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规概论形考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0)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 A )
a.《中华民国统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c.《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实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
d.《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
2.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统计法实施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实施细则
d.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
3.根据《统计法》的规定,一切( A )都必须依法如实、按时履行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
a.统计调查对象
b.国家机关
c.社会团体
d.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4.( C )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
a.省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各部门
c.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B )修正。
a.1983年12月8日
b.1996年5月15日
c.1987年1月19日
d.1987年2月15日
6.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法规定的各项统计( B ),必须履行。
a.任务
b.义务
c.权利
d.职责
7.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第一项法定的基本任务是( D )。
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b.对政
府实行统计监督
c.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
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
统计分析
8.政府统计最基本的功能是( B )。
a.咨询功能
b.信息功能
c.决策功能
d.监督
9.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b.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
府的组成部门
c.部门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d.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
一部分
10.统计人员有权( B )。
a. 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
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
统计资料
c.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
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
二、多项选择题 (10)
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包括
( ABCDE )和公民个人。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
户
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2.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不得ABCDE )。
a.虚报
b.瞒报
c.拒报
d.伪
造 e.篡改
3.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
a.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b.统计
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c.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d.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4.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 ABDE )。
a.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受法律保护
b.
应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c.企业的统计调查资料,受法律保护
d.
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
e.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
履行
5.统计的基本任务是( ABCD )。
a.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b.进
行统计调查
c.进行统计分析
d.实行统计
监督
e.进行统计执法检查
三、名词解释题 (30)
1.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
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
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统计法律关系:通缉法规规范在调整人们行
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统
计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3.统计监督:是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从
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状态,并对
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检测和预警,
以促使经济、社会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
协调、稳定地发展。
四、简答题 (30)
1.统计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1.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通缉法规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2.简述政府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之间
的相互关系。
答:三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共同
构造了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
其中,信息功能
是基础,咨询功能是信息功能的延续和深化。
监督功能是在信息、咨询功能基础上的进一步
拓展,是通过信息反馈来评判、检查决策方案
是否科学、可行,并及时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出
现的偏差提出校正意见。
五、论述题(20)
1.试述统计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征。
一、统计法基本原则
1、概念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统计法基本精神的体现,
是统计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
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
制度和全部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它反映的是统计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对各种统
计活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统计法的
基础,又是统计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依
据。
2、统计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第一,要具有普遍性。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
是,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于全部统计法
律规范之中,也就是贯穿于统计法律、统计行
政法规、地方统计法规、统计规章及其它统计
规范性文件之中。
任何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
规、地方统计法规、统计规章和统计规范性文
件的制定、修改和执行,都必须体现和遵循这
些原则。
二是,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应贯穿于整
个统计活动中,对统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
环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要具有基础性。
作为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当是指导整个统计法制工作的原则。
任何统计法制工作的进行,都应以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
第三,要具有概括性。
它是指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了一系列统计法原则的一般本质。
反映了统计规范的共同立法精神和宗旨。
第四,要具有特殊性。
作为我国行政法律体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应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体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既然是最基本的原则,就不应过多和过于分散。
二、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与统计法的其它原则的区别扣1分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与统计法制定的原则、统计法适用的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与统计法制定的原则、统计法适用的原则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首先,统计法制定的原则、统计法适用的原则以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并体现了统计法基本原则的要求;其次,统计法制定的原则、统计法适用的原则是统计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是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在统计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以及适用工作中的具体化。
另一方面,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与统计法制定的原则、统计适用的原则又是不同的。
这表现在:第一,内容不同。
第二,作用的范围不同。
三、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指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应当是统一的,协调一致的,不得自立标准,各行其是。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内
容:1)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
的统计管理体制。
(这也是统计工作最关键的);
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3)统
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
2、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指统计机构在依法行职权的同时,也
是在积极履行其义务。
这一原则贯穿整个统计
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的主要内容:1)
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2)统计机构应当依
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
职权、滥用职权;3)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
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
涉。
3、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统计调查对象的范围:根据统计法规
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个
体工商户以及基层群众性组织和公民,都是统
计调查对象。
由此可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
成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可能。
●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的主要内
容:1)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是法定的;2)统
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履行义务。
4、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统计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的主要内
容:1)作为统计调查对象之一的私人、家庭的
单项调查资料,受法律保护;2)统计调查对象
的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3)统计机构、统计
人员应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4)对
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
行。
5、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是指统计调查者对所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除
依法保密部分外,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充
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的主要内容:1)
应建立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2)统计资料
公布的方式、手段应当是多样的,以便于统计
信息用户查找和利用;3)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
构应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