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1)工作环境差(2)施工条件复杂(3)工程机械在施工运行中经常处于大负荷或接近大负荷工况下工作(4)行走部分磨损严重4.简述机械使用管理的内容,如何合理运用机械设备机械的使用管理包括机械的管理、使用、维护、修理和配件供应等。
采用“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位。
对操作人员的考核和颁发操作证,机械的交接班制度,机械的技术试验,走合期的规定,各种条件下使用机械的要求和正确使用机械的消耗材料和替换设备的要求等。
机械的合理运用必须做到管用结合、人机固定、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正确指挥,保证完成好施工任务。
合理使用包括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其三项指标为:经济性好,效率高,设备合理运行。
5.简述机械运用不当会产生什么后果不仅直接缩短机械寿命,增加机械运用成本、修理次数和费用,还会造成修理工作及配件供应的紧张,并常常影响施工任务的完成。
既不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用,又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6.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技术规范、技术性能的变化(1)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技术规范的变化①机械零件配合间隙的变化;②操纵装置行程的变化③工作系统压力的变化④工作系统温度的变化⑤机械在运转时产生噪音(异常的声响)和振动⑥发动机正时变化⑦润滑油、润滑脂和工作油液的污染⑧机械性能的变化(2)使用过程中机械技术性能的变化①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性能变差②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增大③牵引力和牵引功率降低④机械的操纵性能变差⑤机械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作可靠性变差7.简述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包括哪些内容(1)一般机械均应具备的技术性能,如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操纵的轻便性和舒适性,工作的安全性,维修保养的方便性(2)直接与机械施工作业的能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有关的使用性能主要有:牵引性能,作业性能,通过性,稳定性,燃料经济性,以及速度性能和转向性能8.影响工程机械技术状况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零件的结构、材料和加工的影响2、燃滑料品质的影响3、运行条件的影响4、工程机械使用的合理程度5、保修质量的影响9.简述预防工程机械故障的措施(1).尽量减少有害因素的影响:减少机械杂质的影响;减少温度的影响;减少各种腐蚀作用(2).保证正常的工作载荷,一是不能在超最大负荷下工作,二要尽量保证机械负荷均匀加减。
(3).保证对机械的合理润滑(4).适时维修(5).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防止机械的损伤、变形、腐蚀等,严格机械的日常维护工作,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精心维护机械)10.简述技术保养主要作业内容。
三保的解体与大、中修的解体有何不同?机械保养的作业内容主要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称为“十字作业”。
这是根据机械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并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还有检查、加添等辅助作业内容。
三级维护时,只打开有关总成的箱盖,检票内部零件的坚固、间隙和磨损等情况,以发现和消除隐患为目的,按维护范围的作业内容进行,不像大修或中修那样,对零件全面鉴定、拆换和修理。
11.对PT燃油系喷油器柱塞对筒头落座压力的调整有扭矩调整法和行程调整法,分析两种调整方法的差异1)就基本原理而言,行程法是使喷油器柱塞处于工作行程上端时,通过拧进或旋出调整螺钉,使喷油器柱塞在工作中的下行程符合规定值。
扭矩法是使喷油器柱塞处于工作行程下端时,通过拧进调整螺钉达到一定的扭矩值,使柱塞对锥形罩作用一定压力。
2)就操作而论,行程法要用一些专用工具,调整过程相对复杂,但对调整精度的影响因素较少。
而扭矩法与此相反。
12.采用PT燃油系的十六缸发动机当其1-6VS对准记号时,确定1缸处于工作行程,分析此时用扭矩调整法调整哪一缸的进、排气门及哪一缸的喷油器,用行程调整法可调整哪一缸的进、排气门及哪一缸的喷油器。
13.增压柴油机的使用特点,电控柴油机油料使用的注意事项增压柴油机的使用特点:1)柴油机起动后,必须待机油压力升高后才可加速。
2)对新的柴油机或调换增压器后,必须卸下增压器上的进油管接头,加注50~60mL的机油,防止起动时因缺油而烧坏增压器轴承。
当柴油机更换润滑油,清洗增压器、滤清器或更换滤芯元件和停车一星期以上者,起动后在惰转状态下,将增压器上的进油接头拧松一些,待有润滑油溢出后拧紧,再惰转几分钟后方可加负荷。
3)柴油机应避免长时间怠速运转,否则易引起增压器机油漏入压气机而导致排气管喷机油。
4)柴油机停车前,无负荷怠速运转2~3min,待增压器转子轴转速降低和机油温度有所下降后再熄火停车,在非特殊情况下,不允许突然停车,以防因增压器过热而造成增压器轴承咬死。
5)要经常利用柴油机停车后的瞬间监听增压器叶轮与壳体之间是否有碰擦声,如有碰擦声,应立即拆开增压器,检查轴承间隙是否正常。
6)必须保持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管路的密封性,否则将影响柴油机的性能。
7)防止外部异物进入柴油机进气或排气系统。
8)保持润滑油的干净与清洁。
9)柴油机在超负荷高温下突然熄火,应及时起动,在怠速状态下运转3~5 min后,再逐渐增加转速与负荷,直到满负荷状态。
10)应经常检查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处是否漏油,转子组件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以及压气机叶轮与压气机壳之间的间隙是否正常,手拨动压气机叶轮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有无阻滞或有碰擦声。
电控柴油机油料使用的注意事项:1)电喷发动机对油质较敏感,必须使用高标号、低含硫、杂质少的燃油。
鉴于目前国内柴油的质量难以完全满足电控柴油机的要求,因此建议使用专用柴油添加剂加入燃油箱,定期清洗燃油系统。
2)电喷柴油机喷油压力高(最高达250Mpa),对燃油的清洁度要求非常高,燃油不干净会造成高压泵、喷油器等精密件的剧烈磨损、擦伤及损坏,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对燃油的使用要保证做到:①经常排放油水分离器和燃油箱中的积水和沉污;②严格执行保养程序,及时更换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包括粗滤器,油水分离器和细滤器);③更换燃油滤芯时,要将新滤芯直接安装上去,不得给滤芯灌油后再安装,保证100%的燃油经过滤清器过滤。
一定要把安装口端尘土擦除干净,避免灰尘进入滤芯;④注意油箱及管路的清洁,注意油箱通风孔及其附近的清洁,避免污物、灰尘和水由此进入油箱。
3)必须采用性能要求符合规定的发动机机油,使用期间应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
14.简述发动机上的控制电子元器件的现场维护预防措施1、电控发动机上进行焊接,必须拆开蓄电池的电缆,断开控制单元的外部接插件最好取下静谧的电子控制单元。
2、发动机在运行时或者已给控制单元通电后不可断开或着连接控制单元3、只要点火开关接通,不可以断开某些正在工作的电器装置4、断开蓄电池进行维护工作后重新连接时各个连接端子确保连接牢固5、在用充电机给蓄电池充电时应断开蓄电池与机械控制电缆的连接等15.分析水温过高(即柴油机过热)、水温过低(即柴油机过冷)对柴油机有何危害?(1)水温过高:1)进气不足,燃烧不及时、不完全,后燃严重,排黑烟,功率下降;2)机油粘度较小,易氧化变质,润滑性能降低,磨损增大;3)活塞与气缸间隙变小,磨损增大,甚至产生拉缸、粘缸;4)零件的机械强度降低,易造成活塞断裂,活塞环槽变形或气缸盖裂纹。
(2)水温过低:1)柴油机工作粗暴性增大,使有关零件受力增大,磨损加剧;2)燃烧不及时、不完全,功率下降,未燃的燃油流入曲轴箱,稀释机油;3)机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差,润滑不良。
16.柴油机启动前应做哪些检查?分析柴油机起动后,应如何操作?检查油、水、气的质和量,机械安装是否稳定,各零部件是否紧固,运动机构是否灵活;起动、预热、减压装置是否正常;使柴油机与所驱动的机构或传动系脱开,以便柴油机处于无负荷状态下起动;检查起动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导线及其他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连接是否可靠,并应检查蓄电池的充电情况;打开燃油箱开关,并排除燃油系统油路中的空气。
柴油机发动后,应怠速运转,不可猛轰油门,有涡轮增压的柴油机更应注意,以防因润滑不足而损坏增压装置。
柴油机起动后,应先低速运转几分钟,然后逐渐加大油门至额定值,待水温至50℃以上,机油温度在40℃以上,机油压力在要求范围内(一般在0.15~0.3MPa之间),电流表显示已经充电,机械无异常。
运转一切正常后,才能带负荷工作。
17.简述为使柴油机可在低温下启动和工作,需采取的防守措施。
一是提高发动机起动时的转速使用容量大的低温蓄电池;使用蓄电池加热保温箱;使用发动机低温润滑油;使用大功率起动电源(电动车)。
二是降低发动机开始起动时的最低起动转速使用起动液;柴油机使用炽热、进气预热装置等。
1)防冻液合格,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节温器及水泵工作正常;2)使用合适等级的燃、润料;3)进行低温保护措施,如金属材料不变,但低温下的散热率降低,以减少柴油机的热量扩散。
采用百叶窗或挡风帘保温防冻。
4)改善混合气的形成条件,如采取进气预热、电热塞、保温措施等以保证柴油机在一32℃的低温下正常启动及工作温度。
也可在启动时加注起动液(乙醚)5)对蓄电池保温(夹层装毛毡),并使其他电气设备具有在预期的最低温度下工作的能力。
6)改变风扇参数(叶片数或角度),降低风扇转速或使风扇不转18.加机油过多有何危害?①机油过多容易在曲轴前后端泄漏出来,增加机油的消耗量,也污染环境,增加了维护的难度;②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曲轴搅动,使机油起泡沫变质,增加曲轴转动阻力,另外油面过高也会阻碍连杆的运动,从而降低机械效率;③机油上窜到燃烧室燃烧增多,容易在活塞环、活塞顶部气门座、喷油嘴处形成积炭,导致活塞环的咬死、喷油嘴堵塞等故障;④过高的油面在连杆大头搅动下容易产生油汽,遇高温会着火燃烧,引起曲轴箱的爆炸。
19.工程机械设备选型应考虑的因素,合理选用工程机械的一般原则。
工程机械设备选型应考虑的因素1.适用性好。
2.技术先进。
3.经济性好。
4.可靠性高。
5.环保性好。
6.维修性好。
7.厂家对机械的保证程度要高。
8.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要好。
此外还应考虑机械产品的“三化”程度(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对操作技术的要求;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考虑的操作舒适性等。
1.选用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1)与施工工程的土质、地形相适应;(2)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3)不会损坏已完成的工序和降低其质量;(4)生产效率高,能按期完成工程量;(5)机械使用费低,施工成本低;(6)机械配套合理,并有一定比例的储备应急机械;(7)机械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完成施工任务;(8)使用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20.工程机械的合理配套及基本原则工程机械的配套应当使机械的类型、规格、和数量与工程作业内容、作业量及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充分考虑机械之间的配套性,经济性是否合理。
工程机械的合理配套的基本原则(1)以工程作业系统整体目标最优为目标,以主要工程工序完整、作业效率高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