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射性理论

反射性理论

1.什么是反射性?反射性是投资大师索罗斯所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索罗斯在大学时代,深受其导师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身性原理,同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他的金融证券实践,由此获得巨大的成功。

波普尔的伪证主义哲学对他的重大启示在于:它提示了人类认知活动具有的本质的不完备性。

人们只能在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且都证伪的对象。

在股票市场上相应的理解应该是:用质朴无邪的、科学定义式的、量化的方法研判股票未来走势,会使投资者陷入一个一个的误区。

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K线走势的背后,有人的观念和灵性在发挥作用,如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买卖动机和欲望,职业投资者投资预期和投资行为,主力做开盘价、收盘价,刻意打压、拉抬等等。

股票市场现有的量化(各种技术指标)、形态化(如M头、头肩底、鸭头等)分析理论和分析工具,在投资参与者的有意识、有思想、有预谋、有特定目的的交易行为面前,是相形见绌、必输无疑的。

基于这样的哲学思想,索罗斯在25年的投资商生涯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反身性理论。

所谓反身性,它表示参与者的思想和他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

例如,投资大众热情参与的行为自然会影响股价的涨升,而当涨升的意念形成后,又作用于股价,股价却不一定按大众意识的形成态势发展,往往令人失望地发生偏差性演变。

当投资大众悲观退出,股价也许又意外的飙升、震荡。

索罗斯指出,市场永远是错的,我们现有的分析工具不可能准确预测股价走势和坐标位置。

因为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有偏差,而这种偏差又影响交易活动的进程,不是目前的预期与将来事实相符合,而是未来的事件由目前的预期所塑造。

市场是不均衡的,参与者本身不独立与事件之外,参与者本身所做的决定对整个事件本身也会有影响。

即参与者也会影响事件,是事件处在一个动态的波动中。

索罗斯的投资哲学是建立在“反射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它的理论含义是:假设人的行为是y,人的认识是x,由于人的行动一定是由人的认识所左右的,因此,行为是认识的函数,表述为:y=f(x)它的含义是: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同样,人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出现的,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世界的影响的,而客观世界又是与人们的行为紧密相关的。

这也就意味着,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函数,表述为:x=F(y)它的含义是:有某一类行为就会有某一类知识。

把上述两个式子合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公式:y=f(F(y))x=F(f(x))这就是说,x和y都是它自身变化的函数——认识是认识变化的的函数,行为是行为变化的函数。

索罗斯将该函数模式称作“反射性”。

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回归系统”。

2、反射性理论模型索罗斯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参与者,他们的观点必定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许多偏向彼此抵消了,剩下的就是我所谓的‘主流偏向’。

”“存在着一种反身性关系,其中股票价索罗斯股票市场的反身性格取决于两个因素----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这两者又过来受股票价格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索罗斯给出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表述的基本趋势,是指上市公司股票每股收益的变化趋势。

而股票市场众多参与者对每股收益变化的趋势产生的偏差会彼此抵消,那么,剩下的就是“主流偏向”在起决定性的影响作为。

如果股票价格的变化加强了基本趋势,我们称这个趋势为自我加强的,当它们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时,则称之为自我矫正的。

同样的术语也适用于主流偏向,可能自我加强,也可能自我矫正。

理解这些术语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当趋势得到加强时,它就会加速,当偏向得到加强时,预期和未来股票价格的实际变化之间的差异就会扩大;反之,当它自我矫正时,差异就缩小。

至于股票价格的变化,我们将它们简单地描述为上升的和下降的,当主流偏向推动价格上涨时,我们称其为积极的;当它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时,则称为消极的。

上升的价格变化为积极的偏向所加强,而下降的价格变化为消极的偏向所加强,在一个繁荣/萧条的序列中,我们可以指望找到至少一个上升的价格变化为积极偏向所加强的阶段和一个下跌的价格变化为消极偏向所加强的阶段。

同时一定还存在着某一点,在这一点上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联合起来,扭转了股票价格的变化方向。

这两条曲线的一个典型走向可能如图所示。

起初,对基本趋势的认定将是在一定程度上滞后的,但该趋势已经足够强大,并且在每股收益中表现出来(A—B)。

基本趋势被市场认可后,开始得到上升预期的加强(B—C),此时,市场仍然非常谨慎,趋势继续发展,时而减弱时而加强,这样的考验可能反复多次,在图中只标出了一次(C—D)。

结果,信心开始膨胀,收益的短暂挫折不至于动摇市场参与者的信心(D—E)。

预期过度膨胀,远离现实,市场无法继续维持这一趋势(E—F)。

偏向被充分地认识到了,预期开始下降(F—G)。

股票价格失去了最后的支持,暴跌开始了(G)。

基本趋势反转过来,加强了下跌的力量。

最后,过度的悲观得到矫正,市场得以稳定下来(H—I)。

我们认为,主流偏向就是指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证券商等行为团体(大股东),或者行为个人(小股东),对股票市场和对上市公司的具体股票产生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有没有前景、价格定位是否偏低、有没有价值回归的机会、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允许适当炒作等),以及已经在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市场交易行为(有意识、有动机、有目的的交易行为)产生的客观的市场表现结果和事实(用K线所表现出现的图表形态)。

如果真的是这样,“主流偏向”就是对股价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主力机构”、“庄家”这种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的代名词。

这实际上就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偶然或者必然的情况下发生的股票价格的操纵行为主体”。

索罗斯在美国这样一个比较成熟、规范的市场,为了避开严格的监控体制,避免社会公众对市场操纵行为的反感,把对主力机构、庄家对股价的操纵行为,含蓄、隐晦的描述为“反身性理论”,这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的思维和风格。

索罗斯的“洞察力”,也就是窥探和理解交易者的动机和灵魂的能力。

然后,他利用这种操纵手段,恰到好处地把握这种游戏规则,这就是他“狙击全世界”、称雄全世界金融和股票市场的技巧和手段。

他的洞察力在于发现了在美国、以及全世界金融和股票市场上或明或暗的股票价格的操纵行为,并用“反身性理论”隐喻了股价操纵的整个过程。

他自己则从发现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盈利的机会:恰到好处的实施“做庄”的战略,或者准确适时地把握了“跟庄”的机会。

3.投资原则索罗斯是金融界的怪才鬼才奇才,他在国际金融界掀起的索罗斯旋风几乎席卷世界各地,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令各国金融界闻之色变。

从古老的英格兰银行,南美洲的墨西哥,到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甚至连经济巨兽日本,都未能幸免在索罗斯旋风中败北。

索罗斯管理的对冲基金,投资使用的金融工具,以及使用的资金数量是一般投资者难以望其项背的,但他的投资秘诀对一般投资者还是有借鉴启迪作用的。

下面就是索罗斯的24个投资秘诀:1. 突破扭曲的观念索罗斯通过早期哲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对真实的看法有所扭曲,而金融投资的核心就是要对人类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作文章。

2. 关注市场预期索罗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不以为然,他认为供需关系的发展会受市场操纵,从而导致价格波动,而不是趋于均衡。

此外,未来价格的走势却又是由当前的买入或卖出行为所决定的。

因此要依靠自已的认识对市场进行预期。

3. 市场的无效性古典经济学的有效市场理论假定金融市场最终会走向均衡,而依据索罗斯的观点,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注定其是无效市场,即非理性。

依靠有效市场理论对行情的判断依据也是靠不住的,利用和把握了无效市场所提供的投资机会,使索罗斯的基金发展状大。

基金大鳄索罗斯:中国房地产挺不过三年4. 寻找偏差金融市场在不均衡中运转造成市场参与者的市场预期与客观事物出现不可避免的偏差,寻找市场可能出现过度非均衡的倾向是发现投资机会的捷径。

5. 发现联系市场参与者带着偏见操作,而偏见本身也能影响事件的推展。

索罗斯认为市场参与者的偏见和现实事态的进程存在反作用联系,未来的事件被目前的期望所塑造。

6. 揭示市场偏见根据反射理论,市场天生就不稳定,偏见和认知缺陷将进一步导致市场波动,又将再次影响了投资人的期望——认知和现实间出现双向的回馈,这种不稳定将对投机者极为有利。

7. 利用市场不稳定当市场预期与客观事物出现偏差时,金融市场会出现连续“涨跌” 的不稳定状态,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了了解市场想法的机遇。

8. 把握混乱索罗斯以为,股票市场运作的基础不是逻辑层面,而是基于群体本能的心理层面,理解金融市场中混乱根源正是其挣钱的良方。

9. 善用过度反应的市场散户投资人的认知缺陷和盲从会使市场过度扩大,而当偏差过大至超过某个临界点时,则会出现相反趋势。

索罗斯在大部分的时候会一边跟着趋势走,一边寻找趋势的转折点并准备反向投资。

10. 基本面索罗斯认为市场参与者的偏见不仅决定市场价格,而且还影响到“基本面”,从而反射理论将发挥作用。

一旦觉察到基本面受影响,则能快人一步。

11. 先投资再调查索罗斯在投资实践中,总是根据研究先假设一种发展趋势,然后建立小仓位来试探市场,若假设有效,则继续投入巨资;若假设是错误的,就毫不犹豫地撤资。

12. 预测趋势索罗斯善于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来分析行业和股票,以期发现预期和实际股票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从而获利。

13. 勇于突破很多投资者的错误是明明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却因为缺乏自信而错失良机。

索罗斯的观点就是:如果你对某笔交易有很大的把握,就应该勇于大量注资,在高杠杆上保持平衡。

14. 兼听则明索罗斯认为,除了凭借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之外,直觉在投资方面的作用也很重要。

而他的直觉常常来自于对国际贸易状况宏观考虑以及从身边诸多国际金融权威人士了解到的他们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看法和策略。

15. 求生自保尽管用信用杠杆进行投资可以扩大盈利,但一旦出现错误将会损失惨重。

索罗斯成功的原因之一即是他擅长于绝处求生,发现错误时趁早平仓,及时撤退,以避免更大损失。

16. 接受错误索罗斯认为,虽然犯错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这毕竟是游戏的一部分。

因此他在投资一开始常常假设自己建立的投资仓位可能有错,并提高警觉,如此一来,就能比大多数人更为及时地发现和矫正错误。

17. 切忌赌徒心态在索罗斯看来,承担风险本身无可厚非,但那种孤注一掷的赌博式冒险应该及时制止。

18. 思考和自省索罗斯对待金融市场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耐心,他认为利率和汇率变动的效果需要时间,因而整个投资往往是一场持久战。

花时间去思考,学习和自省往往是等待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