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学院学年论文题目: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李涛指导教师:金环2013年11月30日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III)1 影响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因素 (1)1.1 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利润遭到压缩 (1)1.2 “用工荒”和“用电荒”影响企业经营 (1)1.3 企业融资难 (1)1.4 人民币升值吞噬出口企业利润 (1)2 产业集群发展和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5)2.1 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 (5)2.2 国际市场品牌效应不明显,以贴牌为主 (5)2.3 某些产业基地政府对基地建设不够重视 (5)2.3.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6)2.3.2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6)2.3.3 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6)2.3.4 从低成本、低价格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提升的转变 (6)2.3.5 以出口OEM为主向逐步提升自主品牌的比重转变 (7)摘要管理前沿理论基础上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的焦点。
本文围绕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演进,对国内外地方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概括出了该领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开放经济环境中,沿着生产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的线索,在管理和实践研究之外,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代理问题、社会规制、政治分析、道德风险、市场失败、项目评价、投票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与工具,不断汇聚到地方公共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体系之中。
地方治理理论、财政联邦主义(fiscal federalism)、财政分权、税收竞争和税收输出、地方公共债务和政府间转移支付等,成为地方政府网络化主体时代地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依据比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综述,归纳出当代地方政府财税经济活动中的如下几个核心命题。
关键词:管理;焦点;实践;竞争。
Abstract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management theory basis on the leading edge,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ocus. This paper revolves around the evolving front of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re content of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ocal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reviewed systematically,summarized ha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n the field of problems.In the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open economy, along the production factors flow freely across regions of clues, in addition tomanagement and practice researc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dverse selection, agency problem, social regulation, political analysis, moral risk,market failure, project evaluation, voting and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tool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local public economic theory and applied research system. The theory of local governance, Fiscal Federalism,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tax competition and tax output and the local public debt and the transfer payment between governm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tudy 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localgovernment in the era of network subjec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system frontier review, summed up thecontemporary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following core proposition.Keywords: management;focus; practice; competition。
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1 影响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因素1.1 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利润遭到压缩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无法通过定价转移成本,处于亏损边缘。
如东莞地区62.5%的企业反映目前原材料价格较2010年上升15-30%。
1.2 “用工荒”和“用电荒”影响企业经营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73.6%的企业表示经营受到了“用工荒”的影响,目前企业员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0%的企业受到了“用电荒”的影响,自4月起,部分地区开始对工业用电中小企业实施“开五停二”,甚至“开四停三”的供电限制。
1.3 企业融资难今年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放缓,贷款成为稀缺资源。
但同时企业受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融资需求明显增多,这样加剧了小企业资金供需的矛盾。
同时产业链上下游融资的难度加大,调查问卷显示,73.8%的中小企业上游供应商要求小企业以现金支付货款。
1.4 人民币升值吞噬出口企业利润出口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利润率较低,一般在销售收入的3-5%,如果以美元计价的销售收入兑换成人民币前,人民币出现较大比例升值,企业将很难盈利甚至亏损。
据某外贸公司测算,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超过40%。
此些问题都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如果仅靠个别地区的部分企业联手应对,绝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宏观的战略发展环境下,企业应该紧密关注着相关的政策,甄选出一条适合自己或者是有利于自身行业发展的道路。
产业转型的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
珠三角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究前四个问题,珠三角在生产加工方面必将面临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目前看,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把珠三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在这次危机中被淘汰,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情。
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侧重点也许不是去如何保护这些企业或产业,而是利用这次机会,加快由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积聚新的力量。
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价值增值。
通过创造品牌、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包括石化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钢铁工业、通讯设备等。
第三,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即电子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行业发展。
为此,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和开发更多的先进技术,以科技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争取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水平分工与合作。
二要加快自动化和信息化步伐,改造提升优势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三要加快培育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买不来”,“核心技术引不来”。
从深圳发展经验看,深圳发明专利90%都为本土企业所创造的,外源型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外资投向生产领域的多,而投向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比较少。
当然,08年金融危机至今已经四个年头了,单单依赖者如此传统的产业转型,中小企业的第二春迟迟没有到来。
不是政策的不正确,只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资产绝大部分投资在固定资产上,想要转型,必须得处理掉固定资产。
于是,问题产生了:对于没有尽头的处理周期,资金的流动一定供应不上,那么,转型的资金从何而来?所以,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就此出现,较好的处理了以上的问题。
产业创新往往存在于产业聚集的区域;但是产业集聚的区域不一定能赋予产业创新。
有利于产业创新的环境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见在长期正式获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环境。
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一般只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经营地点;而新的集聚概念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通过互动,特别是只是的互动来实现创新。
产业集群式一群在地理上临近而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它们具有产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
通过联系和互动,在区域中产生外部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并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技术创新。
然而,集群中相互学习和促进创新的效应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
以中国北方五金城为例,市场形成之初,天津市的五金市场2005年之前以老南马路五金城为主,由于历史的因素它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我们根据五金市场特点,认为五金市场不可能长期盘踞在市中心地带,经考察了天津市的总体城市规划,选址看中靠近外环线和205国道旁的地块,市场范围近可辐射到天津市区、周边区县和滨海新区,远可以辐射北京、东三省、河北省等地,是市场的首选之地。
但作为新兴的五金城如何与老城之间形成互补,逐步壮大自己,他们选择了差异化互补策略,2006年开始对目前的A、B、C、D四个区做了统一的业态定位和规划,A、B区是五金电器区,C区为太阳能区,D区为管道阀门区,在后期的招商中不少建筑机械、机床设备经营者认为他们城建筑物宽敞、层高比较高,道路宽阔,适宜大型设备进出,纷纷进城经营,他们顺应市场的要求在A、C区西侧的一条街开辟出机械设备专业街,这样使得四个区的业态规划就与天津市其他五金市场的定位区别开来,形成同中求异和互补效果,到2007年上半年四大专业批发市场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