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贵港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本试卷由李长安根据扫描版整理而成。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蜿(wǎn )蜒挑剔( tì) 嗔( chēn )视文采藻( zǎo )饰B.譬( pì)喻执著( zhuó) 亘( gèn )古藏污纳垢( gòu )C.澄( chéng )清弥( ní)漫殷( yān )红海市蜃( shèn )楼D.脐( qí)带别( biè)扭朔( shuò)方汗流浃( xiá)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狡黠夜宵狼嗥虎啸月明风清B.葱茏消蚀毛骨悚然重蹈覆辙C.峥嵘迁徙具体而微莫衷一是D.凌落谰语斩钉截铁草长莺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市新世界广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B.春天刚刚来到,我虽然穿着棉衣,但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挖空心思....,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谈起网络游戏,她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只有不气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B.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万人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在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下,使我们贵港市的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

D.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二、说明文阅读(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①2010年8月,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近两千人死亡或失踪。

2010年10月,19名大陆游客在台湾苏花公路因泥石流而不幸遇难。

这两起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对山区的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常造成严重危害。

③当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黏稠的泥浆,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沿陡坡奔腾而下。

其中泥沙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大于10%,最高达80%,流速一般为5~7米/秒,最高可达70~80米/秒。

其侵蚀、搬运、堆积过程特别迅速,在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内即可将数十万立方米至数千万立方米土石搬出沟口,并摧毁沿途房屋、道路、农田及一切工程设施。

泥石流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如果人被卷入其中,一般都会粉身碎骨。

因此有人把泥石流称为“滚动的搅拌机”,足见其令人生畏的破坏力。

④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三个必要条件:地质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内因,包括地质构造和岩石的性质,有些岩石很容易风化破裂,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固体物质,直接影响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

地貌条件,主要是地形倾斜度的大小,倾斜度必须大于15°,才可能发生泥石流,而倾斜度越大,泥石流带来的灾害越严重。

水源条件,它是泥石流发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主要来源于暴雨和融雪造成的洪水,水流的流量和速度越大,灾害越严重。

⑤防治泥石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由预防和治理两部分组成。

利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反映出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要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动态变化,结合地面调查,便可较准确地估出松散堆积物和极不稳定的固体物质数量,再结合地面气象资料或卫星云图气象资料综合分析,就能够预测泥石流是否发生。

⑥泥石流的治理是由土建防治工程、生物防治工程和工程管护措施构成。

治理泥石流需要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山体的绿化。

其次是加紧山体的坡面治理,用排水、拦挡、护坡等方式稳住松散物质及坡面残积物;在泥石流流通段采用排导渠(槽),使泥石流顺畅下排。

5.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B.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C.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D.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6.下列对文章的说明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泥石流的严重危害、成因以及防治。

B.泥石流的特点与危害、成因以及防治。

C.泥石流的巨大的破坏力。

D.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治。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2010年8月,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两千人死亡或失踪。

B.泥石流比洪水更具破坏力,如果人被卷入其中都会粉身碎骨。

C.泥石流对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唱造成严重危害。

D.水源是泥石流发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主要来源于暴雨和融雪造成的洪水,水流的流量和速度越大,灾害越严重。

8.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利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结合地面调查与地面气象资料或卫星云图气象资料综合分析,就能够预测泥石流是否发生。

B.直接影响泥石流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地质条件。

C.地形倾斜度大于15°时就会发生泥石流,二倾斜度越大,泥石流带来的灾害越严重。

D.平原地区不会发生泥石流。

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甲】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B.斗.折蛇行C.复前行.D.朝服.衣冠10.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便得一.山/而或长烟一.空B.鸡犬.相闻/其一犬.坐于前C.渔人甚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第Ⅱ卷(共90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苍颜白发,颓然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 【甲】文第②段与【乙】划线处都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它们有何共同之处?作何这样分别有何目的?(3分)13. 解释【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14.【丙】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词人的性格特点?他的这种性格在词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四、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8分)15.默写⑴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⑵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⑶,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⑷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⑸杜甫在《望岳》中表明自己心底愿望的诗句是:,。

⑹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被王国维称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是:,。

五、综合题(16-17小题,共5分)16.贵港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独具特色。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请你向游客们推荐介绍贵港的一处景点。

(要求:至少写出该景区的一个具体亮点,不少于30字。

)(3分)17.请仿照下面句子,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来歌颂贵港的优美风光。

(2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鹿的父亲(1)我们的旅行队刚走下奈良车站,就被当地的小贩们重重地包围了。

他们手上捧着各种土产和风景画片来争售;在那些风景画片上,最先引人注意的,便是奈良的森林和群鹿。

在街道两旁的店铺里,几乎每家都在卖着鹿角,和鹿角制成的各种玩具。

等我们的旅行队走到奈良山下,又看见大批的鹿群从远处走来,鹿群走进人群,然后把我们引导着走进山林。

(2)清晨的阳光,由高耸着的树缝间射进来,鹿群从斜射正点的阳光中一队一队的走过。

鹿群把我们引进山林的深处;把我们引到嫩黄的草坪上;它们摇着耳朵,低下头,屈下两足,摆着短小的尾巴,像个小孩子一样地在草坪上翻着跟头,并且做出各式各样的把戏,似乎在要求过路的游人,给它们一些面包和大饼。

奈良的居民告诉我们,这些鹿都是所谓“神鹿”,有一万八千多头,据说这是从前仁德天皇放生在此地的。

并且,这些神鹿都有国家的俸养,自小国家就给予它们一份粮草。

而且这些神鹿的生命都由它们法律的保障,如果有人杀害了鹿,就和得罪了皇亲国戚一般地,须受国家公法的制裁。

(3)当我们散队的时候,落日已经西斜了。

三月的夕阳,温和的洒在半山之间和树林的顶上。

我独自走向归途,好像听到吹喇叭的声音,同时,又看到各方面的鹿群,统统越过山巅,穿过森林,甚至于抛弃了人们所给予的食粮,急速而飞奔地向那喇叭声音的方向驰去。

(4)这时候,我仿佛也被震动了,于是也追随着鹿群向喇叭的声音前进。

在山林中约摸走了一里路,看见四面八方的鹿群不断地像水一样地流来,并且喇叭的声浪越听越清晰了。

我便攀上树缘了望远方,看见远远的山谷间一块很大的岩石上,立着一位白须的老人。

我又跳下树缘,慢慢地走近老人的身边,但他并没有关心。

他穿着青色的短笠,不时地举起那扎着红布的黄铜的喇叭向山顶、水边、森林间召唤他的鹿群。

夕阳反照着他的红色的面颜,他比松柏还要健康。

奈良的居民常常谈到那“鹿的父亲”的,大概就是这健康的老人吧?(5)在老人立着的大岩石的后边,有一方用石墙围绕着的很大很大的园囿①,园囿的前方有用粗木制成的栅栏,栅栏的门屏紧紧地关闭着。

在那园囿的短墙里面,隐约可以看见无数计的麦饼摊放在地上。

几万头的鹿像蚂蚁一般地麋集②在园囿的周围:有些立在岩石上,有些伏在草坪上,有些排成队伍似的,驯服地在等待它们父亲的命令。

(6)喇叭的音响渐渐在空谷间消沉了。

老人缓缓地走下演示,挤在鹿群之前,把木栅栏开了,鹿群就像潮水一般地涌进去,所有的鹿群完全被关闭在园囿里了。

老人依旧锁上园门,提着喇叭,蹒跚地走上归路,在他身后,拖着衰老而寂寞的长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