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钢筋施工技术交底一、对于进场所有钢筋工(特别是工长和带班)的要求:首先,要认真仔细的阅读图纸,了解本工程的结构安全等级、适用年限、设防抗震等级和各部位砼的强度,只有了解并掌握了工程设计依据和意图,才能准确计算出各构件的搭接、锚固长度及各个节点的细部做法。

其次,要详细阅读项目部对本工程制定的进度计划及工程中安全操作技术手册,对于要求提前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要集中人力突击作业,不得遍地开花随意施工,在操作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质量进度要求,更应该注重安全问题,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禁止吸烟等,搭设脚手架时,应穿防滑鞋和配挂安全带,保证作业的安全性,以及临边防控的保护措施等。

同时要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工作面的各种纪律,严禁偷盗、打架、赌博等不良行为。

所有参与施工的班组应积极配合各工种的协调作业,配合项目部文明工地验收以及安全、防火、卫生等大检查,及时对进场材料的卸车及各类型号的归类堆放和遇雨时的覆盖,配合实验室及时取样,不得享有现场材料的独有权,服从专业工长调用,不得无故拖延工期。

最后,熟悉掌握图纸后,将图纸与配料单及现场所放的线进行三者对照检查,看三者是否有矛盾和不符之处,如有异议,及时同主管工长协调共同解决,不得自作主张,随意变动,确保三者无差异时,按照公司的进度计划编制制作及绑扎计划,开始有序的进行材料的加工制做及吊运绑扎。

二、钢筋制作技术交底:2-1、在你班组熟悉图纸、掌握料单及施工方案后,开始进行材料加工,首先要考虑去年及今年的料头的合理利用,对于三级钢16以上的料头采用套丝连接(按25%搭配)加工成柱主筋或者梁加筋等,对于三级钢14以下三级钢12以上的料头采用闪光对焊(按25%搭配)加工成主楼暗柱、墙筋、箍筋、板筋或挂钩等,对于去年所剩的箍筋,只要尺寸相同,可采用以大代小用于某个构件上,不得随意切断各种料头、半成品、成品及箍筋等,一经发现处以500---1000元罚款。

2-2、切断整根原材前,不要局限于一页料表或局部构件,应从头至尾熟读料表并作出详细统计,充分利用原材料的尺寸,先长后短来下料,注意整料与料头根数比,及时利用料头连接成成品料。

在弯曲过程中,按照规范规定的弯曲半径(纵向受力钢筋d≤25时,r=4d(6d 为顶层边节点时)d>25时,r=6d(8d为顶层边节点时)末端带135°弯钩时,r=2d)更换轴心,保证每根成品料的准确尺寸及弯钩角度。

不浪费材料,不造成返工,尽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及材料的浪费。

2-3、对于大批量弯曲的异形箍筋或梁筋,应采用较小直径地钢筋试弯,待试弯成功后方可按设计型号进行批量加工,对于每种墙、柱立筋、梁柱箍筋等数量极多的构配件,应严格控制其加工数量,切勿多做,以免剩余。

对于加工成型的成品材料,要求纵向钢筋长度误差≤±10mm,箍筋≤±5mm,而且要挂牌堆放整齐,挂牌应注明型号、尺寸、数量及所用部位,而且先用的放上面,后用的放下面,确保绑扎工人一目了然。

2-4、对于制作房的所有机械(弯曲、弯箍机,对焊、电焊机,调直、套丝、切割、切断机)均应由专人操作,且每部机械应明确操作人及负责人,随时对机械进行加油保养,清理机械上的污物铁屑等垃圾,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以免造成窝工。

2-5、每天下班前,不但要及时清理制作车间的卫生和成品堆放,更应该清点归类前台返回的料,能在下一区段或楼层中运用的及时归类归堆,减少材料及人工的浪费。

对于需要套丝的柱、梁钢筋,应提前两天切好头子交给套丝班组,切忌等到用时再切,不但影响进度,且很难保证质量。

2-6、总之,大家要抱着合理利用现场的各种材料,尽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及人工,安全、文明施工,礼貌待人,挂牌、持证上岗,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有反抗情绪,更不能随意谩骂和侮辱。

争取在施工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三、钢筋绑扎技术交底3-1、绑扎各种柱前:绑柱前,先按照图纸设计及现场所放的线,对柱的位置及主筋的间距按c/h b≤1/6的标准进行弯曲加拐(c:平面移动距离,h b:弯折高度),打錾弯曲加拐、植筋等方法的调整到位。

然后弄清楚柱在本层及上一层主筋根数的增减、直径大小的变化及截面的变化情况。

1、对于大径变小径的主筋,在本层直接用变径套筒(绑扎搭接)连接。

2、对于小径变大径的主筋,在上一层直接用变径套筒(绑扎搭接)连接,保证在变径层的留茬与设计直径相同。

3、对于柱截面变大时,在浇筑砼前按设计直径,间距在板或梁上直接插筋。

4、对于柱截面变小时,柱主筋按c/h b≤1/6的标准弯曲,梁柱核心区用变数(变形)箍筋确定上层的柱截面,如下图1所示,截面变化过大时,下层筋全部收掉,上层筋全部或部分下插,下层筋的锚固方式及上层筋下插长度如下图2所示,并遵守规范。

5、对于框柱主筋根数在下一层增加或者减少时,将会在下层的留茬中出现错茬重合的情况,所以当本层柱主筋下料长度为一种尺寸am时,对于此种尺寸的主筋根数只能下n根(n:从一边数要减或加的第几根筋),其余柱筋尺寸应做成a+1和a-1m各半的尺寸。

当本层柱主筋下料长度为am、bm两种时,对于增减主筋的柱只能做n根,其余做成(a+b/2)m长的主筋。

对于收掉的主筋,应以梁底起算锚固长度,从而决定直锚或者是弯锚。

框架柱的收头有中柱、边柱之分,顶层边框柱的收头有梁内节点、柱内节点两种,施工中遇到应详细阅读G101-1图集。

柱主筋增减一览图3-2、掌握了柱的变化情况后,开始以50线为标准在柱角筋上按规范及设计间距上下划线,画好线后按线清点相应的规格、型号、尺寸和数量的主筋,内外箍筋,套筒挂钩等,开始先套接茬以下的箍筋,箍筋口应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布置,内箍筋应布置在大箍筋的上和下,不能同时布置在大箍筋的上或下。

要确保大小箍重叠部分接缝严密,无翘起现象。

然后接四角角筋,在顶板标高往下1.2m处利用满堂架搭架承载上部所有柱箍筋,然后接完所有柱筋,(套丝连接必须保证型号正确、紧固,两端漏丝(约1.5个丝)均匀。

绑扎连接不但有设计规范的长度,且搭接处必须有间距≤100mm的箍筋加密,主筋搭接处有不少于3个扣的绑扎)开始由上往下绑扎每套箍筋。

(由上往下绑扎容易使主筋到位、间距均匀)。

对于梁柱节点核心区梁筋有拐的,可将核心区箍筋吊起,待梁主筋绑扎完成后按间距兼顾梁腰筋进行绑扎。

所有柱最上面的箍筋必须绑至结构标高下5-8cm处,下边所有核心区箍筋根据梁截面尺寸和绑扎的实际情况绑扎,原则是必须保证核心区箍筋数量、肢数及间距。

对于柱加密高度的要求:A、对于基础顶要求:≥ho/3≥hc>500mm ho:楼层净高B、对于楼层上、下要求≥ho/6≥hc≥500mm hc柱截面最长边对于柱的留茬、错茬的尺寸要求留茬高度≥500mm≥ho/6(ho/3)≥hc短茬错茬高度≥35d≥500机械(绑扎搭接≥1.3lie)绑扎完成后,检查柱主筋的型号\错茬\根数以及加减主筋后的错茬是否正确、垂直,连接是否到位牢固,箍筋间距肢数(1m之内≤2cm),大小结合、锚固(10d)是否符合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确保无误时,弯曲所有拉钩成135º,并在柱身边沿高度分四面上下按600mm间距垫块并绑扎牢固,梁柱交叉口处采用三级钢18~25长度为30~50cm一头带弯钩的钢筋头子四角垫设,保证柱在砼浇筑时不移位,清理柱内垃圾及现场余料,报项目部主管工长互检。

3-3、墙体绑扎:绑扎墙体前,先按照所放的线及图纸设计的尺寸,对墙体两端,的框,暗柱净距及垂直度进行校正,然后对留茬立筋的间距及移位进行调整,调好后先在外侧矮茬上根据墙体长度按1米或1、2米的档距绑扎立筋(梯子筋),然后以50线为标准按设计间距在立筋及两端柱身上上、下划线。

划好线后先在与目视平行处绑扎一根水平筋,在确保此根水平筋绝对水平时,先将一端拉够锚固并绑扎牢固,然后再确保墙体长度尺寸、两端柱保护层、水平筋锚固够长情况下绑扎定位墙体。

如果检查以前所划水平筋的点无误时,在此根水平筋上从柱边5mm(间距1/2)起步按设计间距划墙体立筋线。

对于划到头出现间距尺寸不合适时,应在3—5根立筋之间调整,间距易小勿大。

划好横、竖线后开始绑扎外侧水平筋,(在水平筋与两端柱相交处,最少有2—3个绑扎,保证连接牢固,避免墙体移位)绑扎完水平筋后开始接外侧立筋,在接筋前应按本工程的抗震等级、砼标号及钢筋级别算准绑扎搭接长度,并在每根立筋上做好标记,便于在绑扎中保证正确的搭接长度(搭接处必须有不少于3个的绑扎点)。

对于每根立筋与水平筋的接点,不必满绑,只固定其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且不滑动即可,然后将内侧墙立筋按根数放进墙中间,按绑外侧的方法定位内侧水平筋及立筋,然后按设计间距挂墙体拉钩及垫块(800×800mm),然后由外至内,由上至下按“8”字绑法绑扎每个接点。

在遇到有挂钩时,两端绑紧并保证墙体的有效厚度。

对于有梁口、洞口处,根据实际情况不绑或跳绑;有洞口加筋或预埋的,按设计尺寸进行割洞并弯曲锚固或预埋,并按要求加洞口补强筋。

(对于过大的洞口,应在绑扎前作出洞口上下的立筋和左右的水平筋,并绑扎洞口补强暗梁)有暗梁时绑扎完暗梁,弯曲所有挂钩成135º,并将所有扎丝头按入墙内。

清理余料及墙内垃圾,松散砼,检查主筋型号、搭接、锚固长度及间距(1米之内不超过土2cm)无误时报项目部专业工长检查。

(要求墙体立筋错茬50%,水平筋搭接百分率为25%)3-4梁的绑扎绑梁前,先要对照图纸,按照先短向后长向,先大截面后少小截面的顺序绑梁,然后对照梁的标高,截面尺寸是否与配筋图相符,确信无误时对照料表及图纸吊运梁主筋及相应的大小箍筋,调整柱间间距及垂直度,主筋间距使梁筋穿柱时容易而且梁筋间距均匀。

然后由下往上开始铺设梁钢筋,对于同截面同标高同型号同直径筋的多跨梁,无论底筋面筋均采用套筒连接,不得断开锚固或绑扎连接,而且要保证套丝牢固,漏丝均匀(1.5个丝),绑扎连接区有间距≤100mm的箍筋加密。

无论底面筋出现多排时,均应用25圆螺纹同梁宽的钢筋头垫开,保证梁筋层次分明箍筋容易套进,为了便于套箍筋和柱不移位,梁面筋要水平,底筋可根据箍筋大小垫起。

架好梁筋后在对照图纸检查所架梁筋的型号、根数、位置、尺寸及连接锚固是否有误,确保无误后,在梁面筋上按规范及设计间距划线并套箍筋。

将封闭箍筋弯钩的位置设置于梁顶部,相邻两组箍筋弯钩位置沿梁纵向对称分布,悬挑梁箍筋封闭弯钩向下,连梁箍筋封闭弯钩可位于矩形截面的任何一角。

绑扎最好由中间向两边,由面筋到底筋的顺序绑扎,而且绑扎全部采用“8”字绑法交叉绑扎,控制梁筋上下和左右的滑动。

对于梁腰筋应在箍筋沿高度绕一圈按“8”字形交叉隔绑扎,避免腰筋下滑,待梁挂钩挂好后全部满绑且弯曲钩成135º,垫梁底及梁侧垫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