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上述歌词中的内容与下列哪一项内容有关()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奴隶制民主政治2.当你漫步于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是用哪种文字记载的()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3.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实质是()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B.维护奴隶的利益C.表示人人平等D.代表公平正义4.右图所示的制度出自()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王国D.古代希腊5.某校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把“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确定为研究课题,下列研究内容能列入该课题的是()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佛教的创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今天的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但这里却曾经是人类两大文明的发源地。
下列文明成就与此地区无关的是()A.建造金字塔B.发明楔形文字C.创立佛教D.颁布《汉谟拉比法典》7.观察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可以看出亚非文明产生的共同点是()A.处于沿海地区B.兴起于肥沃的草原C.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D.出现在丘陵地区8.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9.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兴起于()B.古代雅典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10.“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雅典在希腊200多个城邦中学校最多B.希腊所有城邦的学生都到雅典来上学C.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希腊各城邦的典范D.雅典的一切行为都是其他城邦的典范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 A.海外贸易B.文化教育C.军事外交D.民主政治12.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可能遇到的场景是()A.观看楔形文字铭刻的法典B.国王任命陪审法庭官员C.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D.公民大会决策重大事务13.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可能遇到的场景是()A.参加罗马执政官凯撒的追悼活动B.国王任命陪审法庭官员C.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D.参与罗马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14.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15.“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A.注重法制建设B.注重经济建设C.维护全帝国人民的利益D.制定的这些法律没有缺陷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在吉萨发现的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
此外,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
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得出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
材料二保存相对完好的吉萨高地上胡夫祖孙三代的金字塔,也有不同程度地被风化、侵蚀和损毁现象。
其中受损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当属被公认为人类第一座金字塔——阶梯金字塔。
……似火骄阳的炙烤,经年累月,金字塔其情何堪?最致命的要属地震了……——黄培昭《拯救金字塔》(1)根据材料一,指出考古学家对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提出了什么新观点。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会条件。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对金字塔保存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
(8分)17.(20分)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尼罗河文明】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1)说说你对材料的理解。
列举埃及的文明象征。
(4分)【两河文明】材料二文明的发祥总是与河流密切相关。
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
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
(2)“最早的成文法典”指哪一法典?出现在哪一国家?(4分)【印度河文明】材料三种姓制度是印度一种古老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等级。
达利特,就是所谓的“贱民”,属等级之外,是最底层、最受歧视的阶层。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工作,不得与高等级的人通婚。
印度前总理曼莫汗·辛格在位时曾坦承:“尽管60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和法律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也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许多地方,达利特依然面临着社会歧视。
”(3)种姓制度包括哪四个等级?材料反映了种姓制度的什么影响?(6分)【文明反思】(4)古代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6分)18.(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
所有公民都获得了各级官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担任公职的公民开始得到货币津贴,公民都有平等权利来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
据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伯里克利曾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伯里克利的施政方针。
(4分)(2)结合材料一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6分)(3)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2分)材料二汉尼拔是迦太基军事将领和战略家,常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富建树的指挥官之一。
汉尼拔的卓越领导使当时的迦太基超越了马其顿、叙拉古和塞琉西帝国。
汉尼拔是最知名的迦太基将领,他一生中取得的诸多胜利中包括第二次布匿战争,当时他在自己的军队中使用了战象。
(4)布匿战争发生在哪两国之间?布匿战争的最终结果如何?(3分)(5)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非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4分)1.B 2.D 3.A 4.C5.C6.C7.C8.A9.B10.C11.D12.D13.D14.C15.A16.(1)观点:大金字塔的建造者是自由工人(或劳工),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奴隶。
条件: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法老集宗教和世俗权力于一身,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数学、天文等科技在埃及的发展。
(2)自然因素:风化、高温、地震等。
人为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旅游开发等。
17.(1)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促进了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金字塔。
(2)《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3)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对印度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大河流域有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等人类文明产生的有利条件。
18.(1)实行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
(2)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与国家的管理,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决策,任公职的公民享有津贴。
(3)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实际上重要的官职由贵族担任,外邦人、奴隶、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4)迦太基和罗马共和国。
罗马取得胜利。
(5)不同:古代欧洲文明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启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哪一宗教,在开始时多次遭到镇压,但在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为强大的国家是()A.法兰克王国B.埃及王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3.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这些王国是建立在哪个帝国基础之上的()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4.“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受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这种“依附关系”是()A.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B.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C.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D.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这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B.教会成为中世纪人们精神上的统治者C.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6.欧洲中世纪时期是以庄园为基本单位的,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也是一个政权单位。
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是在()A.9世纪B.10世纪C.11世纪D.12世纪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A.土地所有权B.投票选举权C.城市自治权D.自由贸易权8.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西欧最早的大学之一。
意大利出现早期大学的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B.传统教育的崛起C.地理位置的优越D.城市经济的复兴9.“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C.《圣经》D.《十二铜表法》10.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西欧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拜占庭的兴衰历程。
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11.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当时的日本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专权D.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12.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