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泌尿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泌尿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泌尿系统总论:1、血尿>3/HP2、肾小球源性:RBC大小不一(变异RBC),>50%,肾小球基底膜断裂,常见于肾小球肾炎。

非肾小球源性:变异RBC <50%,3、血尿的重要特点:无痛全程瘤终末刺激核疼痛血尿石4、尿蛋白:正常人<150mg,分类:生理学:一过性,功能性,体位性(青春期)病理性:○1、肾小球性→a.电荷屏障:白蛋白→选择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b.分子屏障:大分子IgG→非选择行蛋白尿→糖尿病肾病○2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B2微球蛋白/B2MG 直接诊断)○3溢出性:小分子为主(本周蛋白)→多发性骨髓瘤5、管型:>5000个/12小时为正常A.透明管型:正常人可见 B.红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有炎症)C.白细胞:肾盂肾炎 D.蜡样管型:肾衰,慢性肾炎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慢性肾炎、隐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为免疫介导炎症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又叫: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炎、急性肾炎)上感+血尿+水肿+高血压+c3补体↓→急性肾炎 100%病人有血尿,80%水肿(水钠潴留)高血压一过性治疗:休息+对症(只要上感出现血尿为急性肾炎,只要在急性肾炎的基础上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就是急进型肾炎)急进型肾炎分型:Ⅰ型:抗基底膜型:原位免疫复合型,抗GDM,可见线条样沉积Ⅱ型:循环免疫复合型颗粒状沉积Ⅲ型:无免疫复合物,安卡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型抗膜线条样,Ⅱ型复合颗粒状,Ⅲ型安卡无免疫,好帕血浆13来)诊断:大量壁层细胞增生(新月体)治疗:1、3血浆置换,2型→大剂量激素慢性肾炎15%由急性而来,85%没有急性感染1、水肿、血尿、少尿1年以上2、蛋白尿1~3g治疗:低蛋白饮食,原则:挽救肾功能为主要目标AECI,血压:血尿>1 →125/75 <1g →138/80(大2575 小38)不用激素肾病综合征标准:尿蛋白>3.5g 血浆白蛋白<30g病历分型:儿童<18岁→微小病变型非甾体药物可致该病成人(18-40岁)→细(喜)膜(膜)增生型中老年→膜型肾病并发症:上感低钠血症肾V栓塞(肾病综合征突然腰痛、血尿就是肾V栓塞)治疗:激素原则:起量足、时间长、患减药、长维持起量:1mg/kg 8-12周(期间不甲减量)减量:8-12周后每2周减量10%维持量:10mg/日,维持半年①肾病综合征无须预防使用抗生素,②白蛋白<20g,必须预防抗凝(低分子肝素)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IgA肾病→只有血尿,无其他症状无论肾源性还是肾病性,检查的最佳方法是肾活检无论肾源性还是肾病性,治疗的最佳方法是透析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有白细胞管型)下尿路感染:膀胱炎(无白细胞管型)所有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常见:大肠杆菌治疗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亚硝酸盐阳性,强烈提示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有管型急性肾盂肾炎都有膀胱刺激征,尿频最先出现,肾盂肾炎有发热,腰痛疗程:肾盂肾炎2周,膀胱炎3天慢性肾盂肾炎6月以上,三大表现:①確診靠V肾盂造影:肾盂变形,变窄。

②B超:肾外形凹凸不平,大小不等。

③持续肾小管功能损害:尿比重↓,渗透压↓治疗:敏感抗生素分组轮流使用泌尿系统有感染,但无症状→无症状细菌尿学龄期儿童,妊娠期妇女无症状细菌尿必须治疗,其它的不必治疗前列腺炎病菌为大肠杆菌前列腺炎:上行感染发热+膀胱刺激征会阴部肿痛附睾炎:发热+膀胱刺激征阴囊肿痛膀胱刺激征+发热+女=肾盂肾炎膀胱刺激征+发热 =膀胱炎治疗都用喹诺酮类药物肾结核表现:滴白①终末血尿+刺激性。

②来源于肺结核,→肾→附睾。

③肾自截:肾有结核杆菌,但结核杆菌的下排刺激输尿管,长期作用导致输尿管梗阻,而无膀胱刺激征。

实验室:金标准→尿查结核杆菌,银标准:V尿路造影,(但作为治疗的主要标志)治疗:①用药抗结核6-9月,②手术: A.一侧肾严重,另一侧正常→切病肾B.一侧肾严重,另一侧轻→先用药后再切C.两侧重→先早瘘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下尿路结石:膀胱、尿道上尿路结石:最常见的结石→草酸钙结石(桑葚状),最容易引起狭窄,感染、尿毒症的是硫酸钙磷酸酶结石(鹿角样结石)。

胱氨酸结石(蜡样结石)。

X线不显影:尿酸盐结石,别嘌呤可治疗(不用手术)临床表现:疼痛血尿石。

疼痛特点→○1肾脏肾区疼痛,肋脊角叩痛。

○2输尿管肾绞痛血尿特点:活动后血尿。

实验室:尿路结石首选B超,次选X线,确诊:腹平片+V尿路路造影(KVP)。

评价尿路结石肾功能首选放射性核素肾显下,次选KVB(腹平片)+IVP。

治疗:<0.6cm保守治疗 0.6~2cm:○1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碎石(前提是输尿管通畅,无狭窄)。

○20.6~2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取石。

○3>2cm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皮肾镜取石。

膀胱结石特点:小儿多见,排尿突然中断,变换体位后恢复。

金标准:膀胱镜。

泌尿系统肿瘤特点:无痛性全程血尿肾癌、肾盂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肾母细胞瘤。

肾癌:1、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2、主要是透明细胞癌(好发50-70岁),3、三大表现:血尿(侵犯到肾盂、肾盏),肿块,腰部疼痛,4、实验室: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是CT,鉴别诊断是CT。

5、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患肾+周围脂肪组织+区域淋巴结)。

肾盂癌:1、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

2、实验室,V尿路造影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膀胱镜可见输尿管口喷血(直接诊断)。

3、治疗:患肾+同侧全程输尿管。

肾母细胞瘤:5岁以下,腹部包块(直接诊断),复发率高。

膀胱癌:1、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2、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3、侵润深度是临床和病理分度的主要依据,4、TMN分期:1固2肌3周4转T1:固有层分化好,个体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2肌层:浅肌:T2a,深肌:T2bT3:周围组织:显微镜:T3a 肉眼:T3bT4:转移确诊:膀胱镜活检治疗:T4化疗。

○1所有T1、T2分化好,肿瘤小,经尿道肿瘤切除术,○2T2分化不好,个体大,T3分化好,肿瘤小膀胱部分切除,○3T3分化不好,膀胱全切。

前列腺癌:1、好发于远离尿道的外周带,临床表现不明显。

2、PSA抗原,3、确诊:前列腺穿刺活检,4、分期:1小2包3周4转治疗:1期保守,2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3,、4期只要有侵犯,绝不手术,选择去势(睾丸切除、大量雌激素治疗)睾丸肿瘤:来源于精原细胞瘤,婴幼儿常见卵黄囊肿瘤(内胚窦瘤)AFP增高。

泌尿系统梗阻机械性(结构,异物),动力性(N系统)前列腺增生:结构:外周带,中央带,易行带。

典型临床表现:进行性排尿困难,最早出现尿频,充盈性尿失禁,只要看到饮酒后排尿困难直接诊断实验室:首选检查:直肠指检首先影像学:B超,确诊:前列腺穿刺检查治疗:药物:一代:æ受体阻滞剂(**咗嗪),二代:5-æ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手术:残余尿量>50ml或有尿储留选择手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UP)。

泌尿系统损伤肾损伤:肾挫伤:最轻,表现镜下血尿无需治疗肾部分损伤:明肉眼血尿绝对卧床休息肾全程损伤:肉眼血尿+(肾水肿、尿外渗、休克任何一个)手术肾蒂损伤:最严重,常死于现场。

首先CT检查。

尿道损伤:○1前骑球:前尿道-球部损伤-骑跨伤血尿特点:尿道溢血尿外渗:会阴,阴囊前尿道损伤会阴、阴囊不肿大,治疗:必须要做尿道端吻合术○2后坐盆:后尿道-膜部损伤-骨盆骨折尿外渗:耻骨后、膀胱后最容易发生休克治疗:耻骨下膀胱造瘘泌尿系统畸形隐睾:80%在腹股沟管,临床表现:阴囊空虚。

<1岁:观察(有下降的可能)。

≥1岁:HCG500U/周,10次,无效睾丸下降固定术,>2岁尝试下降术,不行睾丸切除。

鞘膜积液:1、都有透光试验阳性,2.分类:○1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睾丸摸不到、摸不清,○2精索鞘膜积液:睾丸可以摸到○3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阴囊大,平卧消失一般的鞘膜积液可以自行吸收,无需手术,对于体积较大的鞘膜积液,影响生活、行走,首选鞘膜翻转术。

急性肾衰(急性肾损伤)分类:肾前性:和血容量有关肾后性:和泌尿系统梗阻有关肾性:和毒性药品有关(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

临床表现:1、起始期:2、少尿期:<400,高钾、磷、镁,钙钠低,高钾是主要死亡原因3、多尿期:4、恢复期:治疗:1、纠正病因。

2、维持体液平衡(补液量:前一日尿量+500)。

3能量:35kJ/日,蛋白质0.8。

4、高钾治疗:○1,保护心脏,首选葡萄糖酸钙,○2纠酸,首选碳酸氢钠,○3促进钾离子细胞内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葡萄糖+胰岛素。

血钾>6.5必须透析。

慢性肾衰>3月,国外来源于糖尿病肾病,我国来源于慢性肾炎:国外CKD分期:○1.≥90 ○2.80-89 ○330-59 ○415-29 ○515我国肌酐分期(CR):代偿期: 133-177 不全代偿177,不全失常442,肾衰肌酐707,707以上尿毒症(氮质血症期)失代偿期:177-442 只要血肌酐>442必须透析肾衰竭: 442-707尿毒症期:>707临床表现:1.高血压(水钠储溜)-高钾-代酸。

2.最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只要慢性肾炎病人出现任何消化系统症状就是进入了慢性肾衰。

3.慢性肾衰死亡原因:心脑血管疾病。

4肾性贫血: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5.N系统:当一个肾衰病人出现昏迷,惊厥就是出现了尿毒症脑病。

6.肾性骨病:最重要原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VD3减少。

治疗:1.低蛋白。

2.高钾的治疗。

3.控制血压,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ACEI。

4.最佳方法:肾移植,次选透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