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欺凌规章制度

校园欺凌规章制度

校园欺凌防治工作规章制度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特制订《环县三中校园欺凌预防处理制度》,望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严格执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校园欺凌(暴力)。

一、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治理范围
在校生,在校园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上、放学途中。

三、领导小组:
组长:贾宗兴(副校长、支部书记)
副组长:魏向辉慕生东耿志龙
成员:张志岗赵永龙黄荣杨斌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四、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责任
1、利用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会议、校行政会议等加强
宣传教育,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育人职责和要求。

2、开展教育。

各责任人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

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3、加强预防。

各责任人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及时处理。

各责任人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

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5、监督指导。

各责任人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要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督导室要对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第一责任人、各责任人沟通,做好记录。

6、班主任责任:班主任直接与学生接触,最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一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对学生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把欺凌行为遏制在萌芽之中;二要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学生中发生的欺凌事件和行为,及时处理,及时向校部责任人汇报。

班主任利用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发现苗
头问题及时提醒,并共同教育。

6、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明确岗位教职工预防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

7、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如电子屏、橱窗、宣传语、校园广播站等,向师生、家长广泛开展校园反欺凌教育宣传。

8、督促宿管人员加强宿舍管理和巡视,提高巡视频率同时要求监控室值班人员认真负责,通过校园监控发现校园内的学生打斗及欺凌事件,要求加强与宿管、巡逻保安、行政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

9、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

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

10、校园设立校园欺凌举报箱,并向学生公布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

五、及时处理,教育惩戒
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发展处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
查处。

六、事后干预,健康成长
对事情进行总结分析,开展此类的相关教育活动,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以保给予学生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环境。

七、奖惩
学校将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不良后果的欺凌事件的责任人在评比、晋升、绩效等方面,根据学校考核制度予以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纪检部门、司法机关予以处理。

对在教育、预防、发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责任人,根据学校考核制度予以奖励。

环县三中
2019年2月2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