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龙完小重庆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原龙完小三年级下册《法治教育》教学设计教师:彭仕清第1课小公民要守法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法?知道守法的重要性。
2.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3.树立做守法小公民的决心。
教学难点:本课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
解决方法:多设计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什么是法?问题:我们做事都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法”。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交流:做游戏时候,要有规则。
人多拥挤时,要排队。
……小结:是的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
“法”能很好地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二、采访专家: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1、记者采访:专家:校法制副校长:孟昭华指导员校法律顾问:张琴律师记者:学生们自由发问自己心中一切有关法律问题的疑惑,由专家们进行针对性的普法宣传。
2、总结宣传:由专家总结介绍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义务的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三、模拟法庭:导行。
环境布置:模拟法庭,设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陪审团。
审判专题:1、事关县长(教育重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怎么生活(宣传重点:离异且不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与教育的义务。
)3、外号的烦恼(教育重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严重时有可能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四、讨论总结:争做“守法小公民”讨论的第一个方面:守法好处多。
讨论的第二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在那些方面做到:更好地遵守法律?第2课善待家庭成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是子女与父母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
2、学会与兄弟姐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携手共进。
3、知道当亲人犯错时,对他们的错误和违法行为一定要予以纠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努力与父母建立起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
2、懂得兄弟姐妹之情是世间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
3、知道在法律和亲情的天平上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不能为亲情而违背法律。
重难点分析:重点:父母与子女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难点:“当亲人犯错时”。
可以通过分组辩论,选用真实的案例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大家知道什么是爱的港湾吗?也许我们有不同的理解。
但人人需要爱,人人都渴望有爱的港湾。
那么,你知道你的爱的港湾在哪里呢?请看一则广告:(播放公益广告——家的视频)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广告,你们是否领悟到什么了呢?其实,家就像一个港湾,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呵护。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温馨的家。
但家也需要每一个人去精心呵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呢?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与父母相处(板书)请同学们在下面众多的关于家庭的形容词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五个,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张同学,你说说;李同学,你说说;夏同学,你也说一说吧。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都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词语:“理解、尊重、平等”。
(板书) 是的,在家庭中,平等、理解和尊重是和睦相处的基础,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如果不能相互尊重和理解,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啊!那么,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呢?关键词1——“理解”教师:你和父母能相互理解吗?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生活小片段。
(课件出示)情景1:爸爸妈妈对你有很高的期望,学习成绩必须在班级前三名;钢琴要通过七级;英语每周补习两次;奥数的学习还要坚持,真够紧张的。
情景2:妈妈有时在客人面前数落你的缺点和错误,让你很没面子。
情景3:每次同学打电话来,妈妈总要问:“谁打来的?男生还是女生?”(学生讨论:)李同学,(1)如你遇到这几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何同学,(2)请你就“父母与子女之间怎样增进相互的理解”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两位同学谈得很好,我再补充几点建议:1、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闹情绪、不搞对立。
2、有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3、了解家庭的支付能力,不提过分的要求。
4、经常与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你的学校生活和朋友关系。
5、做错了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
6、如果父母错怪了你,要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他们。
关键词2——“尊重”教师引导:当然,除了理解父母,我们还应尊重父母。
有人说,尊重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使父母不用忧愁,子女不用悔恨。
(课件出示)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两个情景:情景一:P081;情景二:P082。
思考:杨同学,谈谈(1)对于情景一的情况,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何同学,(2)对于情景二的情况,你认为这个女儿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教师:两位同学说的很好。
尊重、孝敬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尊重子女也是父母的美德。
关键词3——“平等”教师引导:和美的家庭不仅需要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间的民主和平等也很重要。
请同学们快速看看课本上的故事,对照自己的家庭,是否也存在家庭成员间不平等的现象?现在,你们慢慢长大了,渐渐拥有了呵护家庭的双臂。
那么,我们应怎样使家庭更加和谐呢?吴同学,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家庭的和谐不仅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平等,而且要求父母之间也应平等,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为营造平等、互尊、融洽的家庭氛围而努力。
第二部分:兄弟姐妹携手进步教师过渡: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善待兄弟姐妹(板书)在现实生活中,你有几个兄弟姐妹(包括堂兄弟、堂姐妹和表兄弟、表姐妹)?你对他们了解吗?在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一:何同学,若你姑姑出差了,妈妈让姑姑的孩子暂时住在你家。
情境二:唐同学,若你表妹的数学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她因此哭了好几回了。
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做的很好。
其实,拥有兄弟姐妹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要懂得珍惜兄弟姐妹之情,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板书)第三部分:当亲人犯错时教师过渡:每个人都有亲属、亲人,我们不仅要平等对待他们,与他们友好相处,而且应尽力去帮助他们,若当他们犯错或违法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教师小结:这几位同学说得真好。
是的,和谐的家庭需要父母子女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相处,也需要兄弟姐妹间的携手互助,更需要你的自立自强,秉公守法。
总有一天,你将担负起为你的港湾撑起一片蓝天的重任。
第3课成长有保护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
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
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事例引入,激发兴趣。
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
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二、分析理解(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1. 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2. 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向于杰学习什么?(二)结合实际。
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出示讨论内容)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三、学唱《小学生安全歌》安全像眼睛,时刻陪伴我.安全像耳朵,时刻提醒我.安全像长绳,处处连着我.自我保护很重要.安全常识记心上.下课出教室,走向运动场.不狂奔不乱跑,楼梯道路礼先让.游戏应安全,预防意外伤.玩具和棍棒,切莫带身上.活动要有序,防止意外伤.实验课上认真听,安全事项记心上.实验过程用心想,操作细心防受伤.信息课上要记住,电源插座莫乱搞.食品卫生要记住,不在小摊乱购物.你和安全交朋友,身心就会保健康.学习才会步步高,生活就会更美好!四、总结第4课爱护人民币一、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购物、兑换人民币换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用什么呢?你们知道每个国家的钱分别叫什么吗?(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法国的钱叫发廊,还有现在欧洲的几个国家已经开始统一使用欧元了。
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爱护人民币(二)、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1)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瞧,这么多种人民币,有些是用纸做的叫纸币,有些是用金属做叫硬币,你们认识吗?看看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们将认识的人民币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认一认)师:谁愿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你们是怎么认出这些人民币的?生(1):看人民币上的字。
生(2):看人民币的颜色。
生(3):看人民币上的数字。
师:(抽出一元、一角、一分)刚才有小朋友说看人民币上的数字,这三种人民币都有数字“1”,它们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怎么区分?生:还要再看看字。
有圆就是一元,有角就是一角,有分就是一分。
师:(板书:元、角、分)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
师:小结:我们在辨认人民币面值时,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加以区别的。
(2)出示课件:2元,5元的左上角都有什么图案?(都有国徽)1角、2角、5角、1分、5分的背面都有国徽吗?(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三)、人民币的兑换、进率1、出示课件: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将人民币进行了分类。
现在让我们看看小红、小兰、小丽他们去商店买什么呢?小兰要买手表,手表要1元钱,他们的钱全部是1角1角的零钱,小兰数了10个1角拿在手里,说“我付10角可以吗?”你们想想可以吗?10角能买到手表吗?小结:10个1分是一角,也就是1角=10分;10个1角就是1元,也就是1元=10角。