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的高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用“柯尔文手势”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听、唱、模仿等形式,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理解感受音的高低,同时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音的高低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课前律动(大鹿)
活动2【讲授】音的高低
1、知识“音的高低”
(1)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
①图片中长颈鹿与斑马的个子高低对比
②图片中人物的个子高低对比
(2)学生聆听几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
①.碰铃与寺庙铁钟
②鸟和牛
③大号和小号
④大提琴和小提琴
“音的高低”游戏
规则:教师弹标准音,当听到比这个音高时,举起双手,听到比它低时,双手叉腰。
2、知识“柯尔文手势”
(1)认识唱名
①音乐中,“音的高低”用“1234567”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
教师带领学生用模唱唱名(u),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音的高低。
(2)学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向学生介绍也可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
②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
③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纠正学生错误手势。
④用“柯尔文手势”来模唱唱名。
活动3【活动】音的高低
用“柯尔文手势”表现歌曲《闪烁的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