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单项选择20分; 多项选择20分) 请见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简答题( 20分)
1.会计报表的内容和内部报表的作用与特点。
2.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内容。
3.设计采购和销货凭证及其流转程序的原则、特点及设计目标。
4.设计会计账簿和选择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
5.生产费用业务会计核算方法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6.投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7.中国当前规定的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前提。
9.生产制造过程业务内部控制和核算方法设计的目标。
10.销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11.零售商业企业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内容。
12.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方法和在货币资金支出的控制程序中各岗位的职责。
13. 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方法的设计内容。
综合设计题( 40分)
1.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报废等业务的核算账户、功能、账务处理设计。
2.增值税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 含批发企业) 关于采购业务手续和凭证流转程序及其退货内部控制设计。
3.长期投资登记簿和短期投资登记簿等投资业务的记录设计。
4.备用金控制制度的内容设计。
5.制造业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账户的设计。
6.现金、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的设计。
7.为一般纳税人的零售企业凭证流转程序设计。
8.无形资产增加、减少、摊销等业务设计。
9.设计零售商业企业应设置的主要账户的结构。
10.制造业商品销售业务中”发货单”的编制、流转程序、内部控制的设计。
11.工资发放明细表和费用分配表的设计。
12.单步式和多步式结构的利润表设计。
( .12.16) 会计制度设计期末辅导( 文本)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企业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内容? 答: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该包括的内容: 财务会计制度设计; 成本会计制度设计;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管理会计制度设计; 计算机会计制度设计。
企业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贯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规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
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具体内容请参照教材第13页理解。
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请参考教材第一章总论理解。
利润表格式有几种方法, 及企业在自行设计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工作底稿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请参照教材第二章会计报表的设计理解。
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哪几种会计报表, 以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 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所有者权益表动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制合并报表的方法和一般程序与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有很大的不同。
编制合并报表是以纳入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企业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 再根据其它有关资料, 编制抵消分录, 抵消有关会计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出来的。
也就是说编制合并报表的直接依据不是账簿记录, 而是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
因此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注意设计汇总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事项资料的有关报表; 规范子公司应提供的资料; 规范子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等。
详细内容参加教材第59-60页。
企业应如何设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科目的种类及其内容与格式? 请参考教材第三章理解。
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有哪些? 会计机构的模式有哪几种设置? 答: 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 系统性原则; 内部控制原则; 效率性原则。
会计机构的模式主要有集中设置和分级设置。
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主要要点有: 职务分离制度; 投资计划的编制、审批制度; 财务分析制度; 证券投资运行环节的控制制度; 投资核算控制制度。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及一般程序有哪些? 答: 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
具体程序参照教材第219页。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具体方法请参照中级财务会计理解。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的内容及其特点? 请参考教材第十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理解( 教材第223页) 。
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主要包括支出预算控制制度; 审核入账控制制度; 保密控制制度; 无形
资产摊销控制制度。
所有者权益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及目标是什么? 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方法的设计和核算方法的设计两部分。
具体内容请参照教材第269页理解。
应达到的目标请参照教材第270页”二、所有者权益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理解。
所有者权益业务会计核算方法设计的内容及要解决哪些问题? 请
参照教材第十三章所有者权益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涉及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涉及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要对这些职务进行分离? 如果不进行这些分离会发生什么问题?
这种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出纳人员负责, 其它人员不得接触; 2.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和
保管; 3.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 4.
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 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 5.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人兼管;
6.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
7.出纳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
员相分离。
这些岗位都是不相容岗位, 这样的分工主要是起到互相制约、监督的作用, 以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 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理顺并强化对生产经营的业务管理。
管理费用的预算控制。
参考教材第十二章收入与费用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管理费用的控制在方法设计上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界定费用
开支范围和标准2.制定费用预算3.正确的授权审批4.预算执行情况检查与奖惩制度5.内部核查程度。
第2题: 试说明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
答: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而形成的项目, 是填制会计凭证、设置账户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
会计科目设
计目标应满足的要求: ①符合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的特点,
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
②为编制会计报表和加强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和经济指标。
③简单明确, 便于记忆和使用。
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
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 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内容的客观性质划分, 并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科目内容反映各科目之间的横向关系。
会计科目的确定, 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确定和某个项目的名称。
可是, 如果只用分类的名称, 而没有一定的格式, 还不能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连续、系
统的记录下来, 以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
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提供
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 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具有一定格式的结构, 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可见, 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是: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是账户的名称; 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两者共同完整地构成可分类核算
和监督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专门方法, 缺一不可。
它们的区别是: 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 没有具体的结构; 而账户除了名称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结构, 能够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因此, 账户比会计科目有更丰富的内涵。
会计科目只解决了核算什么内容的问题, 而账户还解决了如何进行
具体核算的问题。
第3题: 请指出下面是什么报表? 并说明完整的该种报表还应增加什么内容?
答: ( 1) 是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 2) 完整的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名称、编号、编制的时间、金额单位、完工产品的件数、编制人签字、审核人签字、财务主管签字等。
第4题: 请指出下列图示( 图略) 是哪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并用文字说明其程序内容。
答: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 1) 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