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湖南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期末) 学者胡适曾说:“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

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

……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

”胡适的中心观点是()A . 国共两党推动的国民大革命实难救国B . 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C . 只有采用暴力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 . 务实的“实业救国”论才是理性爱国2. (2分) (2018高二下·盐城期末)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1943年的综合战报中详细公布: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军的作战占七成五。

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说明中共正面战场是主战场B . 日军战报基本符合当时中国抗战局势C . 中共军事力量已经超过蒋军D . 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抵抗行动3. (2分) (2018高二下·邗江期中)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 工农红军被迫战略转移B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 .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4. (2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 .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B .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C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D . 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5. (2分)《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

”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 . 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B .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 . 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 . 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6. (2分)(2016·广东模拟)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 . 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 . 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 . 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7.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

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

……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

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

”这说明()A . 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B . 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C . 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D . 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8. (2分)(2019·河北模拟) 有学者在1934年撰文指出,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几尽租给外人”,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又“国防空虚”,因此中国“应即利用铁道为补救缺乏军港之利器”,“就东南沿海,与西北边疆,多筑军事铁道,以资应付”,以免“万一不测,噬脐莫及”。

这反映出当时()A . 积极备战成为国民普遍共识B . 加紧铁路备战成为当务之急C . 国民政府铁路备战取得成效D . 加紧铁路备战受到政府关注9. (2分)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

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 . 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0. (2分)(2019·荆门模拟) 1939年,上党地区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税收改革:取消富户捐。

该政策()A . 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 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增强C . 影响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D . 为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准备了充足的条件11. (2分) (2018高二下·洛阳期末) 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

这反映出()A .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B .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C .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D .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12. (2分) (2019高一上·武胜期中) 下面是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漫画所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 . 1931年9月,日本全面侵华B .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C . 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D . 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13. (2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1930年,中共中央在回应共产国际指示时说:党的任务决不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如果认为现在还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无疑是对革命形势估量不足的右倾观念。

这一回应表明()A . 中共夺取全国政权时机成熟B . 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C . 共产国际反对中共城市革命D . 中共对革命形势估计错误14. (2分)流行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

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 .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B . 土地革命、解放战争C .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D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5.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A . 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B .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C . 保卫和巩固红色的苏维埃政权D . 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16. (2分) (2019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

1935年3月以后,新生活运动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除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外,还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贷、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活动。

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A . 政府重视引导民众传承历史传统B . 改良社会风气成为国民共识C . 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相结合D . 西方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17. (2分) (2020高一下·绥德期末)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进行汉阳钢铁厂、大渡口钢铁厂的迁建工作并扶持民办、官商合办的钢铁企业200余个,初步形成了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钢铁工业网。

这些措施()A . 推动了国家重工业的迅速发展B . 适应了抗战需要C . 使西南地区成为军工重心D . 解决了民生问题18.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关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②马列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③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④毛泽东本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③④19. (2分) (2018高三下·安宁期末) 1933年,留学德国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元造纸厂”,“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历尽艰辛,最后于1939年4月落脚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

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关于“中元造纸厂”及内迁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 该厂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B . 抗战爆发是其内迁的原因C . 使中国工业布局有所改变D . 因交通四通八达选址宜宾20. (2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经过长征之后,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

材料旨在说明长征()A .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B . 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C .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D . 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21. (2分) (2017高三上·云南月考)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 . 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C .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D .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22. (2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满洲省委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出,党在东北的总策略是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共同地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

此后满洲省委着手联合其他抗日队伍,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发展为抗日联军。

这反映出()A . 东北抗战得到了各阶层的有力支持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 .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D . 中国战场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23. (2分) (2017高一上·义乌月考)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

……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 . 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 .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24.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中)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依据这里()A . 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B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 .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 . 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25. (2分)(2020·杭州模拟) 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 . 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 . 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 .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 . 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6. (2分) (2019高三上·珠海月考)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