,零干线宜做重复接地。
Z(×)动力回路和控制回路可以在同一线槽内敷设。
Z(○)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应分开敷设。
Z(×)今后的直流拖动电梯将都是以可控硅励磁的发电机-电动机拖动系统。
15120检验检测X15121检验检测工具、检验数据处理方法Y.检验记录保留二位小数数据处理时,12.435应为(B)。
A.12.43B.12.44C.12.45D.12.435Y.检验记录保留二位小数数据处理时,12.44501应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