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文化角度谈带_玉_字汉语习语的英译_李莉
从文化角度谈带_玉_字汉语习语的英译_李莉
四、带“玉”字汉语习语的英译 玉在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 将带“玉”字汉语习语按照描述类型的不同,分为人、美德、帝 王和其它概念四部分,逐一探究带“玉”字汉语习语的英译。 (一)人的描述 玉是诸多宝石的总称, 古人又赋予其丰富而特别的涵 义。 古人用带“玉”字的词语来形容女子,意为该女子拥有与 玉相似的特征,例如,“小家碧玉”通常用来指平民出身的年 轻漂亮的小姐,“璞玉浑金”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5]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小 家 碧 玉 的 纯 朴 实 在 远 比 大 家 闺 秀 更 能 惹 人 好 感 。 The virtues of simplicity and honesty are to be found in young women of humble origin [6] rather than in those of high birth. (2)根据专家的预测 ,她这块体坛的璞玉浑金 ,经过认真 训练,必能在世界体坛上大绽光芒。 According to the experts, with intensified training, this simple and unspoiled[7]young athlete could startle the world one day. 以上两个例句中,“玉”字蕴含了相同的意义,代表着纯 洁和质朴的性格,这也正是玉的属性之一。 古人在日常生活 的观察中发现二者之间相似的属性,故用此寓意形容人的纯 洁质朴。 古人认为,玉是他们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最纯洁的东 西,鉴于人与玉之间相似的属性联系,古人常用带“玉”字的 习语形容年轻的女士,而带“玉”字汉语习语的出现也极大地 丰富了汉语词汇,例如: (3)几 年 不 见 ,她 已 长 得 亭 亭 玉 立 ,漂 亮 极 了 。 Having not been met for a couple of years, she has now grown into a ravishingly beauty, tall, slim and graceful. [6] 从上面的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将中国成语翻译成 英文时,译者可以跨越文化障碍,用英文良好地表达原文的 意思。 但是,因为玉在汉语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将带 “玉”字习语英译后,英译文中不含有玉的字眼,丢失了汉语 习语原有的生动,无论读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显得平淡无奇。 (二)美德 成复旺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的人学和美学》中论述得 十分清楚。 他说:“儒学是一种人学,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 德为人本的人学。 因此,儒家认为:美的根据不在于物,而在于 人;在于人,又不在人的形体、相貌,而只在人的精神、人格; 又不在任何一种人格,而只在他们所提倡的伦理人格,伦理 人格的感性体现,这就是儒家之美。 儒家把自己的审美活动 称之为“比德”。 [8] 这样,玉与德的美学价值有了某种契合点。 玉的洁白和 美丽为其赢得高尚的属性,使其成为道德的标准,以下面两 个 例 子 中 的 “冰 清 玉 洁 ”(pure and noble)和 “抛 砖 引 玉 ”( a hope that one’s crude remarks may draw forth by abler people, of writing, opinions etc)为例:
(4)在百花丛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可称得上是冰清 玉洁。
Though its roots grow in the mud and slush, the lotus can said to be a noble and pure flower.
(5)大家都不愿先发表意见 ,就让我来说几句 ,借以抛砖 引玉。
关键词:玉;汉语习语;玉文化;英译
一、绪论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它丰 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蕴含使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玉文化与汉 语词语存在密切的联系, 形成了大量与玉有关的成语习语, 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 无论在口语表达还是书面写作中,人 们都偏爱这些含义丰富生动优美的词语。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 紧密, 翻译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扫除了困难和障碍,因此,在翻 译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这样才能避免文化信 息缺失和误解。 现有的大量文献主要研究文化和翻译的关系以及文化 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文化翻译或者 某一特定领域的翻译,比如汉语习语、数字或者专有名词的 翻译,但是,将研究视点专注于更狭窄领域的文献却寥寥无 几。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文化囊括 了丰富的人类活动,每一项单项研究很难涵盖文化的每一个 方面,总体文化由不同的亚文化组成,每一种亚文化又包含 丰富的内容,研究者必须将话题范围缩小,进行深入准确的 研究。 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带“玉”字的汉语习语的翻译作: (1)探析带“玉”字汉语习语的翻译 ;(2)探讨中国特有的玉文 化 ;(3)研 究 文 化 对 文 化 负 载 习 语 的 翻 译 的 影 响 。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综述学者 们有关文化翻译的不同观点,第三部分介绍带“玉”字的汉语 习语及其文化蕴涵,第四部分探讨带“玉”字的汉语习语的英 译,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二、文化翻译的不同观点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 的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差异。 著名翻译家尤金·A· 奈达强调, 文化因素在翻译研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在翻译研究中,文化因素比纯粹的语言差异更重要, 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语言的不足,而是 文化的臆断。 因此,尤金·A·奈达指出,对于成功的翻译来说, 双文化水平比双语言水平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 的文化中才有意义。 [1] 文化是一个庞大而极其复杂的概念。 无论是物质层面还
2014 年 11 月 第 11 卷 第 11 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v.2014 Vol.11 No.11Biblioteka 从文化角度谈带“玉”字汉语习语的英译
·121·
物的安全和吉祥。 古人关于玉的传统观念极大的影响了语言的发展,汉语
中有很多与玉有关的成语和习语,如:冰肌玉骨、冰清玉润、 金玉满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锦衣玉食、璞玉浑金、抛砖引 玉、亭亭玉立、珠圆玉润、玉石俱焚、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 些习语和成语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之,所有与玉 有关的成语和习语必然包含上述隐含意义之一或与上述历 史来源有关。 在本文后面的部分,笔者将详细阐明带“玉”字 的汉语习语的翻译。
(三)帝王 汉语成语中“玉”经常与“金”搭配组合,这些成语大多与 帝 王 有 关 。 例 如 , “ 金 科 玉 律 ” (an infallible law/golden rule and precious precept), “ 金 口 玉 言 ” (a golden mouth and pearly words—precious words; utterance that carry weight), “ 金 枝 玉 叶 ” (golden branches and jade leaves—people of imperial lineage; royalty), “ 金 童 玉 女 ” (the Golden Boy and the Jade Maiden—attendants of the Taoist immortals)等。 [9] (7)专 制 体 制 下 的 独 裁 统 治 者 往 往 说 一 句 话 ,这 句 话 马 上 就变成金科玉律,而强制人民服从。 In an autocratic state, the utterances of an authoritarian ruler often become infallible laws which the people had to abide by. (8)她 的 劝 告 句 句 都 是 金 玉 良 言 ,你 要 好 好 的 想 一 想 。 Listen carefully to every word she uses for each is a jewel. Think things over carefully, I suggest. (四)其它 除以上列举的成语之外,汉语中还有许多与“玉”有关的 习语,例如,“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金玉其外,败絮其 中”(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 败 ),“炫 玉 贾 石 “(拿 玉 吸 引 人 ,卖 出 的 却 是 石 头 ,比 喻 言 行 不 一)和”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 于尽)。 以下例句选自《汉语成语英译词典》: (9)玉不琢,不成器, 这孩子天资虽高,但人如果没有良 师指导,恐怕成就不大。 Though this youngster is brilliant, yet he needs a good teacher to get anywhere. Remember, even a piece of jade needs cutting and polishing before it can be made into something beautiful. “玉不琢,不成器”是指如果人不学习就难以成才。 在这 个例子中,上下文已提供了足够的信息,译者采用了直译的翻 译方法,读者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 (10)这 家 国 际 证 券 公 司 装 饰 的 这 样 富 丽 堂 皇 ,哪 里 想 得
李莉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摘 要:因其象征权力、地位、财富,代表着美好、吉祥和高尚的品德,玉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崇拜,它丰富的象征 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蕴含使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玉文化与汉语词语 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大量与玉有关的成语词语,从而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提高了汉语的表达效果。 对带“玉” 字成语的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要建立在对中国玉文化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 对带“玉”字成语的翻译能促成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同时也丰富了参与交流的玉文化。 本文作者将从文化角度讨论中国玉字习语的英译并讨 论文化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