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
3、幼儿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幼儿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习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幼儿完 整地唱一遍。
然后带领幼儿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做动作学唱歌曲第二段。
6学生说出不同点
1、初听乐曲,熟悉乐曲。
2、复听乐曲,巩固拓展。
3、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来表演和想象。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大头娃娃><舞龙>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时能控制好气息。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
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4.初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5.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生:青蛙
师:青蛙有个好朋友,外形跟它长得很相似,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蛤蟆。
3、师:青蛙和蛤蟆有什么区别呢(教师播放课件多歌唱蛤蟆的歌曲呢,比如:山东民歌《花蛤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国的四川省有一首民歌《数蛤蟆》(板书:《数蛤蟆》四川民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川的小朋友是怎么数蛤蟆的吧。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节奏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音乐活动
1活动准备: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2、幼儿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2活动过程: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
幼儿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
4、幼儿戴上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唱。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二欣赏《舞龙》
1通过视频观看了解
2.练习节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劳动最光荣》《理发师》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复听歌曲
3、读歌
4、.学唱
(1)播放范唱带利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
(2)教师放慢速度示范,明确每句的附点。
5、演唱
三、创造表现
沙球: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
木鱼或双响筒:除二分音符是每小节三次,其余都是每小节一次。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四歌表演《猴子蒸糕》
1.观看动作、激发兴趣。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教师可提示学生观看自己表演的几个动作,让学生分辨:如背着重物行走、推磨、推门)。
B.猴子自己去磨米时,心情怎样
C.猴子自己去蒸糕时,应该是什么表情
D.小狗见糕蒸好、向猴子讨吃时,可能是啥模样
E.猴子对小狗的讨吃是什么样的态度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引出歌名《大鹿》。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二、新歌学习
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 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通话故事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音乐童话《小红帽》。同学们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吧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亲切、善良、善恶分明的孩子),你喜欢她吗作曲家把《小红帽》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呢(想)那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音乐童话《小红帽》。
4、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
教学重难点
能用轻松愉快、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歌。
1、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告诉我们
2、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猜猜,看看谁能猜出是什么动物。
二组织新课
?(一)、听范唱,听完回答问题。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中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一遍歌曲,用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思考:
?(1)、这时刻小红帽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开心、快乐的)
(2)、故事发生在哪里(去外婆家的路上)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观看芭蕾舞剧片段,了解柴可夫斯基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小红帽》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大鹿》《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具准备
(生:高音低音
拍手 —— 跺脚
雨声———— 雷声
猫叫———— 虎叫
马蹄声——— 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 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六学习练习 柯尔文手势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数蛤蟆》《花蛤蟆》《布老虎》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数蛤蟆》
2、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3 、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弹律动旋律,学生拍手进入教室。
2、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二、寓教于乐
1.听范唱带《种玉米》(教师播放磁带)
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2、引出小歌谣:“小剪刀呀,剪起来呀,咔嚓,咔嚓!
3、小木梳呀,梳起来呀,刷、刷、刷、刷!
4、吹风机呀,吹起来呀,呜~~呜~~!
5、小镜子呀、照起来呀,真好看!”(老师做动作表演)
6、
3、伴着音乐说歌谣,一定要合着音乐。(《理发师》歌曲伴奏)
4、请4位小顾客和老师扮演的理发师一起表演。(《理发师》歌曲伴奏)
1完整欣赏
2提问式回答
3创编动作
五森林中的铁匠
欣赏乐曲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种玉米》《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7、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
教学重难点
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5、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
(3)、表演《理发师》
(4)
1、教唱第一段,师生合作唱(师弹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轻快)
2、
3.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4.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3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4、完整演唱。
四欣赏《劳动最光荣》
6.教师随音乐作示范。
7.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
这段音乐一共有八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如只做一遍动作,可用第1、2、7、8乐句,即:
如连续做两遍动作,可用整首曲子。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8.可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
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歌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